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林不同演替时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来源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uchao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亚热带地区选取了5个演替阶段(4~5年、8~12年、18~22年、25~30年和35~40年)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磷酸脂肪酸的方法研究不同林龄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总微生物生物量、真菌生物量、细菌生物量、革兰氏阳性菌生物量和革兰氏阴性菌生物量均在8~12年林分最高。而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比和真菌细菌比均在4~5年林分最高。主成分分析表明,4~5年林分和25~30年林分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林
其他文献
针对变电设备典型视觉缺陷检测中快速定位及缺陷检测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较低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边缘计算和改进的Faster R-CNN变电站设备典型视觉缺陷的检测系统,通过将Faster R-CNN模型中的NMS和锚点框生成机制进行改进后存储到边缘设备中,边缘设备直接对采集的变电站设备视频图像进行缺陷检测,并将检测出的缺陷结果发送至云服务器。与传统模型直接将图像信息传送至云服务器进行检测的方式相比,所
以内蒙古东南部白音罕山落叶松样芯为研究对象,建立研究区124年(1895—2018年)树木年轮晚材蓝光强度差值年表。通过选取年表(1895—1998年)与气象因子的响应分析发现:落叶松晚材蓝光强度年表与6—8月的温度(r=0.42,P<0.01)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6—8月的降水(r=-0.39,P<0.05)和7—10月的SPEI (r=-0.55,P<0.01)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经过一阶差分检
贯彻执行十八大思想政治会议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以实践应用为核心本质、以社会主义为思想引领,讲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故事”。文章进一步探讨新时期背景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