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nb200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并发症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在接受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有效率以及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并发症护理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能够普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 循证护理 糖尿病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283-02
  糖尿病是慢性终生性疾病,患者多需终生服药,而糖尿病并发症更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1]。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对所获得的数据、临床经验及专业技能进行的综合运用,对患者的意愿和价值加以考虑从而实现三者的完美统一,并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护理方案[2]。近期,我院对于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开展了循证护理,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患者39例,有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3.4±5.3岁;患者病程4.9~18.6年,平均10.5±3.5年。患者并发症包括足部感染21例、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13例,酮症酸中毒8例,低血糖5例。对照组有男性患者35例,有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5.9±5.8岁;患者病程5~19年,平均11.0±4.1年。患者并發症包括足部感染19例、糖尿病肾病1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例,酮症酸中毒13例,低血糖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服务,给予饮食控制、对症治疗等治疗方案及护理,同时接受健康宣教,学习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专业知识。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服务,具体见下文。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设置调查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理有效率。掌握程度分为掌握、熟悉和不了解三个等级;护理有效分为有效和无效。有效:患者血糖稳定,并发症临床症状消失或得到控制;无效:治疗和护理无效,血糖未能控制,并发症无改变或恶化。
  1.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均以平均值±标准差(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语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3 循证护理实施方案
  3.1 循证
  通过回顾分析临床资料、检索并阅读期刊文献等方法,发现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多存在以下问题:①对引发高、低血糖的因素缺乏了解,血糖控制不稳定;②传统的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所不足,部分患者饮食控制不到位,对各种并发症缺乏防范意识;③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多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压力大。根据所得问题,我们组织专家进行评议,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设置专业的、合理的循证护理计划。
  3.2 建立循证护理小组
  由护士长担任小组长,同时选拔三位高资历、高学位的护理人员接受循证护理培训,培训合格后加入循证护理小组。
  3.3 树立信念,增强工作积极性
  要树立起“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改传统的被动护理为主动[3]。将循证护理理念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用责任心、爱心和高超的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3.4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防治手段,帮助患者及家属熟练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时机和方法,掌握患者治疗方案。同时要提醒患者及家属严密监测患者血糖水平,对其详细介绍糖尿病的各类并发症的发病原理和危害,重点介绍并发症的防治和临床表现。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的进行体育锻炼、饮食及调节心理负担等,建立生活备忘录,记录患者用药方案和每日服药情况。
  3.5 心理疏导
  糖尿病是一种非治愈的慢性疾病,需要终生服药,因此糖尿病患者往往有较大的心理压力,糖尿病并发症更是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产生焦虑、烦躁、悲观、无助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对患者进行安抚,以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关怀,使患者身心放松、缓解焦虑、解除戒备,使其充分的向护理人员倾诉其内心的苦恼和压力,增强其治疗信心,改善生活质量。
  3.6 运动和饮食调节
  糖尿病是终身性慢性病,在积极用药治疗的同时,适当的运动和饮食控制可以使患者血糖、血脂等指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运动治疗是一种辅助疗法,有计划的、合理的、长期的运动能提高患者体内糖的利用率,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缓解胰岛素抵抗,同时还能避免高血脂、精神紧张及肥胖的发生,最终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糖尿病患者适合的运动包括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但要避免剧烈的高强度的运动,同时患者要避免能引发并发症的禁忌运动[4]。每次运动以微汗,身体舒张为宜,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环节的重中之重。患者应食用适量蛋白、高纤维素、高维生素、低糖低脂的食物,且要按时按量,避免暴饮暴食。每日可摄入谷类、蔬菜等,禁忌吃糖含量高的食物。
  3.7 并发症防治
  糖尿病并发症危害严重,因此要向患者重点普及其防治方法。在糖尿病治疗中,最重要的是患者保持血糖和血压稳定。每次注射胰岛素或服降糖药后要严防低血糖和低血压的发生,护理人员要增加巡房次数,要警惕低血糖和低血压的发生,一旦出现早期症状立马上报医生。患者应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必要氨基酸,若患者出现视神经病变,应及时给予维生素B12等神经营养药物;护理人员应给予糖尿病患者一定的足部及下肢按摩治疗,同时辅助患者适当步行,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防止糖尿病足的出现;当患者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时,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应共同做好生活护理,防止意外发生,同时饮食应增加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导致眼视网膜脱离等意外[5]。总之,在积极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加强对已发并发症的治疗和对未发并发症的预防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总之,循证护理综合效果较好,且更为注重科学依据,得到了臨床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本研究中发现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秋萍, 张郁澜, 林晨.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1): 175.
  [2]刘玉平.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63例分析[J]. 2011, 18(14): 125-126.
  [3]肖振利, 库晓艳.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 4(9):185-186.
  [4]林风云.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 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31(16): 2637-2638.
  [5]韩洁.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2): 202-203.
  作者简介:毛惠琼,女;籍贯:湖南长沙;学历:大专;职称:副主任护师;出生年月:1968年11月;单位: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科室:供应室;邮编:410006;研究方向:高血压、糖尿病。
其他文献
根据太湖流域水环境系统的特点,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水环境质量预测和评价的数学模型,并在系统开发中进一步实现了模型。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科学计算,得到较为满
名山旅游资源在现代旅游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过去对名山旅游资源特征的研究更多的是考虑其综合性,造成游客对名山资源个性特征的认识模糊,影响了对名山旅游地的识别。
本文得到了S(Ω,∑,μ)与L^β(Ω,∑,μ)分别不存在非零的上半连续、次加、α-正齐性泛函(分别有0≤α≤1和β〈α≤1)的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