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做不像,老师你帮我做?”范夷朋恳求地说。
我试着鼓励他,对他说:“就是做不像,才做嘛!自信是成功的先决!试试看吧!”。
自从前不久开设泥塑课以来,学生学习兴趣日趋上涨。从泥塑工具的认识到泥土的采集再到陶土的制作用了好几节课的时间,终于可以开始制作泥塑作品了,却遇到了如此情况。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他的话语与表情却让我久久不能平息。
艺术新课标诞生后,课程资源的开发如雨后春笋,同时如何开发学生潜力,如何真正保护学生的原创作性,改变过去的“手把手灌输式”教学方式,也成为老师处理教与学的关键。在实践新课改理念的进程中这种“不会”、“不敢”的现象比比皆是,一般情况下,诸如此类,老师都会以示范和帮画来使学生渡过“痛苦的经历”。想到这些我开始犹豫了,是我的教学方法有问题?还是我太苛求?但想着“惰性会让人失志”我的决心更坚定了——“不动手,只鼓励”。于是“范夷朋表现得不错!”、“范夷朋用工具的方法有突破性,很好!”等等鼓励的话语开始多了。一周、二周过去了,范夷朋的作品逐渐成形了,并主动提出中午也来做泥塑。我也曾两三次打趣的对他说:“我帮你改?范夷朋!”他总是坚决的回答:“我自己来,你不懂我要表达什么。”听着他的这番话,我兴奋不已。

三周过去了,范夷朋的作品《卧牛》成了首批泥塑作品中的亮点。
“我做不像,老师你帮我做?”的话音在我耳中久久回响着。“战胜懒惰就是成功”、“自信是成功的先决”、“功夫不负有心人”等句子也久久不散。
《卧牛》 范夷朋 12岁 指导教师:邱清春
《生日》张秦川 丁楠 7岁 指导教师:邱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