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听政与训政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t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中国人除了谴责慈禧祸国殃民的丧权辱国之外,更应该反省的是整个文明以及传承这一文明的几乎所有个人,与以人为本、人人平等、遵守法治、尽职尽责的现代宪政文明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劣根惯性。
  
  重读晚清六十年
  端木赐香著,华文出版社,2010
  叶赫那拉•杏贞,1835年11月29日出生于北京西四牌楼劈材胡同(今辟才胡同)。她的父亲惠征是满洲镶蓝旗人,祖辈里面最著名的人物有康熙重臣纳兰明珠和明珠之子、著名诗人纳兰性德。1851年,17岁的杏贞被选为秀女。按照野史的说法,杏贞用金钱买通内侍,请他们引导咸丰皇帝走进圆明园的洞荫深处听她大唱艳曲,咸丰与杏贞在天人合一的盎然春意中合二为一。1856年,22岁的杏贞生育皇子载淳,先被晋封为懿妃,次年又被晋封为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的懿贵妃。
   1861年8月22日凌晨,因为英法联军攻入北京而逃往热河(现承德)避暑山庄的咸丰皇帝离开人世,享年31岁。他刚刚6岁的独生子载淳继位登基,年号祺祥。载淳登基后,尊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尊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为方便两位皇太后的垂帘听政,前者住进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的东暖阁,后者住进西暖阁,于是便有了东太后与西太后的俗称。
   咸丰皇帝临死前,任命肃顺等人为赞襄政务八大臣。为破除肃顺等人的政权垄断,西太后密召留在北京主持议和谈判的恭亲王奕到热河奔丧,与奕密谋利用帝后和咸丰梓宫回京的机会发动宫廷政变,断然处死了八大臣中的肃顺、载垣、端华。这是她第一次用血的教训向世人宣示:谁让我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1861年12月2日,两宫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改年号为“同治”。同治皇帝给两宫太后上徽号为慈安、慈禧。1875年,同治皇帝去世,41岁的慈禧把妹妹婉贞与醇亲王奕的儿子4岁的载湉抱进宫中,立为光绪皇帝。慈安、慈禧开始第二次垂帘听政。1881年4月8日,慈安太后暴亡,剩下被宫里宫外尊称为“老佛爷”的慈禧太后一宫独裁。
   1889年,18岁的光绪皇帝于大婚之后开始名义上的亲政,朝廷大权依然把持在幕后训政的慈禧手中。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军队被打得一败涂地。部分朝廷大臣请求慈禧中止为操办60大寿而挪用巨额军费扩建颐和园的行为。慈禧因此表达了中国特色的不高兴:“今日令我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
   慈禧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898年也就是旧历戊戌年6月,光绪按照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明定国是诏》,开始实行维新变法。被恭亲王奕斥为“广东小人”的康有为急功近利而且利令智昏,竟然与谭嗣同等人密谋采取武装包围颐和园的方式,发动一场废掉慈禧太后的宫廷政变。64岁的慈禧抢先一步发动宫廷政变,幽禁光绪并且诛杀谭嗣同等人,再一次用血的教训向世人宣示:谁让我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开始第三次垂帘听政,而且废除此前的“听政”名义,采用了更加强悍也更加直接的另一种称谓:“训政。”1899年12月24日,她通过立爱新觉罗•载漪之子溥俊为“大阿哥”的方式,进一步向世人宣示自己率性而为、意气用事的不高兴,并且打算于1900年正月初一举办光绪禅位大典兼溥俊登极大典。此举遭到各国驻中国使馆的一致抗议,载漪火上浇油,假造一份“勒令老太后归政”的所谓“洋人照会”,从而导致慈禧以及大部分中国人同仇敌忾、慷慨激烈的不高兴。
   1900年6月21日,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同时针对11国列强的宣战诏书,动员官军与义和团特攻队围攻外交使馆与租界区。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次日凌晨,慈禧带着光绪仓皇出逃。1901年9月7日,按照慈禧“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旨意,清政府与1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社会,从此沦落为各国列强瓜分掠夺的殖民市场。用端木赐香的话说,“历史事实一再证明,中国不高兴,后果很严重。而且这后果更多地体现在内伤方面,也就是自残。”
   经过1900年八国联军的致命打击,慈禧带着光绪返回北京之后,倒是汲取一部分的历史教训,开始顺应袁世凯、张之洞等立宪派官员所代表的广泛民意,开始较为切实地尝试近代化的“新政”建设,并且于1906年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颁布,内容仿照德国、日本宪法,维护皇帝的“君上大权”,定过渡期为九年。正是在慈禧的坚定支持下,袁世凯得以成为建议废除科举、举办新式学堂,建立现代巡警制度,切实引进西方宪制制度并且在直隶辖区初步实现民主普选的第一人。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去世。慈禧立醇亲王载沣之子年仅3岁的溥仪继任皇帝,年号为宣统。第二天,已经把中国社会引领到宪政门槛之外的慈禧太后因病去世,享年74岁。随着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的爆发,缺乏足够数量的健全个人和足够强大的健康力量的中国社会,非但没有继续完成慈禧太后所遗留的宪政大业,反而沿着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公天下、打天下、私天下、治天下的汤武革命、改朝换代的劣质传统及其劣根惯性,逐步走向比慈禧一个人的专制训政更加专制也更加彻底的以党代政、一党训政的国民党统治时代。
  反观历史,今天的中国人除了谴责慈禧祸国殃民的丧权辱国之外,更应该反省的是整个文明以及传承这一文明的几乎所有个人,与以人为本、人人平等、遵守法治、尽职尽责的现代宪政文明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劣根惯性。
其他文献
每个人是自己幸福的唯一尺度,并由此产生了有关幸福的多样性解释。    人类理解论(上下册)  [英]约翰洛克著,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7  有一个笑话,讲的是英国童话与苏联童话的区别:英国童话通常是以“在很久很久以前……”开头,而苏联童话则是“快到了,快到了……”。当然,结尾都是主人公“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抛开笑话背后的意识形态内涵,与此相关的事实是,从文学到政治,从文本
开学啦!我快步走进一个月没进的教室。首先吸引我目光的是班主任刘老师,她穿着那件经典的黄色休闲服,像只小蜜蜂,又可爱又漂亮,在教室里“飞”来“飞”去。
我的家乡重庆坐落在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江水环绕,四面环山,因此得别名“山城”,同时又以“桥都”著称。
随着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许多语言学的理论开始被人们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这样容易让教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也容易加深学生对原本枯燥的理论教学知识的理解,更可以使学生提高英
目前,《国家赔偿法》的修改已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围绕《国家赔偿法》的修改,理论界和实务界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本文总结了当前理论界对于《国家赔偿法》的修
我天生一副左嗓子,那歌声被同学们称作“天籁之音”。爸爸时常用一个经典的笑话评价我的歌声:有一百个死刑犯,面前有两种选择——一是被枪毙,二是听我唱歌,结果九十九个人选择了被
假如让我在纸上画妈妈,我要先画妈妈的嘴巴。因为妈妈的嘴巴爱唠叨,整天让我干这干那,一开口就是“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