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苏区为何“28年红旗不倒”

来源 :党员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ou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豫皖苏区是全国唯一坚持“28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的革命老区,走出了1位元帅、570位开国将领,200多万人参与战斗,100多万人牺牲,涌现出众多英雄烈士,可谓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
  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以大别山为中心区域建立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一方面,鄂豫皖苏区在坚守革命老区、创建革命新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且积极的作用,川陕和鄂豫陕根据地就是在鄂豫皖苏区被“围剿”时逐渐建立起来的。
  另一方面,鄂豫皖苏区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经历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活动。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落脚地。
  鄂豫皖苏区形成以后,起到了一面控制平汉铁路,一面可以截断长江交通,“有直接威胁武汉进而与全国红色区域打成一片的前途”的重大作用。历史功勋的背后,离不开革命先烈、革命先辈付出的巨大牺牲,离不开老区父老乡亲的宝贵支持。
  处于三省交界地,适宜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游击
  作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共第一次合作全面破裂。中国共产党在湖北汉口紧急召开关系党和革命命运的重要会议——八七会议。
  在这次会议精神的指引下,1927年11月3日,大别山地区中共黄麻特委成立,任命潘忠汝、吴光浩为正副总指挥,随后成功发动黄安、麻城武装起义,占领县城。1928年初,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随后将第七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创立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1929年5月,大别山地区中共商罗麻特委成立,任命徐子清、肖方、周维炯、徐其虚等人为正副总指挥,并在鄂东北特委与豫东南特委积极策划下,成功发动商南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初步形成豫东南革命根据地。
  1929年5月,中共安徽临时省委在皖西六安、霍山地区县委的领导下,成功发动六霍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三师,初步形成以金家寨为中心的皖西根据地。
  1930年2月,党中央决定将三块根据地整合,成立中共鄂豫皖特委,郭述申任书记;3月18日,又把大别山地区红军第三十一师、三十二师、三十三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任命许继慎为军长。
  6月,鄂豫皖苏区在河南省光山县王家湾召开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鄂豫皖苏区工农民主政府,选举甘元景为主席。至此,鄂豫皖苏区搭建出完整的制度架构。
  鄂豫皖苏区处于三省交界地,位于桐柏山和大别山中心区域,紧邻太行山、伏牛山、嵩山等,依托山区、山脉等有利地形,适宜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游击作战。
  同时,鄂豫皖苏区向南可直抵汉口,向东可控制或威胁津浦铁路,向北可控制或威胁陇海铁路,向西可控制或威胁平汉铁路,也能与在江南抗战的新四军主力进行联络,必要时,还可以承担中共中央新址的重要职责,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红军长征后,在敌后保存这样一支红军队伍,是很了不起的”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苏区先后进行了五次反“围剿”和游击战役。
  1930年11月,国民党军队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一次大“围剿”。我军自罗山南下,经过姚家集、黄安、谢店和新洲四战,给予敌军当头一击。12月上旬,敌军以8个师、3个旅将近10万人的兵力,从左、中、右三路对鄂豫皖苏区进行合围。我军集中兵力打击敌军第四十六师,经过六安县东、西香火岭8小时激战,歼灭敌军3个团,毙俘敌军3000余人,敌军第一次对鄂豫皖苏区“围剿”被粉碎。
  1931年3月,敌军集结30万部队,采取“追堵兼施”战术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我军首先重点攻打皖西根据地的敌军,进而各个击破围堵。独山镇之战,不到4个小时就歼灭敌军一个团,毙俘敌军2000余人。之后,在浒湾、黄安地区也歼敌无数,让第二次“围剿”失败。
  1931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湖北省黄安县七里坪成立,徐向前为总指挥,陈昌浩为政治委员,红军人数达到3万。
  由于九一八事变造成敌军内部意见不一致,第三次“围剿”迟迟没有开始。我军果断出击,先后发起黄安、商潢、苏家埠和潢光战役,共歼敌约6万人,破坏敌军第三次“围剿”计划。此时,鄂豫皖苏区进入全盛时期,人口达到350多万,兵力达到4.5万。
  1932年12月,蒋介石坐镇汉口,调集26个师、5个旅展开“围剿”。时任鄂豫皖苏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张国焘无视敌强我弱形势,盲目轻敌,犯下冒险主义、逃跑主义、拼命主义错误,致使鄂豫皖苏区绝大部分地区丧失,造成第四次反“围剿”失败。
  1933年夏,敌军调集10万军队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我军开始采用内线单纯防御作战方案,致使鄂东北、皖西北革命根据地遭受重创,总结经验教训后,决定采取主动灵活的游击战打击敌人。战术方针的转变和便衣队的发展,扭转了第五次反“围剿”的不利局面。
  1934年12月,按照中央的指示,鄂豫皖苏区主力部队打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红旗实行战略转移,剩下的红军部队开始了艰苦的游击战争。在此期间,鄂豫皖苏区组建了以高敬亭为政委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并大力发展便衣队,最多的时候发展到89个,星罗棋布地分布于边区22个县境,开创了“便衣队是地方党政军三位一体的组织,是以地方工作为主的武装工作队”的局面,坚守了革命老區,威慑了敌人。
  周恩来曾这样评价鄂豫皖苏区的游击战:“红军长征后,你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斗争,你们的功绩很大,你们在敌后保存这样一支红军队伍,这是很了不起的。”
  七七事变爆发后,停止一切内战、一致对外的呼声高涨。1938年春天,鄂豫皖苏区的二十八军和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为司令员,林维先为参谋长,萧望东为政治部主任。支队共计3100人,主要在皖中、皖东抗日前线进行军事活动。
  抗日战争胜利没过多久,蒋介石于1946年6月26日发动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的军事行动。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采用声东击西的方式,从东阿至濮县,在300余里的战线上歼灭5.6万敌军,成功打通了进军大别山的重要通道。
  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战胜重重障碍,顺利渡过淮河,解放宁陵、睢县等重要地区,歼灭敌军3万余人,建立33个人民民主政府,成功进入大别山地区。
  坚持“22年武装斗争不断”,可谓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
  在革命斗争中,鄂豫皖苏区走出了1位元帅、570位开国将领,200万人参与战斗,100多万人牺牲,涌现出像吴焕先家族、大别山“江姐”晏春山和蔡申熙等众多英雄烈士。毫不夸张地说,鄂豫皖苏区“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魂,岭岭书丰碑”。
  “长征先锋”吴焕先,出生于河南新县箭厂河乡四角曹门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的主要创建者。
  1934年,吴焕先带领军队从罗山县何家冲开始长征,沿途与国民党军队发生激烈交战,最终冲破“围剿”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1935年8月21日,吴焕先在与陕甘红军会合的过程中,为掩护大部队渡河,与敌军发生激战,不幸身中七枪,在甘肃泾川县壮烈牺牲,年仅28岁。吴焕先有6位亲人先后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不愧为满门忠烈。
  被誉为大别山“江姐”的晏春山,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光山县弦南区四乡苏维埃妇女主席,曾参与柴山保根据地建立和白沙关暴动。1935年5月,她不幸被捕,在敌人逼迫其带路寻找大别山地区游击队的路上,她高呼口号,跳崖牺牲。
  出生于湖南醴陵的蔡申熙,曾指挥鄂豫皖苏区多次反“围剿”战役,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并为我军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指挥家。1932年10月,他在指挥两河口战役时不幸身负重伤,英勇牺牲。
  鄂豫皖苏区是全国唯一坚持"28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的革命老区,可谓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
  (金卫东荐自七一网七一客户端/《解放日报》)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愈发频繁,而影视行业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强大推动力量,一方面将本土文化推出国门推向世界,另一方面也引进了带有国外文化色彩的各类作品,或是以本国的方式讲述国外的故事,让观众以最为便利的方式接触到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日常生活,了解地球另一端人们的喜怒哀乐。  不过,无论跨文化交流发展得多么火热,从他人口中讲出的故事,或多或少地会让“原产地”的人们感觉不是那么熟悉和准确,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董旭明/摄  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发展,使中国共产党的队伍空前壮大。随着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我们党将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工作重心也将由乡村转移到城市。1949年3月,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目的是使党经受住革命胜利和执政的考验,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全党敲响警钟 
贾晨翔夫妇携手巡逻界江。新华网  在茫茫兴安岭的林海深处,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洛古河村,有一个夫妻警务室,贾晨翔和妻子王晓莲就在这里工作生活。  夫妻俩在这个偏远的极寒之地已坚守了十余年,担负着29公里边境线内辖区70余户居民的户籍、治安管理和巡逻管控等任务。这对极地伉俪,也成为中国警界守护边陲的一张亮丽“名片”。为了爱情,你到哪儿我就跟随到哪儿  贾晨翔和王晓莲都生于1981年。两人
1916年8月,叶圣陶和胡墨林喜结良缘  缘分真是件奇妙的事,茫茫人海中,总有一个人在未知的地方等着你,而你来到这个世间也只是为了遇见他(她),与之牵手,并成就一世情缘。  等着叶圣陶的那个人,就是胡墨林。“全凭二老作主”的佳偶  1912年2月,18岁的叶圣陶应邀参加同学的婚礼,他和好友顾颉刚各送了一幅字以示祝贺。顾颉刚作了一副长联,爱好诗词的叶圣陶则填了一阕《贺新郎》,两幅字就悬于新房醒目位置
在武汉市各个方舱医院,患者临时党支部已成为抗疫前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与病魔战斗之余,患者中的党员通过自己的点滴行动,给身边的病友以信心和力量。  当疫情汹涌而来时,方舱医院成为新冠肺炎轻症患者战疫的主战场,在这里,党员积极发挥带头作用,不少方舱医院成立了患者临时党支部、党小组,为方舱医院战疫增添力量。“我是患者,更是党员”  “危难时刻,党员冲在前面,这个原则不能变。我是患者,更是党员!”指着身
摘要  为了解宁夏灌区玉米平播密植模式下田间蛾类昆虫的组成及发生时序动态,对灌区玉米田进行灯诱监测,获得蛾类昆虫标本10科42种。明确了该种植模式下蛾类以夜蛾科(Noctuidae)和草螟科(Crambidae)昆虫为主要类群,优势种为旋幽夜蛾(Discestra trifolii)、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小地老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13人出席会议,代表全国50余名党员。从烟雨小船到巍巍巨轮,中国革命的伟大航程从此启航,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复兴的历史篇章从此波澜壮阔。历史的现场  1921年的中国正处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外侮内乱,国将不国。彼时的山东,先失之于德国(1898年),后
我认识一个画画的朋友,他以摄影抓取图像,通过后期制作把照片做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再将照片放大或缩小,印到绘画材料上去,然后再调色,一点一点地着色。这样的作品几乎毫无瑕疵,美轮美奂,因此,广受欢迎。但我却不喜欢,因为这样能不能称为“创作”姑且不说,我从中看不到一点艺术家的激情。  这又不得不说到摄影。有的摄影者对“后期”的重视几乎超过前期拍攝。作品的画风相似度极高,都美得不行。当“美”俯仰可拾的时候,
我离开学校那件事情已经非常久远了,在此简单描述一下。  上个世纪末,我小学、初中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最终以470分左右的总分进入了上海市重点高中松江二中。470分在当年的中考成绩中算高分了,进入区重点高中没有问题,但离市重点还差几分,我是因为长跑获得过区级比赛的第一名,有加分,所以通过特招进了松江二中。  结果一进了二中,我就变得有点“中二”。当年青春文学开始流行,我想要和那些少年作家一决高下,几乎
摘要:以苘麻成株叶片为材料,采用植物抗性生理分析测定技术研究了淡紫灰链霉菌除草活性物质D13组分对苘麻叶片细胞膜透性、叶片内MAD含量、SOD、CAT和APX酶活性变化的影响,以及对膜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苘麻叶片经D13组分处理后,细胞膜透性随着D13组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MDA含量在D13组分处理后,随着D13组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电镜观察下,叶片细胞的膜系统随着D13组分浓度的升高呈现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