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投资者能够投资债券的方式并不少,既可以直接购买国债、公司债等,也可以购买银行发行的债券理财产品,还可以购买债券基金。不过,买之前还要对各类债券产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货比三家后再下手。
国债 又成香饽饽
收益率:中 风险性:低 流动性:中
虽然相对于一些高收益的投资方式来说,国债的收益率并不算太高,但是国债以其较低的风险备受稳健型投资者的喜爱。
去年11月11日,2011年第四期也是去年最后一期凭证式国债上市销售,该期国债超级热销,大多数银行的额度都在短期内被抢空——多种投资领域出现了高风险以及对未来加息预期的减弱,使得国债又成了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该期国债分为1年、3年和5年期,其中1年期票面年利率为3.85%,3年期票面年利率5.58%;5年期票面年利率6.15%,较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分别高出0.35、0.58和0.65个百分点。
以10万元为例,如果购买1年期的凭证式国债,到期收益为:10万元×3.85%=3850元,比同期银行存款多收入350元;如果是购买3年期的,到期收益为10万元×5.58%×3=16740元,比同期存款多收入1740元;如果是购买5年期的,到期收益为10万元×6.15%×5=30750元,比同期存款多收入3250元。
与理财产品相比较,目前理财产品期限多为1年左右,3年期和5年期并不多,因此,尽管目前1年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在5%左右,但降息预期令此收益率不能持续,再加上国债可以提前兑取,因此与理财产品相比,凭证式国债将更胜一筹。
银行理财师认为,随着CPI逐渐下行,降息的声音越来越强烈,降息的可能性也在增大,未来国债的收益率可能会随之下调。所以,目前在投资国债时,可考虑购买期限长一点的,比如3年期、5年期的,以锁定利润。
凭证式国债可以挂失,可以质押贷款。如果持有人临时提前兑取,需要在原购买网点办理并交纳1%的手续费并按实际持有时间及相应利率计付利息。
目前,个人投资者可以认购的国债除了凭证式国债外,还有记账式国债和电子式储蓄国债。
记账式国债是由财政部通过无纸化方式发行的、以电脑记账方式记录债权并可以上市交易的债券,它可随时买卖,流动性强,每年付息一次,实际收入比票面利率高。比较专业的投资者如果对市场走势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可以在对市场做出判断和预测后,采取“低买高卖”的手法进行国债的买卖。如预计未来国债价格将上涨,则买入国债等到价格上涨后卖出;如预计未来国债价格将下跌,则将手中持有的该国债出售并在价格下跌时再购入。这种投资方法的投资收益较高,但同时也面临较高的市场风险。
电子式储蓄国债就是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储蓄国债品种,购买电子式储蓄国债与凭证式国债类似,个人投资者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银行的活期存折(或借记卡)在银行网点开立个人国债账户。去年以来,电子式储蓄国债的收益率都很不错,比银行相同期限定期存款要高。最新一期电子式储蓄国债1年、3年和5年期利息已分别达到3.85%、5.58%和6.15%。如果你有一笔资金,打算存放到1年、3年或5年以后再使用,那么在如今的投资形势下,电子式储蓄国债是个相当不错的投资工具。在流动性方面,电子式储蓄国债与凭证式国债相同,提前兑取时要收取手续费,而且利率也会相应降低,所以若未持有到期收益会大打折扣。
债券理财产品 与国债相媲美
收益率:中 风险性:低 流动性:差
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拥有能与国债相媲美的安全性,几无亏损。其期限一般较短,多为半个月到半年之间,但不能提前兑取。
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高信用等级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产品期限结构固定,投资风险较低。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的期限一般在半个月至6个月之间,并在产品说明书中披露经测算的预期收益率。
目前,债券类理财产品在售数量仅次于综合类产品,但其稳健型更胜一筹,适于那些能够适应中低风险、追求较高收益的投资者。虽然安全稳健,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却有些难以令人兴奋,其年化收益率一般在5%左右,只比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稍高。
流动性方面是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的软肋,由于其期限均为固定,购买后必须持有到合同结束,无法进行提前支取。因此,对已确定闲置期限且要求本金安全的资金,可适当通过债券类理财产品进行配置,对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则不宜做此选择。
地方债 个人谨慎参与
收益率:低 风险性:低 流动性:差
不久前,经国务院批准的上海、浙江、广东和深圳4省市地方政府试点自行发债全部成功完成。目前地方债也受到不少个人投资者的关注。
地方债是由财政部代理发行、代办还本付息或由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其信用级别接近国债。地方债在发行方式与交易流通方面与国债也比较相似,按照规定,地方债按照记账式国债发行方式面向记账式国债承销团甲类成员招标发行,中标的承销机构可以采取场内挂牌和场外签订分销合同的方式分销,发行后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上市流通。
按照规定,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开立股票和基金账户的个人投资者可以购买地方债券。地方债还与国债一样享受免税优势。
地方债与凭证式国债一样,风险几乎为零,但收益率却不高,甚至不如定期存款。如最近发行的沪、粤、浙三地3年期、5年期债券中标利率分别为3.10%、3.08%、3.01%和3.30%、3.29%、3.24%,与同期限国债利率都低了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地方政府债券享受“准国债”的待遇,或将参考同期限国债或金融债进行定价,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普通投资者则没有必要参与。
可转债 进可攻退可守 收益率:中 风险性:中 流动性:好
在债券市场持续走强、债券收益率处在高位,股票市场又在探底筑底的背景下,可转债可谓最佳投资标的,投资价值逐步体现。
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它是一种含权债券,债券在发行的时候就规定了到期转换的价格,债权人可以根据市场行情把债券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也可以将债券持有到期获取本金及利息。因此,可转债同时具备了普通股票所不具备的债性和普通债券所不具备的股性。
具体来看,当股票市场下跌时,正股股价远小于转股价,可转债由于受到纯债价值的支撑,一般不会跌破其债券价值部分,可转债债性更加突出,此时持有可转债可更多获取债券收益;当股票市场上涨时,又由于其内生的期权属性,当未来某一时刻正股价格超过转换价格时,投资者可以根据事先约定的较低的转换价格将可转债转为正股,从而分享正股股票上涨的收益。所以,合理地利用可转债的股性和债性双重特征,就可在有效控制组合风险的基础上获取一定的超额收益。在经济处于复苏和繁荣的阶段,若股市表现较好,则可通过超配转股期权价值高的可转债来增强债券组合的收益;在经济处于衰退的阶段,若市场基准利率下行,则可通过超配普通债券以及纯债价值较高的可转债来获得较好的收益。
目前市场上的可转债,尤其是大盘转债,虽然其收益率比不上纯债,但收益率已处于4%以上甚至5%的较高水平。未来或许有小幅下跌风险,但相比纯债,这种下跌风险可控,因此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不过,目前市场上可供投资者选择的可转债品种还比较少。
公司债 适合短线投资
收益率:高 风险性:高 流动性:好
相比国债,公司债是个高收益的品种,年收益率动辄7%以上,而且流动性较好,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出售套取高额利润。
顾名思义,公司债是公司发行的,过去也叫企业债,现在常混用。长期以来,公司债主要由保险公司、基金和银行等机构投资,但近两年出炉的高息公司债逐步吸引了个人投资者的眼球。
公司债的发行方式有网上发行和网下发行两种,个人投资者可参与网上发行,个人投资公司债首先要有证券账户,公司债正式发行时就可像买卖股票那样买卖公司债,交易最低限额是1000元。
业内人士提醒,因为发行原则是“先到先得、卖完即止”,因此投资者在购买新债时一定要“手快”。能够在新债发行时一举“拿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如果没抢到新债,还可以考虑到二级市场“淘金”。投资者可在二级市场逢高卖出,通过低买高卖来锁定收益;或者持有债券到期,获取每年按时还本付息收益。
需要提醒的是,公司债要缴纳20%的利息税,算下来,与5年期国债相比,5年期的公司债若持有到期,票面利率要达到7.69%以上才有优势。因此,公司债并非长期投资首选。
理论上,公司债的风险高于银行存款和国债,收益也高于银行存款和国债。道理很简单,公司发债后既可能破产,也可能因为经营困难而无法按期偿还本息。既然存在风险,理应给投资者更高的回报。公司债的利率越高,风险通常相应越高,因此绝对不能单纯追求高利率,还要综合考察风险水平。考察风险需弄清楚的是,债券是哪家公司发行的,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债券有无担保等。去年发行的多支高息债券都是无担保债,避险要求较高的投资者最好选择信用等级高、公司业绩优良、票面利率有浮动机制的债券,但票面利率将相对较低;信用等级低的债券票面利率则相对较高,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
债券基金 收益高风险大
收益率:高 风险性:中 流动性:好
债券基金相对债券而言投资范围大很多,预期收益率也更高,申请和赎回又比较灵活。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在购买国债之外,购买债券基金也是不错的选择。
债券基金又称为债券型基金,是指专门投资于债券的基金,它通过集中众多投资者的资金对债券进行组合投资,寻求较为稳定的收益。
根据投资范围的不同,债券基金主要分为纯债基金、一级债基金、二级债基金和创新型封闭式债券基金等几大类。纯债基金可投资的金融产品较受限制,只能投资固定收益类的金融产品;而一级债基金可在此基础上参与一级市场新股投资;二级债基金又在一级债基金的基础上扩大了投资范围,可以适当参与二级市场股票买卖。二级债基金在震荡市场中能攻守兼备,在立足债市收益的基础上抓住股市波段机遇获取超额收益。建议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选择纯债基金或一级债基金——二级债基金只能投资少量股票,虽然可能带来更多的回报,但同时也可能放大投资风险。
债券基金的投资渠道更广,不仅包括银行柜台、券商营业部,还包括基金公司等,其最低投资额也是1000元。流动性方面,债券基金较为突出,一般申购赎回T+2个交易日即可到账。债券基金由于投资范围更广,因此预期收益率更高,统计显示,2005年至2010年,一、二级债券基金平均年收益率分别为9.8%和8.9%,约为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的2倍。
专家建议,针对不同种类的债券基金,在选择时可关注以下几点:
1、根据债券基金的具体细分品种分别考核该品种的持债/股选择,如不同阶段债券类资产的选择等等。
2、债券基金经理的二级市场股票投资策略、新股申购策略,策略执行度与基金合同定位的一致性。
3、结合国内经济周期以及历史上大的加息周期回溯债券基金历史业绩表现,看看哪些能够做到提前布局,哪些属于市场跟随者。
4、基金公司取得优质债券的能力:银行间债券市场是债券交易的主要场所,因此银行系基金公司较其他基金公司更具有争取优质债券的优势。
5、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选择管理基金过往业绩优秀、从业年限较长的基金经理,债券基金经理与股票基金经理会存在一定的选择差异,债券基金的选择应更偏重于“交易型”,如曾经在银行做过债券交易的从业背景。
6、基金的运作形式。封闭运作的债基较开放式债基更易获取优秀的业绩(目前国内已有创新型封闭式债基)。
债券基金并非没有风险,与国债、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等相比其安全性要相形见绌了。在去年股市和债市联袂暴跌之际,多数债基的收益已为负值。然而,放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里,债基仍属于稳健型的投资选择,多适合于追求本金安全、回报稳定、风险承受能力中等偏低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国债 又成香饽饽
收益率:中 风险性:低 流动性:中
虽然相对于一些高收益的投资方式来说,国债的收益率并不算太高,但是国债以其较低的风险备受稳健型投资者的喜爱。
去年11月11日,2011年第四期也是去年最后一期凭证式国债上市销售,该期国债超级热销,大多数银行的额度都在短期内被抢空——多种投资领域出现了高风险以及对未来加息预期的减弱,使得国债又成了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该期国债分为1年、3年和5年期,其中1年期票面年利率为3.85%,3年期票面年利率5.58%;5年期票面年利率6.15%,较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分别高出0.35、0.58和0.65个百分点。
以10万元为例,如果购买1年期的凭证式国债,到期收益为:10万元×3.85%=3850元,比同期银行存款多收入350元;如果是购买3年期的,到期收益为10万元×5.58%×3=16740元,比同期存款多收入1740元;如果是购买5年期的,到期收益为10万元×6.15%×5=30750元,比同期存款多收入3250元。
与理财产品相比较,目前理财产品期限多为1年左右,3年期和5年期并不多,因此,尽管目前1年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在5%左右,但降息预期令此收益率不能持续,再加上国债可以提前兑取,因此与理财产品相比,凭证式国债将更胜一筹。
银行理财师认为,随着CPI逐渐下行,降息的声音越来越强烈,降息的可能性也在增大,未来国债的收益率可能会随之下调。所以,目前在投资国债时,可考虑购买期限长一点的,比如3年期、5年期的,以锁定利润。
凭证式国债可以挂失,可以质押贷款。如果持有人临时提前兑取,需要在原购买网点办理并交纳1%的手续费并按实际持有时间及相应利率计付利息。
目前,个人投资者可以认购的国债除了凭证式国债外,还有记账式国债和电子式储蓄国债。
记账式国债是由财政部通过无纸化方式发行的、以电脑记账方式记录债权并可以上市交易的债券,它可随时买卖,流动性强,每年付息一次,实际收入比票面利率高。比较专业的投资者如果对市场走势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可以在对市场做出判断和预测后,采取“低买高卖”的手法进行国债的买卖。如预计未来国债价格将上涨,则买入国债等到价格上涨后卖出;如预计未来国债价格将下跌,则将手中持有的该国债出售并在价格下跌时再购入。这种投资方法的投资收益较高,但同时也面临较高的市场风险。
电子式储蓄国债就是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储蓄国债品种,购买电子式储蓄国债与凭证式国债类似,个人投资者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银行的活期存折(或借记卡)在银行网点开立个人国债账户。去年以来,电子式储蓄国债的收益率都很不错,比银行相同期限定期存款要高。最新一期电子式储蓄国债1年、3年和5年期利息已分别达到3.85%、5.58%和6.15%。如果你有一笔资金,打算存放到1年、3年或5年以后再使用,那么在如今的投资形势下,电子式储蓄国债是个相当不错的投资工具。在流动性方面,电子式储蓄国债与凭证式国债相同,提前兑取时要收取手续费,而且利率也会相应降低,所以若未持有到期收益会大打折扣。
债券理财产品 与国债相媲美
收益率:中 风险性:低 流动性:差
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拥有能与国债相媲美的安全性,几无亏损。其期限一般较短,多为半个月到半年之间,但不能提前兑取。
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高信用等级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产品期限结构固定,投资风险较低。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的期限一般在半个月至6个月之间,并在产品说明书中披露经测算的预期收益率。
目前,债券类理财产品在售数量仅次于综合类产品,但其稳健型更胜一筹,适于那些能够适应中低风险、追求较高收益的投资者。虽然安全稳健,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却有些难以令人兴奋,其年化收益率一般在5%左右,只比同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稍高。
流动性方面是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的软肋,由于其期限均为固定,购买后必须持有到合同结束,无法进行提前支取。因此,对已确定闲置期限且要求本金安全的资金,可适当通过债券类理财产品进行配置,对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则不宜做此选择。
地方债 个人谨慎参与
收益率:低 风险性:低 流动性:差
不久前,经国务院批准的上海、浙江、广东和深圳4省市地方政府试点自行发债全部成功完成。目前地方债也受到不少个人投资者的关注。
地方债是由财政部代理发行、代办还本付息或由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其信用级别接近国债。地方债在发行方式与交易流通方面与国债也比较相似,按照规定,地方债按照记账式国债发行方式面向记账式国债承销团甲类成员招标发行,中标的承销机构可以采取场内挂牌和场外签订分销合同的方式分销,发行后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上市流通。
按照规定,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开立股票和基金账户的个人投资者可以购买地方债券。地方债还与国债一样享受免税优势。
地方债与凭证式国债一样,风险几乎为零,但收益率却不高,甚至不如定期存款。如最近发行的沪、粤、浙三地3年期、5年期债券中标利率分别为3.10%、3.08%、3.01%和3.30%、3.29%、3.24%,与同期限国债利率都低了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地方政府债券享受“准国债”的待遇,或将参考同期限国债或金融债进行定价,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普通投资者则没有必要参与。
可转债 进可攻退可守 收益率:中 风险性:中 流动性:好
在债券市场持续走强、债券收益率处在高位,股票市场又在探底筑底的背景下,可转债可谓最佳投资标的,投资价值逐步体现。
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它是一种含权债券,债券在发行的时候就规定了到期转换的价格,债权人可以根据市场行情把债券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也可以将债券持有到期获取本金及利息。因此,可转债同时具备了普通股票所不具备的债性和普通债券所不具备的股性。
具体来看,当股票市场下跌时,正股股价远小于转股价,可转债由于受到纯债价值的支撑,一般不会跌破其债券价值部分,可转债债性更加突出,此时持有可转债可更多获取债券收益;当股票市场上涨时,又由于其内生的期权属性,当未来某一时刻正股价格超过转换价格时,投资者可以根据事先约定的较低的转换价格将可转债转为正股,从而分享正股股票上涨的收益。所以,合理地利用可转债的股性和债性双重特征,就可在有效控制组合风险的基础上获取一定的超额收益。在经济处于复苏和繁荣的阶段,若股市表现较好,则可通过超配转股期权价值高的可转债来增强债券组合的收益;在经济处于衰退的阶段,若市场基准利率下行,则可通过超配普通债券以及纯债价值较高的可转债来获得较好的收益。
目前市场上的可转债,尤其是大盘转债,虽然其收益率比不上纯债,但收益率已处于4%以上甚至5%的较高水平。未来或许有小幅下跌风险,但相比纯债,这种下跌风险可控,因此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不过,目前市场上可供投资者选择的可转债品种还比较少。
公司债 适合短线投资
收益率:高 风险性:高 流动性:好
相比国债,公司债是个高收益的品种,年收益率动辄7%以上,而且流动性较好,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出售套取高额利润。
顾名思义,公司债是公司发行的,过去也叫企业债,现在常混用。长期以来,公司债主要由保险公司、基金和银行等机构投资,但近两年出炉的高息公司债逐步吸引了个人投资者的眼球。
公司债的发行方式有网上发行和网下发行两种,个人投资者可参与网上发行,个人投资公司债首先要有证券账户,公司债正式发行时就可像买卖股票那样买卖公司债,交易最低限额是1000元。
业内人士提醒,因为发行原则是“先到先得、卖完即止”,因此投资者在购买新债时一定要“手快”。能够在新债发行时一举“拿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如果没抢到新债,还可以考虑到二级市场“淘金”。投资者可在二级市场逢高卖出,通过低买高卖来锁定收益;或者持有债券到期,获取每年按时还本付息收益。
需要提醒的是,公司债要缴纳20%的利息税,算下来,与5年期国债相比,5年期的公司债若持有到期,票面利率要达到7.69%以上才有优势。因此,公司债并非长期投资首选。
理论上,公司债的风险高于银行存款和国债,收益也高于银行存款和国债。道理很简单,公司发债后既可能破产,也可能因为经营困难而无法按期偿还本息。既然存在风险,理应给投资者更高的回报。公司债的利率越高,风险通常相应越高,因此绝对不能单纯追求高利率,还要综合考察风险水平。考察风险需弄清楚的是,债券是哪家公司发行的,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债券有无担保等。去年发行的多支高息债券都是无担保债,避险要求较高的投资者最好选择信用等级高、公司业绩优良、票面利率有浮动机制的债券,但票面利率将相对较低;信用等级低的债券票面利率则相对较高,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
债券基金 收益高风险大
收益率:高 风险性:中 流动性:好
债券基金相对债券而言投资范围大很多,预期收益率也更高,申请和赎回又比较灵活。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在购买国债之外,购买债券基金也是不错的选择。
债券基金又称为债券型基金,是指专门投资于债券的基金,它通过集中众多投资者的资金对债券进行组合投资,寻求较为稳定的收益。
根据投资范围的不同,债券基金主要分为纯债基金、一级债基金、二级债基金和创新型封闭式债券基金等几大类。纯债基金可投资的金融产品较受限制,只能投资固定收益类的金融产品;而一级债基金可在此基础上参与一级市场新股投资;二级债基金又在一级债基金的基础上扩大了投资范围,可以适当参与二级市场股票买卖。二级债基金在震荡市场中能攻守兼备,在立足债市收益的基础上抓住股市波段机遇获取超额收益。建议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选择纯债基金或一级债基金——二级债基金只能投资少量股票,虽然可能带来更多的回报,但同时也可能放大投资风险。
债券基金的投资渠道更广,不仅包括银行柜台、券商营业部,还包括基金公司等,其最低投资额也是1000元。流动性方面,债券基金较为突出,一般申购赎回T+2个交易日即可到账。债券基金由于投资范围更广,因此预期收益率更高,统计显示,2005年至2010年,一、二级债券基金平均年收益率分别为9.8%和8.9%,约为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的2倍。
专家建议,针对不同种类的债券基金,在选择时可关注以下几点:
1、根据债券基金的具体细分品种分别考核该品种的持债/股选择,如不同阶段债券类资产的选择等等。
2、债券基金经理的二级市场股票投资策略、新股申购策略,策略执行度与基金合同定位的一致性。
3、结合国内经济周期以及历史上大的加息周期回溯债券基金历史业绩表现,看看哪些能够做到提前布局,哪些属于市场跟随者。
4、基金公司取得优质债券的能力:银行间债券市场是债券交易的主要场所,因此银行系基金公司较其他基金公司更具有争取优质债券的优势。
5、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选择管理基金过往业绩优秀、从业年限较长的基金经理,债券基金经理与股票基金经理会存在一定的选择差异,债券基金的选择应更偏重于“交易型”,如曾经在银行做过债券交易的从业背景。
6、基金的运作形式。封闭运作的债基较开放式债基更易获取优秀的业绩(目前国内已有创新型封闭式债基)。
债券基金并非没有风险,与国债、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等相比其安全性要相形见绌了。在去年股市和债市联袂暴跌之际,多数债基的收益已为负值。然而,放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里,债基仍属于稳健型的投资选择,多适合于追求本金安全、回报稳定、风险承受能力中等偏低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