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偏远农村初级中学经典诵读进校园的策略与实践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nie_d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提高我国农村中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我国农村中学生们的文化内涵,加强经典诵读非常必要。本文阐述了经典诵读有助于提升农村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同时分析了我国农村中学生课堂中经典诵读的现状,提出了开展经典诵读的措施,旨在提升农村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中学;经典诵读;提升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7-024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素养成了现阶段教学的重要问题,语文课程不再是单纯的识字造句,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为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新课改要求教师们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们对于经典的兴趣,诵读经典,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学生们在诵读的过程中从外到内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语文的能力和人文素养。
  一、经典诵读提升农村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农村中学生的文化内涵。
  语文课堂是教学活动中最基础的课堂,因此从小就要对语文知识进行积累,当语文知识积累到了一定量的时候,就相应提升了学生们的文化素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古至今对于语文的学习就被教育者们所重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也要提升农村中学生们的文化素养,需要教育者们引导学生们诵读经典,经典诗篇的诵读在帮助学生们增强文化底蕴的同时帮助学生们弘扬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提升了语文文化素养,有助于学生们的高尚人格的形成,有助于学生们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1]。
  2.有助于提高农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语文能力是文化素养的敲门砖,只有提高了语文能力,才更有助于提升农村中学生的人文素养。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心情,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以及作者的描写手法,使得农村中学生把从经典中学习到的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教师的正确引导有助于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有助于提高农村中学生的鉴赏能力。
  经典诵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达到一定的量变,才能够引起质的变化。对于经典的诵读最开始只是眼睛在看,嘴巴在读,到了后来随着生活中的不断变化,诵读的经典与生活的某些地方契合,让学生们从内在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从最开始的嘴上读,到后来的心里感受,在不断地感受中,可以让学生们体验了经典的美丽和韵味,有助于提高农村中学生的鉴赏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农村中学生们的气质,培养他们较高的人文素养[2]。
  二、经典诵读在农村中学生课堂中的现状
  1.农村中学生们的学习范围较窄。
  农村相对来说消息比较封闭,现阶段的农村中学生有一部分学习差的已经不读书而是帮助家里做农活,留下一部分还在学习的学生由于物资缺乏,没有浓厚的学习范围,再加上缺乏图书馆等,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接触少之又少,学习的范围没有,在学习上,没有产生你追我赶,大家争相学习的画面,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加差,对于知识也没有浓厚的兴趣,这种情况不利于农村中学生学习经典,更难以实现学生们的人文素养的提高[3]。
  2.教师们的教学积极性不高,单一的教学难以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现阶段留在农村中学的学生已经不多了,成绩较好的大多到了更高一级的学校中学习,成绩十分差的,已经不学习去做农活或者是打工帮助贴补家用,留在农村学校里的大多都是一些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教师们也消极对待,在语文课堂上只是一味讲课而缺少正确的引导,不利于学生们的人文素养的提高。
  三、经典诵读提升农村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
  1.教师要为诵读经典提供方法。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们往往只是阅读、朗诵等这些传统教学方式来让学生们学习,学生们不但不感兴趣,也难以从中感受到文章的内涵,教师们可以培养农村中学生们带感情地朗读,感受这些经典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感受文章中主人公的感情,通过不同语气的阅读让学生们自己感受其中的感情,掌握阅读的方法,并运用在经典诵读中。
  2.丰富诵读经典作品的形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丰富诵读经典的作品,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农村中学的教师们可以开展一些丰富的阅读经典的活动,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像“诗歌朗诵比赛”“经典文学小品”等活动,在活动上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帮助学生们积极诵读,感受经典文学的魅力,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3.教师积极引导,让经典融入生活。
  正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们观察生活的能力,把对于经典的感情,运用到生活中去,例如从《孔融让梨》中感受到的谦让就是要运用在自己家庭中或是同学之间,在阅读了《孟母三迁》后,也能体会到自己母亲的一番苦心,学习环境的重要。教师积极引导,通过对经典的诵读,把经典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形成了现如今的民族文化。现阶段农村教育事业相对滞后,因此,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成了现阶段教育事业的重要问题。正所谓知识就是力量,一个国家想要提高综合国力,首要任务就是提高中学生的能力,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提高农村中学生们的能力,就要让农村中学生们感受经典的熏陶,洗涤他们的心灵,不断丰富中学生们的文化底蕴,不断提高农村中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涣琴.立足经典诗文教学 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20(78):63-64.
  [2]王乐怡.国学经典诵读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3]王畅.“经典诵读”在提升高中生人文素养中的价值追问与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15.
  注:本文为甘肃省天水市“十三五”教育科研規划课题(课题立项号TS[2019]LX 195)《偏远农村初级中学之我校经典诵读进校园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郑川初级中学,甘肃秦安741600)
其他文献
家庭医药》再获殊荣  在2009年11月18~20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龙源期刊网举办的2009中文期刊网络传播排行发布会暨3G时代的期刊盈利模式会上,《家庭医药》杂志荣获“2009中文期刊网络传播国内阅读排行TOP100期刊”和“2005~2009中文期刊网络传播海外阅读排行TOP100四连冠”殊荣。此项荣誉的获得,说明《家庭医药》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海外也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成为最受欢迎的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模式革新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语文教学要采用创新的方式,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在构建语文活力课堂教学,要结合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内容,在主动学习中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教师要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探讨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提问,鼓励课堂大胆质疑,让课堂教学五彩缤纷。  关键词:语文教学
问子宫内膜炎会导致不孕吗  安徽麦女士:我今年26岁,还没有孩子,去医院检查,大夫说我患有子宫内膜炎。我想问一下,不治疗是否会导致不孕?一旦不孕应如何治疗?    性博士:子宫内膜炎是盆腔生殖器官炎症之一,分为急性和慢性,为妇科常见病。急性子宫内膜炎主要发生在分娩、流产或宫腔手术操作后。发病急骤,怕冷,下腹疼痛、下坠,阴道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流出。病情如未能及时控制,可上行感染,发展为急性输卵管炎、卵
大脑也需做“扫除”  如果你觉得自己平日里很难记住人名和数字,或者电影看着看着就忘了前面的故事情节,那可能是因为你记住了过多东西,此时,需要对大脑进行一次“大扫除”,删除多余的记忆。  实验显示,年纪大的人记忆力差并不是因为脑子不够用,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们头脑运转灵活,处理手头工作时,不相干的记忆会不停地冒出来干扰他们。研究人员指出,老年人不太容易忘掉过去的事情,正是这个原因导致短期记忆障碍,并
您已经将我们免费派发的杂志交到亲友手中了吗?他们是否也想订阅明年的《家庭医药》和《快乐养生》呢?《家庭医药》健康接力赛第二阶段已经开启!现在就走近您的亲朋好友,将“看了少生病,病了少花钱”的实惠带给他们吧!  从现在开始,老读者续订2011年的《家庭医药》即有惊喜好礼;老读者发动新订户更可获得升级大礼!    订阅即有礼  新老读者订阅明年全年的《家庭医药》,即可获赠《中老年营养食疗全书》一本(8
心肌梗死合并多种疾病应如何服药  我母亲现年90岁,患有高血压Ⅲ级、血脂异常、陈旧性脑梗死、颈椎病、胆囊结石、左肾囊肿、青光眼术后等多种疾病。最近因“胸闷、气紧”入院治疗,入院检查血压162/75mmHg(毫米/汞柱);心电图示窦性心率,II、III、aVF异常、Q波、V1-V6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随机血糖16.4mmol/L(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7.3%;心肌酶184U/L、血钾2.
我今年70岁,2004年起感觉左耳能听到“吱吱”声响,后发展为两耳响,伴听力下降,曾去医院就诊,但内外耳经一系列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诊断为神经性耳鸣,未予用药。请问本病应如何治疗?服用谷维素对治疗本病是否有效?  山东招远 王明春    王明春读者:  耳鸣是一种主观感觉,患者往往在周围环境中无相应声音或刺激的情况下听到异常声音,如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滋滋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它可以短暂或持
我妻子今年59岁,2005年3月劳作时突发脑出血,治疗好转后左侧身体力量仍轻微受限;同年11月她因受寒再次发病并发生昏迷,入院诊断为左脑出血,出血量约19毫升,行保守治疗2天后苏醒。她现在头脑清醒、思维正常,但右手指拘挛,右腿有麻、痛感,乏力。最严重的问题是无法言语,也无法张嘴、伸舌、饮水、咀嚼,口水不断。她现在只能勉强吃点黏稠的玉米粥和粉碎的米粥,有时还需别人喂食。她血压不高(110~130/8
因为每一个人的高矮胖瘦不同,因此中医取穴时所说的寸,一般是指“同身寸”,而不是日常生活中度量长度所用的寸。  同身寸,是指以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折定分寸,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它不受个人体型的影响,因此更加准确。同身寸中的“1寸”在不同的人身体上都是不同长短的,较高的人“1寸”要比较矮的人的“1寸”要长,这是由身体比例来决定的。由于手指长度和宽度与其它部位有着一定的比例,一般用其本人的手指分寸
郁证是心情不好引起的,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胀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头痛失眠,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理疾病。中医认为主要是肝、脾、心三脏受累以及气血失调所致。单方对减轻郁证症状有一定作用。  肝气郁结表现为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胀闷、胁助胀痛、脘闷嗳气、不思饮食等。  柴胡10克,白芍15克,炒枳壳12克,甘草6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  香附12克,陈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