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用法用量、主治证候、配伍规律三方面,考证《伤寒杂病论》中20首含细辛的经方及相关原文,提出:1)经方中细辛入丸散剂时日服用量不超过1.05 g,与后世“细辛入散剂不过钱”理论相契合;入汤剂时用量较大,煎煮时间应大于45 min,以达到减毒效果;2)细辛主要用于感寒、正虚引起的咳喘、痰饮、疼痛等;3)细辛配伍麻黄、桂枝等解表药物可辛温发散表邪;配伍干姜、附子等温里药物可以加强温里散寒之功;与干姜、半夏、五味子共用具有止咳化饮的功效。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学临床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
【基金项目】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齐鲁伤寒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LPGZS2012-34),山东省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创新项目(2016CYJS08A01-3),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2021年度齐鲁医派中医药特色技术整理推广项目(鲁卫函〔2021〕20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用法用量、主治证候、配伍规律三方面,考证《伤寒杂病论》中20首含细辛的经方及相关原文,提出:1)经方中细辛入丸散剂时日服用量不超过1.05 g,与后世“细辛入散剂不过钱”理论相契合;入汤剂时用量较大,煎煮时间应大于45 min,以达到减毒效果;2)细辛主要用于感寒、正虚引起的咳喘、痰饮、疼痛等;3)细辛配伍麻黄、桂枝等解表药物可辛温发散表邪;配伍干姜、附子等温里药物可以加强温里散寒之功;与干姜、半夏、五味子共用具有止咳化饮的功效。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治疗疮疡的成方制剂的剂型、功能主治、组方用药规律及核心组合,为临床治疗疮疡的辨证用药及成方制剂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治疗疮疡的成方制剂的名称、处方、剂型、功能与主治,录入Microsoft Excel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用药频次;运用Apriori算法及关联规则对处方核心组合进行统计分析(支持度为10%,置信度≥0.8);采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索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十年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等数据库系统内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相关文献,在导出题录、筛选作者信息、确定核心作者和分析绘制核心作者关系图等步骤的基础上,基于典型文献总结和凝练运用中医药治疗肝癌的学术团队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思想。结果:本次研究共筛选出1700篇文献,梳理出核心作者候选人共40人。从文献发表以及科研合作角度确定了4支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团队,并对其核心学术思想进行分析。结
摘要:我国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大变化,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房地产业的发展是非常明显的,这样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是非常快速的,对很多的行业都有着直接影响。我国经济体制也在慢慢发生着改变,这样就使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尤其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问题越来越明显。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给建筑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目的:观察陇中扶正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艾滋病气阴两虚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西医HAAR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陇中扶正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HIV病毒载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1.84%,对照组为75.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升更明
从气血津液角度探讨肺结节的中医防治手段,指出肺结节属中医“肺积”范畴,其形成与气血津液紊乱,病理产物积聚密切相关,病理机制按照“气-湿-痰-瘀-岩(癌)”的过程发展、演变;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又依赖于五脏的协调运作,五脏功能的紊乱是气血津液失司的根本原因;因此当防治并重,未病者先防,既病则中药调理以防变;治则以恢复五脏功能为“固本”之策,以祛除病理产物为“攻邪”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