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loonMan_Ag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树立“健康第一”,促进健康成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歧视差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也是素质教育中的基本点。建立评价体系是完成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健康第一;增强体质;学生发展;建立体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的提高,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压力增大,大多人类处于亚健康状态。现在,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健康”的概念也有了新的认识: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作为初中学生,自踏入校门,就意味着童年已经过去,迎来的将是长知识、长身体的少年时代。初中三年,学生的生理与心理会发生许多质的变化,而促进这一时期学生健康最有效、最积极的手段就是体育锻炼。从课程设计安排上,体育课的名称由以前的《体育》改为《体育与健康》可以看出人们对健康的向往。此前的教材主要是参照前苏联的教学模式,以重视技术为主,而忽视了教材的实用性以及学生的练习兴趣。现应由重视技术向教会学生怎样“玩”的方面过渡,比如学生走向社会进行体育锻炼不可能背上个跳高架或带上铅球进行锻炼,所以现在教材对一些运动项目技术要求降低了,注重体育锻炼的实用性,当今的第八轮课程改革也体现出这一思想。那我们应如何理解和实施《课程标准》呢?
  一、树立“健康第一”,促进健康成长
  体育教学既要增强学生体质,又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课程标准》强调: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首先要从学生的运动兴趣着手,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因此,学生的运动兴趣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体育课,学生听起来是多么地喜欢,而到了操场上又怕上体育课。以前,确实是这样,因为体育课可以使学生们从紧张、压抑的教室里,走向自由、宽阔的操场上,心情顿时舒畅,但上起课来不是跑就是跳,这让他们感到既苦又累,也难怪学生不喜欢。下面我可以举一例来说明,就拿投掷来说,以前初中教材中的推铅球,那是一项技术要求高、动作单调的项目,而现在由实心球取代了铅球,它的投掷方式有前抛、后抛、头上、胯下等多种投掷方法,学生练习起来的兴趣明显比以前增强。此外,练习实心球的主要手段以前铅球的单侧性运动过渡到双侧性运动,从科学上讲,这对充分挖掘大脑的潜能还有促进作用。因单侧性运动只对大脑的一侧有帮助,而双侧性运动对整个大脑的有帮助。
  二、发展为中心,重视主体地位
  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民主、平等、和谐、优质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在教学中主动思维,大胆学练、质疑、尝试的前提条件。为此,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总疑一副高高在上、令学生敬畏三分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只有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相结合,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体育教学中具体做法有:精心安排教学过程,使学生全员参与;注重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创设表演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善于参与;通过课堂调控,确保学生高效参与。
  三、不歧视差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也是素质教育中的基本点
  新课程标准给予了教师、也给予了学生完成初中体育教学很大的选择空间。教师可根据学生、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及可操作性选择教学内容与教法,确定具体的教学计划,使学生在身体锻炼时达到预计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体育学科是要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并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内容和考核办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训练中去,并能很好地达到完成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四、建立评价体系是完成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
  体育成绩的考核与文化学科的考核有很大的区别。现我们要力求改变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强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既有利于自我认识和体验,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平时行为以及锻炼的习惯,判断教学活动的成效,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把学生的各项指数(例如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態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以及适当考虑学生学习的起点基础、个体差异)纳入学习成绩考核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有个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想,通过初中三年的体育活动,学生将会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上取得长足的进步,以形成“健康第一”的生活理念,并能通过实际行动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与健康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4
  [2]王宝.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中国学校体育,2003.02
其他文献
父亲,56岁.因上腹痛、便血于1992年1月3日入院.1957年6月(当时21岁)因便血在山东济南军区医院诊断为Peutz-Jeghers综合征,手术切除2个直肠息肉.病理诊断:错构瘤.此后间断出现
【摘 要】现如今,我国在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建设进程的进度正不断加快。在这一大环境下,初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阶段中较为重要的一大环节,正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其中,初中思想品德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素养以及对学生进行端正的三观引导的一门课程,在我国现阶段的初中教育中还存在着较多的误区。本文就当下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进行了优化措施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自1966年~2000年收治的17例胰岛素瘤.结果胰腺B超、腹部CT、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检查准确率分别为82.4%、72.7%、60%.2
【摘 要】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基于探究性学习的问题式教学法,在课程改革中成了广大教师谈论的热点话题。问题教学是教师在
【摘 要】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的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经过大量教学实践的研究表明,把研究性学习广泛的应用于中职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会使中职英语教学水平有所提高。本文根据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应用在中职英语的教学中并加以实施,以期能够将中职英语的教学水平更进一步的提高,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使我国的英语教育水平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