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内林场各类型树木的健康管理已经是刻不容缓的急务,但树木保护的专业人力及能力均不足够,加上树木健康监测困难且防治经费偏高,因此急需与国际交流接轨,并尽快建立树木医师制度。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对林场树木的健康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林场树木;健康管理;强化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识码:A
1 树木健康管理的意义
菌类等微生物及昆虫原是自然界演替的重要环节,老迈或不健康的树木历经病虫害的汰选后,枯萎死亡完成生命的历程,不论枯立或枯倒都可提供啄木鸟、猫头鹰、松鼠及其他生物的栖所,养分最终回归土地。但在林场中,树木的生长除了营造美丽的街景景色或构成森林,提供绿意色遮荫及净化空气外,甚至还关系到民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由于民众环境意识的提升,林场森林备受重视。近20a来林木病虫害通报案例日益增加,多年辛苦培育及保护的树木,常在短期间大量受害致死,形成新兴的社会议题。
林木健康维护面临很多课题,例如大面积单纯造林导致高病害风险、气候变暖造成疫病虫害扩散、国际贸易与观光旅游蓬勃发展导致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等。树木健康管理的对象已经跨越森林及林业领域,责任区遍及林场所有树木生长地区。各类型的树木都具备多重效益,成为民众乐意亲近的自然资产,但当树木发生枝干断落或整棵树倒下时,将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潜在威胁。例如,2011年4月27日的某林场游览车的翻车事故,经过林业专家鉴定,推测由于一株约有百年树龄的树木枝干断裂倾倒造成;该老树的直径有94cm,而枝干直径高达92cm,树干与枝干连接处内部已经出现腐朽,且有真菌和白蚁蛀蚀的痕跡,但树皮外观看不出来,受到长期重力拉扯导致枝干断裂。一般人的正常心理认为,种植在公共环境里的树木是没有危险的,民众通常不会意识到某些在生长过程中有缺陷的树木,其实会给人们带来危险。任何未经健康管理的树木,都可能变成具有潜在危险的标的,这些问题正是树木健康管理要探讨的课题。
2 树木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
树木健康管理的范围包含树木种植、移植、养护、修剪、定期检查、风险评估、生育地保护和病虫害防治等。树木健康管理与树木医学的研究是国际趋势,国外已长期发展的经验值得我国参考。美国树艺师(Arborist)是广义的树木医师(Tree Doctor),专长包含植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昆虫学、病害学等,且对树木有一定认识,能做出适当护理,促进树木健康生长。另外,如日本街道树诊断协会,属性为一般社团法人组织,于1998年成立,该协会从2009年开始推动“街道树诊断士资格制度”,实施行道树诊断专业资格认定,提供树木医生的培训、考试及认证。日本树医进行树木健康诊断时,通常先从外观检查着手,也即目视诊断法VTA(Visual Tree Assessment)。会用目视,调查树势、树形、生育状况等;再使用木槌打击诊断调查树皮的状况及是否有内部空洞,必要时也会用钢棒贯入树根基部调查木材是否腐朽,树干上部则会使用梯子或使用吊车作业,以调查上部树干及枝条是否有损伤或腐朽的状况。如需更精确的诊断,则需利用阻抗图谱仪或振动波测定器等进行内部空洞规模测定,也可以配合吊车使用。因此,树木健康管理不只是病虫害防治,而是整体性的生长与培育照护管理。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植物医师或树木医师制度,少数树木医师取得国外证件,但在国内并无主管机关可以验证,从业上也无权力的认可[1]。因此,为加速树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构,长远来看应成立官方的“树木医学中心”,其主要任务包括建立树医制度,培育树医专业人才,整合产官学资源,设置树木健康医疗服务网络,以提供树木健康管理咨询诊断,以及诊疗专业人才的养成。树木医学中心的筹设工作包括3大方面:加强原林木疫情体系“林木疫情鉴定与信息中心”诊疗网络;新增树木健康诊疗与树木修剪养护服务;新建树木医师培训及证照核发制度。为了落实树木医学中心的功能,应实施树木医学行动计划。
2.1大学树木医学课程的设立
国内大学已有植医课程(树医包含在植医范畴),但内容偏重农作物的健康管理,缺乏“树医临床医学”相关课程及培训,树木健康管理仍不足。树木健康管理课程应包括树木栽植、移植、养护、修剪、病虫害诊断、农药管理以及整合防治技术等不同于农作物的课程。
2.2执行相关认证制度
目前我国植物医师证照制度尚未成熟,应由相关部门推动树木医师的认证制度。政府部分由农委会主导统筹规划,负责国内树医认、验证制度的建构与调整;请民间团体配合由通过相关政府机关认证的协会、学会或基金会执行,办理树医培训及验证。
2.3结合产、官、学合作网络,落实树木医疗服务
由林业试验所及理论界将技术转移给民间厂商,建构树医服务网络,积极协助民间成立地方性树木医疗站,并由官方协调地区性大学、林业局各林管处,整合成立北、中、南、东各地区树木健康医疗中心[2]。另外,树木医学不只是针对树木病虫害防治,虽然树木医师的培训可奠基于植物医师,但需要通过更高级的树木医学与养护修剪课程培训。初期由官方主导树木医学中心的设立,确是当前急务,不过产官学以及相关民间团体的通力合作更是成败关键。国际合作有助于树木医学研究的效率提升及树木医师制度的健全发展,未来仍须积极寻求合作与交流机会。
参考文献
[1] 黎彩敏,等.广州市园林绿地树木健康调查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
[2] 黎彩敏,等.园林树木健康与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9(7).
关键词:林场树木;健康管理;强化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识码:A
1 树木健康管理的意义
菌类等微生物及昆虫原是自然界演替的重要环节,老迈或不健康的树木历经病虫害的汰选后,枯萎死亡完成生命的历程,不论枯立或枯倒都可提供啄木鸟、猫头鹰、松鼠及其他生物的栖所,养分最终回归土地。但在林场中,树木的生长除了营造美丽的街景景色或构成森林,提供绿意色遮荫及净化空气外,甚至还关系到民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由于民众环境意识的提升,林场森林备受重视。近20a来林木病虫害通报案例日益增加,多年辛苦培育及保护的树木,常在短期间大量受害致死,形成新兴的社会议题。
林木健康维护面临很多课题,例如大面积单纯造林导致高病害风险、气候变暖造成疫病虫害扩散、国际贸易与观光旅游蓬勃发展导致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等。树木健康管理的对象已经跨越森林及林业领域,责任区遍及林场所有树木生长地区。各类型的树木都具备多重效益,成为民众乐意亲近的自然资产,但当树木发生枝干断落或整棵树倒下时,将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潜在威胁。例如,2011年4月27日的某林场游览车的翻车事故,经过林业专家鉴定,推测由于一株约有百年树龄的树木枝干断裂倾倒造成;该老树的直径有94cm,而枝干直径高达92cm,树干与枝干连接处内部已经出现腐朽,且有真菌和白蚁蛀蚀的痕跡,但树皮外观看不出来,受到长期重力拉扯导致枝干断裂。一般人的正常心理认为,种植在公共环境里的树木是没有危险的,民众通常不会意识到某些在生长过程中有缺陷的树木,其实会给人们带来危险。任何未经健康管理的树木,都可能变成具有潜在危险的标的,这些问题正是树木健康管理要探讨的课题。
2 树木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
树木健康管理的范围包含树木种植、移植、养护、修剪、定期检查、风险评估、生育地保护和病虫害防治等。树木健康管理与树木医学的研究是国际趋势,国外已长期发展的经验值得我国参考。美国树艺师(Arborist)是广义的树木医师(Tree Doctor),专长包含植物学、生态学、土壤学、昆虫学、病害学等,且对树木有一定认识,能做出适当护理,促进树木健康生长。另外,如日本街道树诊断协会,属性为一般社团法人组织,于1998年成立,该协会从2009年开始推动“街道树诊断士资格制度”,实施行道树诊断专业资格认定,提供树木医生的培训、考试及认证。日本树医进行树木健康诊断时,通常先从外观检查着手,也即目视诊断法VTA(Visual Tree Assessment)。会用目视,调查树势、树形、生育状况等;再使用木槌打击诊断调查树皮的状况及是否有内部空洞,必要时也会用钢棒贯入树根基部调查木材是否腐朽,树干上部则会使用梯子或使用吊车作业,以调查上部树干及枝条是否有损伤或腐朽的状况。如需更精确的诊断,则需利用阻抗图谱仪或振动波测定器等进行内部空洞规模测定,也可以配合吊车使用。因此,树木健康管理不只是病虫害防治,而是整体性的生长与培育照护管理。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植物医师或树木医师制度,少数树木医师取得国外证件,但在国内并无主管机关可以验证,从业上也无权力的认可[1]。因此,为加速树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构,长远来看应成立官方的“树木医学中心”,其主要任务包括建立树医制度,培育树医专业人才,整合产官学资源,设置树木健康医疗服务网络,以提供树木健康管理咨询诊断,以及诊疗专业人才的养成。树木医学中心的筹设工作包括3大方面:加强原林木疫情体系“林木疫情鉴定与信息中心”诊疗网络;新增树木健康诊疗与树木修剪养护服务;新建树木医师培训及证照核发制度。为了落实树木医学中心的功能,应实施树木医学行动计划。
2.1大学树木医学课程的设立
国内大学已有植医课程(树医包含在植医范畴),但内容偏重农作物的健康管理,缺乏“树医临床医学”相关课程及培训,树木健康管理仍不足。树木健康管理课程应包括树木栽植、移植、养护、修剪、病虫害诊断、农药管理以及整合防治技术等不同于农作物的课程。
2.2执行相关认证制度
目前我国植物医师证照制度尚未成熟,应由相关部门推动树木医师的认证制度。政府部分由农委会主导统筹规划,负责国内树医认、验证制度的建构与调整;请民间团体配合由通过相关政府机关认证的协会、学会或基金会执行,办理树医培训及验证。
2.3结合产、官、学合作网络,落实树木医疗服务
由林业试验所及理论界将技术转移给民间厂商,建构树医服务网络,积极协助民间成立地方性树木医疗站,并由官方协调地区性大学、林业局各林管处,整合成立北、中、南、东各地区树木健康医疗中心[2]。另外,树木医学不只是针对树木病虫害防治,虽然树木医师的培训可奠基于植物医师,但需要通过更高级的树木医学与养护修剪课程培训。初期由官方主导树木医学中心的设立,确是当前急务,不过产官学以及相关民间团体的通力合作更是成败关键。国际合作有助于树木医学研究的效率提升及树木医师制度的健全发展,未来仍须积极寻求合作与交流机会。
参考文献
[1] 黎彩敏,等.广州市园林绿地树木健康调查分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
[2] 黎彩敏,等.园林树木健康与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