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竞答比赛为驱动,完成教学任务——项目教学常态化的一个有效尝试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907603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项目学习从综合课程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形式走进常态课堂的难点在于找到与教学内容相切合的载体——项目。笔者指导学生以举办知识竞赛项目为任务驱动,教学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探究梳理课文《修辞无处不在》,完成了项目学习课堂化的一次有效尝试。下面是此次尝试的项目案例。项目名称:举办修辞竞答比赛,完成修辞学习任务
其他文献
在山东省青岛枣山小学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课堂,学生人手一个ipad,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老师及时使用iteach平台反馈跟踪发现
现在,不少地方借课程改革之名,将小学一节课改为35分钟,是不是经过科学论证和实验,不得而知。但仅从报道来看,学校缩短课时的目的是为了“挤时间”,多出一节课开学校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没有讲这样做是否科学。  笔者以为,这种做法荒唐可笑。按学校的意思,如果不作这个“改革”,开展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就没有时间;将现有每节课“瘦身”,时间就出来了。这实在是自欺欺人。一天课时是固定的,原来
上世纪60年代,人们在澳大利亚积极寻找石油时,在西澳大利亚州发现了西北大陆架(North West Shelf)世界级的天然气资源。西澳大利亚州最早开始商业性天然气生产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
摘要:活动目标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期盼,活动目标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有效性。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活动案例通过分析目标,提出集体教学活动目标设计的要素及要求,以求做到活动目标本身三维的有机整合,并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全面落实三维目标,从而推动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集体教学活动 目标设计 幼儿发展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越来越关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虽然集体教学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