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gl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老年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血管内皮、凝血、抗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取45例确诊的VTE患者和45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27例,DVT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18例,采用Sysmex CA-7000型血液凝固仪测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活性(AT)、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 VIE患者vWF、D-D水平高于对照组[vWF(122±23)%和(99±19)%,P<0.01;D-D(622±143)μL和(349±79)μg/L,P<0.01],AT水平低于对照组[(88±20)%和(97±1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4±2.6)s和(12.4±1.3)8,P>0.05];DVT组与DVT合并PTE组比较,D-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0±127)μg/L和(700±133)μg/L,P<0.05],vWF、AT、P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WF(124±24)%和(119±22)%,P>0.05;AT(89±16)%和(87±25)%,P>0.05;PT(11.9±1.2)s和(13.2±3.7)s,P>0.05];VTE患者组45例中有7例D-D<500μg/L,而对照组中有40例,两者比较X2=48.495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VTE患者存在内皮系统的损伤和抗凝血系统的异常,内皮系统的损伤在VTE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