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美容医学教育是改革开放的一项创新成果,是在市场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兴事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以中国美容医学教育的现实和未来为基础,论述了中国美容医学教育的科学性,旨在逐步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教育体系。
【机 构】
:
336000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336000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336000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容医学教育是改革开放的一项创新成果,是在市场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兴事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以中国美容医学教育的现实和未来为基础,论述了中国美容医学教育的科学性,旨在逐步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容医学教育体系。
其他文献
乳腺的良性肿瘤包括乳腺纤维瘤、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大导管乳头状瘤、脂肪瘤等,是青、中年女性的常见病之一.而乳房不仅是女性第2性征的标志,更是展现女性曲线体形美的器官,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许多女性对自己的乳房外观美感更加重视.肿瘤切除术后的切口瘢痕明显程度,虽然不在外露部位,但是也影响美观.我们从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乳晕部扇形切口的方法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
我们于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使用皮内注射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一、临床资料门诊确诊为黄褐斑40例.患者均为女性,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2003年拟定的黄褐斑的诊断标准[1].经伍德灯(上海希格玛高技术有限公司)检查后确诊为真皮型和混合型的黄褐斑患者,皮损形态为面颊形、下颌形和面部中央形[2].患者年龄28~55岁,平均38岁;病程6个
目的 应用螺旋CT评价早期移动裂隙两侧的牙齿给予植骨区适当的功能刺激能否减少牙槽突裂植骨术后植入骨的吸收,增加新骨的形成,从而提高植骨手术成功率及植骨效果.方法 牙槽突裂患者12例,年龄9~13岁,分为两组:正畸牙移动组(A组),在牙槽突裂植骨术后早期进行正畸牙移动;对照组(B组)只是行自体骨牙槽突裂植骨术.在植骨前后和正畸治疗后进行三维CT扫描,并对获得数据进行重建分析,观察正畸牙移入植骨区域后
目的 评价两种波长强脉冲光(intensive pulsed light,IPL)以“4+3”方式联合治疗面部痤疮和痤疮后红斑的疗效.方法 将80例面部痤疮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先单独采用420 nm波长IPL治疗4次,每次间隔1周;再采用420 nm和540 nm两种波长IPL联合治疗3次,每次间隔4周.对照组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每晚1次,共16周.结果 (1)4周炎
瘢痕疙瘩是瘢痕中最顽固的一类,在我国青壮年中发病率较高,若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非常高,所以对较局限的瘢痕疙瘩仍以瘢痕内药物注射为主.目前,国内临床最常用的药物有曲安奈德混悬液、得保松注射液(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但这类药物都属于激素类药物,注射后不良反应较多.为此,我们根据瘢痕的组织病理结构,选用非激素类药物——A型肉毒毒素和透明质酸酶,应用两者药理特性相结合,注射治疗瘢痕疙瘩,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增生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7~2011年收治的手部烧伤后瘢痕增生患者46例78只手,采用瘢痕切除皮片移植、挛缩松解、克氏针固定38只手,瘢痕切除局部皮瓣转移18只手,瘢痕切除植皮18只手,瘢痕切除腹部远位扩张皮瓣转移4只手,术区半年内均给予弹力套加压疗法、外用硅凝胶制剂及功能训练治疗,52只手部切口给予蜡疗药物导入治疗,26只手部切口有瘢痕增生,给予瘢痕内药物注射治疗,
目的 探讨轴型颏下动脉颈阔肌筋膜瓣修复下面部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后外观凹陷的可行性.方法 对15例下面部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后的外观凹陷患者进行轴型颏下动脉颈阔肌筋膜瓣转移修复,术前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定位,并标记颏下动脉,术中采用患侧颌下顺皮纹隐蔽切口游离下面部凹陷区和供区,切取轴型颏下动脉颈阔肌筋膜瓣修复畸形.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5例筋膜瓣术后全部成活,填充的凹陷畸形区局
目的 探讨重睑成形术后上睑缘外翻及重睑线凹陷过深2项不良形态的修复效果以及其成因与预防.方法 对重睑成形术后上睑不良形态分型与分级,并手术修复.将上睑由内眦至外眦均分为Ⅰ、Ⅱ、Ⅲ区.(1)针对上睑缘外翻畸形者测量三区睫毛根部提升角(lift-up angle,LA),平视位、上视位中央区睑缘露白相对面积(relative area of exposed central eyelid margin,
目的 探讨皮肤滚针联合药物疗法治疗毛细血管瘤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50只莱亨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以鸡冠作为制作模拟皮肤毛细血管瘤的动物模型,采用皮肤滚针联合药物治疗,按药物不同划分为平阳霉素组(A组)、曲安奈德组(B组)、平阳霉素+曲安奈德联合组(C组)、生理盐水给药组(D组)4个实验组,未经任何处理的鸡冠作为空白对照组(E组),分别在第1、7、14、21、28天动态
目的 探讨耳后乳突区皮肤扩张及自体肋软骨支架法全耳廓成形术矫正先天性小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21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分3期进行手术治疗.Ⅰ期:患侧耳后乳突区皮下埋置50 ml肾形扩张器,术后定期注水,扩张皮肤3~4个月,平均注水(80.51±3.87) ml,达预定量后稳定养护1个月.Ⅱ期:取自体肋软骨,雕刻成由4层软骨构成的耳支架,整体为倒立的海螺样外观,将扩张皮瓣覆盖于整个自体肋软骨支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