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机预测:●●●●●(极度不乐观)
环境灾难造成恐慌,在世界发达国家应该是上个世纪的事,而现在我们又光荣地重走“长征路”。平日,GDP又增长多少的话我们是听得耳朵都僵直了,但从来没有人来告诉我们现代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怎样治理和预防。按理说,别人的教训早就应该成长为我们的经验,但很可惜,我们还是停留在对生命漠视,对环境掠夺,对自然不尊重的野蛮开发时期。
记得在2004年3月,四川沱江特大污染造成内江三县百万人无水13天,当时的媒体还喜滋滋地报道,在内江大水荒期间,居然没接到80万百姓中任何一个人打来的投诉电话,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中华民族难道真的是一个善于创造这种奇迹的民族?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奇迹?
2005年11月17日,吉林市下游200多公里的松原市宁江区停止了供水,原因是4天前双苯厂的爆炸污染了松花江。松原的停水一直静悄悄地进行,外界谁也不知道。
吉林石化厂和吉林省政府的干部最初否认爆炸造成了污染(“经吉林市环保部门连续监察,整个现场及周边空气质量合格,没有有毒气体,水体也未发生变化,松花江水质未受影响”),而且一直到21日都重复相同的声明。吉林省还把水电站开闸放水,想冲淡污染的浓度,以此来解决问题。但是这期间,他们还是将一份暧昧的传真从吉林省传到了哈尔滨市政府,希望哈采取措施。
两份公告,一场恐慌
哈尔滨市市长后来承认,他是在爆炸第二天从凤凰卫视上才得知松花江受污染的消息。“应该立即断水!”哈尔滨相关部门知情人士都紧张起来,但断水要不要公布真正原因呢?这在哈尔滨市政府内形成了争论。在终于确定断水的前一天,哈尔滨市政府还专门就是否公开停水真实原因召开了一个长会讨论。有部分人力主不能公开,担心一旦真相公开,会引起社会恐慌。于是第一个公告就将断水原因说成了供水管网改造。
一直到22日凌晨,哈尔滨当局在接到北京指示约两个小时后,才宣布了实情。幸亏现在有了互联网,我们才得以见到两份公告,以此留个见证。
第一份公告:《关于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临时停水的公告》(哈政法字[2005]25号)
发布时日:2005年11月21日
停水时间:自2005年11月22日中午12时起,约为4天(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
停水原因: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
第二份公告:《关于正式停止市区自来水供水的公告》(哈政法字[2005]27号)
发布时日:2005年11月22日
停水时间:自2005年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具体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
停水原因:据省环保局监测报告,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后可能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
谁也没有想到,那个害怕引起恐慌的通知却恰恰引起了市民更大恐慌。21日下午14时左右开始,很多市场出现抢购风潮,放置桶装水、瓶装水和牛奶、面包、八宝粥等相关食品的货架一度被抢空,一些超市和供水点甚至打出了矿泉水断货的公告。“你家储水了吗”?一时间几乎成了见面的问候语。
原来,从20日中午开始,社会上一直有哈尔滨近期将发生大地震的传言,虽然当地地震局进行了公开辟谣,但并未完全消除市民对地震的恐慌。而第一个公告一出台,反而让市民猜测为地震前的征兆。如果仅仅是维修供水管道,为什么要全市断水?老百姓心里更加恐惧了,有些人开始逃离哈市。
23日凌晨,哈尔滨开始停水,这是中国特大城市第一次宣布全市停水。
思考
1.经过“非典”,张文康被摘掉了“顶戴花翎”,中国各级政府和部门立即认识了“应急预案”这个词。但是应急预案不是灵丹妙药,它不能让我们在突发性灾难来时有过高期望,我们是否更加留意常态减灾建设?
2.小布什在“9·11”后的第45分钟就出来讲话了,我们是在问题出现后封锁消息、掩饰真相等传统手段维护了一方稳定。透明与知情权对民众极为重要,但在此次事件中我们发现,最需知情的人往往是信息最缺乏的人。
3.还有一个怪现象:为什么政府部门的辟谣毫无作用,甚至是越辟越邪乎,好像反而证明了就有这么一回事。老百姓为何不相信政府,不相信正规渠道,而相信谣传。
4.这次重大的灾难事故,好像没有哪个国家向中国表示哀悼和慰问,连我们认为最要好的国家也没有。看看日本和美国,他们屁大的灾难都有国家去问候。这是非常值得人们思索的问题。中国人的命贱难道在国际上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
尾声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辞职了。这于他真的是件好事,任何一个人呆在这个责任大、权力小的部门,不憋出个肺气肿才怪。让一个人辞职掩盖千百人的失职,老解,你委屈的大胆的走吧。
样本
1971年,意大利利塞文索发生的化学危险品不慎泄漏而对周围的农场和社区造成长期污染,使得该地区面临着居民迁移和重建的压力。
1978年位于瑞士楚格市的山多士控股的化工厂发生一起火灾,虽然在很短的时间就得以控制,但是更严重的是,30多吨的有毒物质流入莱茵河,形成40公里长的化学物质漂流带。
另一种警觉:巨大型建筑引起的自然灾害
1.“台北101”大厦的高度达508米,总重量超过70万吨——这也使其成为全球最重的摩天大楼之一。然而,正是由于它庞大的尺寸引起了不少专家的忧虑。台湾大学的一位陈姓地质学家表示,大厦产生的巨大压力可能导致古老的断层再次发生断裂并诱发地震。他的证据是,在“台北101”建设之前,台北所处的地槽曾是一处非常稳定的区域,从未发生过浅层的地震。然而,在大厦开工兴建后的1997年~2003年期间,台北地区每年发生的微震现象已增加到了两次。大陆的高楼大厦现在也是一个赛一个长个,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开始尊重大地,别让它把负重全部集中在巴掌大的地方?
2.2005年11月26日,江西省九江县发生里氏5.7级地震。之后,海内外流行“三峡工程引发了江西九江地震”的传言。 中国有关专家立即表示,“三峡工程诱发江西九江地震”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胡乱猜想。我们倒是宁愿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但是反过来想一想,谁敢说三峡与江西地震有关系啊?世故的专家不敢说,不世故的专家说话大家也听不见。
环境灾难造成恐慌,在世界发达国家应该是上个世纪的事,而现在我们又光荣地重走“长征路”。平日,GDP又增长多少的话我们是听得耳朵都僵直了,但从来没有人来告诉我们现代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怎样治理和预防。按理说,别人的教训早就应该成长为我们的经验,但很可惜,我们还是停留在对生命漠视,对环境掠夺,对自然不尊重的野蛮开发时期。
记得在2004年3月,四川沱江特大污染造成内江三县百万人无水13天,当时的媒体还喜滋滋地报道,在内江大水荒期间,居然没接到80万百姓中任何一个人打来的投诉电话,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中华民族难道真的是一个善于创造这种奇迹的民族?我们是否还需要这种奇迹?
2005年11月17日,吉林市下游200多公里的松原市宁江区停止了供水,原因是4天前双苯厂的爆炸污染了松花江。松原的停水一直静悄悄地进行,外界谁也不知道。
吉林石化厂和吉林省政府的干部最初否认爆炸造成了污染(“经吉林市环保部门连续监察,整个现场及周边空气质量合格,没有有毒气体,水体也未发生变化,松花江水质未受影响”),而且一直到21日都重复相同的声明。吉林省还把水电站开闸放水,想冲淡污染的浓度,以此来解决问题。但是这期间,他们还是将一份暧昧的传真从吉林省传到了哈尔滨市政府,希望哈采取措施。
两份公告,一场恐慌
哈尔滨市市长后来承认,他是在爆炸第二天从凤凰卫视上才得知松花江受污染的消息。“应该立即断水!”哈尔滨相关部门知情人士都紧张起来,但断水要不要公布真正原因呢?这在哈尔滨市政府内形成了争论。在终于确定断水的前一天,哈尔滨市政府还专门就是否公开停水真实原因召开了一个长会讨论。有部分人力主不能公开,担心一旦真相公开,会引起社会恐慌。于是第一个公告就将断水原因说成了供水管网改造。
一直到22日凌晨,哈尔滨当局在接到北京指示约两个小时后,才宣布了实情。幸亏现在有了互联网,我们才得以见到两份公告,以此留个见证。
第一份公告:《关于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临时停水的公告》(哈政法字[2005]25号)
发布时日:2005年11月21日
停水时间:自2005年11月22日中午12时起,约为4天(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
停水原因: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
第二份公告:《关于正式停止市区自来水供水的公告》(哈政法字[2005]27号)
发布时日:2005年11月22日
停水时间:自2005年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具体恢复供水时间另行公告。
停水原因:据省环保局监测报告,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后可能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
谁也没有想到,那个害怕引起恐慌的通知却恰恰引起了市民更大恐慌。21日下午14时左右开始,很多市场出现抢购风潮,放置桶装水、瓶装水和牛奶、面包、八宝粥等相关食品的货架一度被抢空,一些超市和供水点甚至打出了矿泉水断货的公告。“你家储水了吗”?一时间几乎成了见面的问候语。
原来,从20日中午开始,社会上一直有哈尔滨近期将发生大地震的传言,虽然当地地震局进行了公开辟谣,但并未完全消除市民对地震的恐慌。而第一个公告一出台,反而让市民猜测为地震前的征兆。如果仅仅是维修供水管道,为什么要全市断水?老百姓心里更加恐惧了,有些人开始逃离哈市。
23日凌晨,哈尔滨开始停水,这是中国特大城市第一次宣布全市停水。
思考
1.经过“非典”,张文康被摘掉了“顶戴花翎”,中国各级政府和部门立即认识了“应急预案”这个词。但是应急预案不是灵丹妙药,它不能让我们在突发性灾难来时有过高期望,我们是否更加留意常态减灾建设?
2.小布什在“9·11”后的第45分钟就出来讲话了,我们是在问题出现后封锁消息、掩饰真相等传统手段维护了一方稳定。透明与知情权对民众极为重要,但在此次事件中我们发现,最需知情的人往往是信息最缺乏的人。
3.还有一个怪现象:为什么政府部门的辟谣毫无作用,甚至是越辟越邪乎,好像反而证明了就有这么一回事。老百姓为何不相信政府,不相信正规渠道,而相信谣传。
4.这次重大的灾难事故,好像没有哪个国家向中国表示哀悼和慰问,连我们认为最要好的国家也没有。看看日本和美国,他们屁大的灾难都有国家去问候。这是非常值得人们思索的问题。中国人的命贱难道在国际上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
尾声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辞职了。这于他真的是件好事,任何一个人呆在这个责任大、权力小的部门,不憋出个肺气肿才怪。让一个人辞职掩盖千百人的失职,老解,你委屈的大胆的走吧。
样本
1971年,意大利利塞文索发生的化学危险品不慎泄漏而对周围的农场和社区造成长期污染,使得该地区面临着居民迁移和重建的压力。
1978年位于瑞士楚格市的山多士控股的化工厂发生一起火灾,虽然在很短的时间就得以控制,但是更严重的是,30多吨的有毒物质流入莱茵河,形成40公里长的化学物质漂流带。
另一种警觉:巨大型建筑引起的自然灾害
1.“台北101”大厦的高度达508米,总重量超过70万吨——这也使其成为全球最重的摩天大楼之一。然而,正是由于它庞大的尺寸引起了不少专家的忧虑。台湾大学的一位陈姓地质学家表示,大厦产生的巨大压力可能导致古老的断层再次发生断裂并诱发地震。他的证据是,在“台北101”建设之前,台北所处的地槽曾是一处非常稳定的区域,从未发生过浅层的地震。然而,在大厦开工兴建后的1997年~2003年期间,台北地区每年发生的微震现象已增加到了两次。大陆的高楼大厦现在也是一个赛一个长个,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开始尊重大地,别让它把负重全部集中在巴掌大的地方?
2.2005年11月26日,江西省九江县发生里氏5.7级地震。之后,海内外流行“三峡工程引发了江西九江地震”的传言。 中国有关专家立即表示,“三峡工程诱发江西九江地震”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胡乱猜想。我们倒是宁愿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联。但是反过来想一想,谁敢说三峡与江西地震有关系啊?世故的专家不敢说,不世故的专家说话大家也听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