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教学片段品评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ws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一】
  师:此处的“重担”还是指扁担和两头挑着的东西吗?(生沉默)想一想:生活中,母亲还要做哪些事?
  生:烧饭、洗衣、织毛衣、打扫卫生。
  师:想一想,农村的母亲还要做什么?
  生:挑水、喂猪、种田、割稻子……
  师:是呀,这所有的生活重担都靠母亲一个人来承受。这儿的“担子”指什么?
  生:生活负担。
  师:母亲的担子重不重啊?(板书:担子重)
  【评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的方式,激活了学生前期积累的生活经验,不仅使他们深刻地理解了“重担”一词的意思,还充分地体悟到了“重担”一词的情感意味和语言意象。
  【片段二】
  师:(板书:泪水)生活中,你流过泪吗?因什么而流泪?
  生:我伤心时流泪,我激动时会流泪,幸福时也会流泪……
  师:联系实际,读读课文,文中的母亲此时是什么样的泪水呢?
  生:这是激动的泪水。
  生:这是幸福的泪水。
  生:这是感动的泪水。
  师:为什么激动、幸福、感动呢?
  生:因为母亲觉得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生:母亲发现儿子特别孝顺,竟然抱着自己入睡。
  师:是呀,母亲激动、幸福地流泪了。(板书:激动、幸福)
  【评析】教师凭借教材中母亲的形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品味“泪水”的内涵,让学生和母亲产生心灵的共鸣,使学生满怀和“我”同样的感情读懂文本,从而走出文本,得到了良好的人格熏陶。“泪水”,包含了太多的内容。立足于文本,链接生活,解读才会无限精彩!
  【片段三】
  师:同学们,读完这篇文章,我被文中的这对母子情深打动了,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老母亲。于是,我学着作者的样子(屏显第2自然段关键句子),写下了我记忆中的母亲。你们想听吗?
  生:想听。
  师:(屏显文字,师读)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一大早就起床,很晚很晚才睡觉。早晨,母亲总是先煮早饭,然后帮我穿衣、梳头,即使是寒冬,也常常忙得十分疲惫。中午,我回家时,母亲还是在厨房辛苦地忙碌着,而屋外,早已晾出了一家人的衣服。看看母亲的手,不是因泡在水里太久发红,就是肿胀粗糙得令人心疼。晚上,收拾好碗筷之后,母亲总会坐在我的身旁,一边缝缝补补,一边提醒我认真写作业,不要发呆。夜深了,我一觉醒来,母亲还在灯下忙碌着,因为她爱给我变着花样织毛衣。我一直以为母亲的家务活做得很轻松,可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突然意识到,母亲一定也是很累很累的。她只是怕儿女担忧,没有说出口而已。以后,我一定像文中的“我”一样好好孝顺母亲,让母亲安康、幸福。
  师: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和母亲相处,母亲每天都做些什么,你总能看到吧。下面,就请大家也以“在我记忆中”开头,写写自己的母亲,好吗?(生写后交流)
  生: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每天早晨会给我做鸡蛋饼。在我上学时,母亲帮我扎上红领巾,理齐衣服,系上鞋带,看着我走上台阶,才把门轻轻关上。有时,我的东西忘带了,母亲不顾风雨,不在乎烈日,把我需要的东西送到学校。晚上,母亲很晚才回来。回来后,她第一件事就是看我作业,然后要把我们一家三人的衣服洗掉,做我喜欢吃的面包。以前,我觉得母亲很轻松,但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我想对母亲说一声:“妈妈,谢谢您!”
  师:同学们,看来,你们的母亲和文中的母亲一样,也是那样辛苦,也在为家庭、为儿女无数次地付出着。
  【评析】片段中,教师让自己走进学生,让自己的母亲走进学生的心里,教师的下水文语言朴实,情真意切,这样有助于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而教师让学生通过回忆练说、练写,将学生的生活积淀在此倾吐,将自己对生活的体会予以表达,语言表达与对母亲的真情在这里得到紧密结合,一个个鲜活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单位:仪征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语文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而在语文之中,阅读是最为重要也是占比重最大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
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在“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届课堂教学大赛”上给一等奖获奖者颁奖时说:“教学方法在课文里!你只要把教材吃透了,方法就在其中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兰老师随后在给特等奖获奖者颁奖时也动情地说:“认真地读懂教材,我们就能教好学生!只要我们读懂教材,我们就能教好语文。”由此可见,“读懂教材”是多么重要!当前,一些学校为了促进部分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专门为他们搭建平台,举行“×××教学风
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讨论由来已久,但当前似乎尤为热烈.为什么要讨论教学内容的确定性?是因为教学中出现了误区,甚至大家在犯一些集体性的错误.任何一个有基本语文素养的教
抓住小学关键期,注重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从细微处,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做起.在实施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训练,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近日,我们备课组在“磨”宋代才女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课时,因为对“争渡”一词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出现了大家争持不下的场景,那架势,怎一个“辩”字了得。争持过后,大家对这课的了解更加深入了,上起课来也都更得心应手。  《如梦令》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在集体备这课时,有老师觉得词人及一起游玩的朋友们因酒醉而“误入藕花深处”,此时的她们因慌张所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在释“争渡”一词时,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最伟大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文赋、精通音律书画,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女性文学家。后人谈到李清照总会不经意间想到她的“绿肥红瘦”“凄凄惨惨戚戚”,其词有“易安体”之称,被誉为“婉约正宗”。李清照的词作可以说是天赋、情感、理想的三位一体。在她的词作中,表现了人类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女性情感世界,她近乎完美的艺术技巧
初中数学课堂的顺利发展离不开发展评价的帮助.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
期刊
4月16日,我院迎来“梦痕--徐立忠个人艺术展”。包括中国远古神话、彩陶文化、青铜文化、母爱、人物及其他等6个系列的28幅画作,或粗犷豪迈,或细腻温润,或浓墨重彩,或轻笔细描,展示
期刊
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小组的形式,以团体形式进行集体合作的学习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提高初中语文以小组的形式,以团体形式进行集体合作的学习方法效率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