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小板功能和基因检测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进展

来源 :中国循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lhong197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和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均存在血小板反应多样性(VPR).目前,VPR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血小板功能和基因检测已逐步用于指导临床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但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仍不能改写目前的指南与共识,基于血小板功能和基因检测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带来的临床获益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就国内外相关指南与共识以及最新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与重症患者30 d死亡及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提取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Ⅲ(MIMIC-Ⅲ)重症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血常规、生化指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结局指标。计算重症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第1天的ML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MLR对重症患者30 d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