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时代下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今社会高速发展,E时代下,小学生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接触到的信息大大增加,综合能力水平较以往同龄学生显著提高,教育方法也应与时俱进。量化评价与激励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朗读兴趣,突出评价与激励的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内在发展的动力,促进朗读能力不断提高。
  一、量化评价的概念
  量化评价与激励是从自然科学的办法中借鉴,结合低年级学生课堂朗读情况的实际,用科学的办法和手段解决低年级学生朗读兴趣不高的问题。运用多种手段对低年级学生课堂朗读表现进行量化评分,通过积分来获得相应的物质或精神上的评价和激励,从而激发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带动朗读兴趣的提高。
  二、实施原则
  1.量化手段灵活,拒绝以偏概全
  围绕提高低年级学生朗读兴趣这一根本目的,运用多样化的量化手段,对学生课上、课外的朗读表现进行综合评分,根据综合结果进行评价和激励,不能片面地通过某堂课某次朗读发挥突出就得到好的评价。
  2.体现人文关怀,拒绝唯分主义
  班级里肯定存在朗读兴趣不高的学生,在量化评价与激励中很有可能得分不高,得不到好的评价与激励,这种负面影响会进一步降低后进生的朗读兴趣,产生恶性循环。另外一味强调量化评价与激励容易在班级里滋生“唯分主义”和“功利思想”,教师在实行量化评价与激励时,一定要格外关注这类朗读后进生,体现人文关怀,鼓励其上进,同时遏制“唯分主义”和“功利思想”,使量化评价和激励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3.注重民主公正,拒绝偏袒失信
  民主与公正是量化评价与激励的立足之基,学生是量化评价与激励的实施主体,每个方面都需要民主决定,同时要保证公平公正,不能偏袒某个学生,或者在不同环境中相同的朗读得到不同的评价,使量化结果失去信用度。
  4.强化制度落实,覆盖课内课外
  朗读不仅包括课堂朗读,还包括课外朗读,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通力合作,将量化评价和激励落到实处,对学生实现课里课外全程覆盖,综合打分,提高量化评价和激励机制的信度。
  三、量化办法
  1.以一个自然周为评价周期,一个自然月为激励周期
  低年级学生兴趣持续时间短,转换目标快,必须长期保持学生对朗读的兴趣,避免兴趣转移。因此,倡导量化评价周期“短、频、快”,以一个自然周为最小周期,根据周积分多少评选每周之星,然后下一周积分清零,重新评分,月底根据每周之星数量进行物质激励。这样较短的周期不仅利于上周朗读表现不好的学生及时端正态度,改正错误,重新认真学习,还有益于表现优秀的学生互相竞争,不断上进。(量化表见下页表1)
  2.创新运用互联网APP,线上线下全程互动
  一是利用微信、QQ群、荔枝电台等网络平台,由教师线上布置朗读作业,线下家长监督学生完成朗读作业之后,通过网络平台上传,视为线上打卡签到,计入周量化分;二是设计朗读评分软件,将学生朗读录音导入评分软件进行评分,计入周量化分。通过这种方式将家长引入朗读兴趣培养体系中,实现线上教师互动,线下家长监督,从而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3.科学加权积分,提倡班级私教
  针对班级里朗读兴趣不高或者朗读兴趣很高但朗读技巧较差的学生,专门设立私教加权积分,请朗读优秀的学生作为朗读私人教练,帮带朗读稍落后的学生,视稍差学生的朗读成绩提高多少对私教生进行额外分数加权,这样既刺激优秀生不断提高自身朗读的兴趣,又能对后进生进行提携,实现双赢。
  四、评价与激励的实施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已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也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技术,促进教学的改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朗读教学中,通过APP的介入,实现线上和线下双向的评价与激励。
  1.借助现代科技的线上评价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APP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很多便利。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QQ、荔枝电台、喜马拉雅电台等网络平台,让学生可以线上录音并发布,他们不但可以听到自己的朗读,同时还会有其他的用户对其关注,朗读次数越多,质量越好,获得的积分相应也会增多,同时还会收获一些粉丝,这些都可以增加学生朗读的成就感。这种线上的方式可以直接实现量化,教师可以让学生定期统计线上的朗读成果。
  这种方式可在学校进行,但更适合在家里完成,让家长督促帮助学生完成朗读,也可以把家长拉入朗读大军中,共同学习。
  有些线上APP可以实现朗读后对朗读者进行打分,如爬梯朗读APP等。这样的方式能够即时实现朗读评价,学生可以立即改进,每次朗读时,学生会很认真并反复地练习以期望取得好的评分。
  2.课堂上的线下评价与激励
  (1)朗读评价可与班级内的日常评价体系相联系。
  几乎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评价管理办法,有的是通过印章的激励办法,有的是通过赚取班币的形式,不管采用何种形式都可以将朗读作为一项评价内容。朗读出色或进步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班级累积分,如得到一个“朗诵之星”的印章,并进行周评价或月评价。要鼓励朗诵用心用力的学生,尤其是较之前有进步的学生,当然更要鼓励那些需要继续努力的学生。
  (2)通过各种丰富的展示形
  式和激励性语言激励学生的朗读热情。
  低年级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相信童话世界,很容易被带入情景中,并乐意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更喜欢把自己当成文中的角色。如果一个角色走进学生的心里,并使自己成为这个角色,学生的感情自然会被激发出来。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创设情境或一些道具的辅助更好地将学生带入情境中。
  ①依据角色,通过各种展示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有趣的形式对低段的学生有強烈的吸引作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每天早读的时间,学习古诗、小古文等中华传统文化诵读时,根据量化评价情况,可以为学生准备一把扇子、一顶帽子或其他能够体现古人特点的物品,学生拿着扇子或身穿古人服饰,读起诗来是不是就会真的有穿越之感?
  如果是学习现代文,可根据文中的角色设定让学生准备一些道具,辅助朗读学习。有趣的形式在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方面还是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
  ②善用语言的魅力,激励学生的朗读。
  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比较大的情感依赖,教师的课堂评价显得尤其重要。因此,除了显性的量化评价之外,我们还应给予学生适当的语言鼓励。当学生的朗读达到或达不到朗读的要求时,我们都可以用鼓励性的评价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知道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个地方还需要改进,才能真正让学生思考,并在朗读中取得进步。
  我们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运用表扬,做到“好话多说,坏话好说”,突出激励性,保证学生的信心。
  五、结语
  朗读评价是促进学生语感发展、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部分。灵活运用好各种评价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收获更多的快乐。本文对朗读评价的讨论背景是在互联网的E时代背景下,我们借助现代科技实现线上和线下双向的朗读评价,并采用量化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阶段性总结,增加朗读的趣味性,提高朗读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他文献
大热的天,下午热得人只有透气的分,要是不赶早出工,一天下来还真是做不成多少事儿。这不,鸡叫三遍,春山就把摩托车发动起来,在院子里突突地叫唤。春山对春花叫道:“好了吗?”  春花把两只鸭子赶到屋后的一个水坑里,水坑用网围着。在此之前,春花已经做了一堆事儿,比如去菜地准备当晚的菜,洗衣裳,烧一锅开水,再烧好早饭。这是春花必须做的早课,一点也不能含糊。当然,春山也没闲着,他每天清早要干的事就是去邻村挑水
神话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神奇的想象。原始先民以浪漫的眼光创造出了“神”的形象,在他们的想象中神有神奇的本领、神奇的器具、神秘的色彩。面对浩瀚的宇宙、大千世界、奥秘无穷的自然,原始先民把自己的探索寄托在对神的移情想象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神奇的神话就这样长盛不衰地流传下来了。天马行空的想象、曲折离奇的情节、神圣勇敢的英雄,最能引发学生的惊奇。学生本能之中就是爱好奇、爱幻想的,源生性的带有浪漫自由
几年前,我有幸拜读了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写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心灵颇受洗礼。最近闲来无事再次品读该书,忽然觉得它所蕴含的道理用在教育上是那么的恰如其分。  《谁动了我的奶酪》讲述了两只名叫嗅嗅、匆匆的老鼠和两个名为哼哼、唧唧的小矮人在迷宫里寻找奶酪充饥的故事。某天,四个主人公发现了奶酪C站,大家每天都去那里,直到将奶酪消灭完。这时两只老鼠迅速适应变化,马上去寻找新的奶酪;而两个小矮人则相反,他
戏剧,作为一门兼具实践性、教育性、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戏剧教育进校园,可以促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等多项工作实现有效融合。我校自实施戏剧教育研究与实践以来,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受传统语文课堂的影响,很多学生觉得语文课沉闷。在语文课堂中引入戏剧,可以极大地激活语文课堂。  无论是剧本创作还是舞台表演,从揣摩角色到表达
摘 要: 创意乐动课堂是结合音乐律动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课堂,在实践中将节奏和动作结合起来,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肢体表现,充分地在音乐和节奏里发现自我,在即兴音乐里用动作表达情感,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在课程活动中不断挖掘幼儿的潜能,激发他们的灵感,运用音乐、舞蹈、美术、律动、游戏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融合。创意乐动课例是能够根据现代幼儿园课程的不足、幼儿年龄特征进行创意乐动课例设计的作品,每位儿童的
我有幸在周奇老师的引领下,阅读了朱自强教授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读罢此书,我的心就像平静的湖水被扔下了一块石头,激起千层涟漪。我深感朱教授的这一本著作可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必修课”。  一、认识儿童文学与语文教材的区别  曾经在一节省级的比赛课上听一位教师讲《巨人的花园》,后面有一个环节就是把课文中的文字和原文的一个片段作比较。我们一读,发现原文读起来更能打动人。  去年,周奇老师也把语
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回想自己的成长之路,所读的这些书对我的影响颇大。  那些书,镀亮了教育生命的底色  《爱弥儿》是一道璀璨的教育光芒。一段时期,《爱弥儿》成为我放在手边经常要翻一翻、读几页的“案头书”“枕边书”,我边读边标注,读过再及时摘录在笔记上。它是我接触的第一本深受启蒙的世界教育名著。卢梭“把儿童看作儿童”的儿童观,强调让儿童从经验学习,强调要尊重儿童的天性,让
你把锁安反了   张大爷的家装修后,气象一新,屋子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张大爷一会儿摸摸光滑的墙壁,一会儿踮踮光溜的木地板,一会儿敲敲时尚的新门,喜欢得不得了。就连厕所门都那么好看,钛镁合金的门框,双层的钢化玻璃,玻璃上还有一株万年青。   张大爷拉开门,进到厕所,把门一推,嘎巴一声,锁合上了。他模拟完小解的过程,然后一压把手,锁开了,出来。又压压门外的把手,忽然发现保险锁却在外面。张大爷想,小
摘 要: 我国教育实践者积极投身于家校合作的研究浪潮中,努力在发展性教学实践中寻求新的研究方向。为了对家校合作发展现状有进一步的了解,本研究以泉州市古山小学为对象,对古山小学的家校合作进行调查、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对科学的实施对策,以此推动家校合作高效运行,发挥家校合作优势,促进校园资源合理利用和家校参与者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泉州市古山小学 家校合作 现状 对策  一、基本概念界定  家
“嗤嗤嗤”,明亮的铁屑弯曲着像丝瓜皮从车床上飞溅下来,他停下车床,眯眼瞅着光滑的工件表面。手机在工具箱里发出“嗡嗡”的响声,油腻的手在工作服蹭了一下,才拿出手机,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他还是接听了。  “喂!是张志强同学吗?”是一个女声。  他有些犹豫,还是答道:“是。我就是,你是?”  “猜猜我是谁?”对方柔媚地说。  “你是苏婉莹!”他喉头有些发紧,其实不用猜,也知道是她。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