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灌肠防治放射性直肠炎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保留灌肠对放射性直肠炎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120例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放疗后2~14d开始保留灌肠,每天1次.对照组放疗后期当患者出现放射性直肠炎时,开始保留灌肠,每天1次.观察两组患者放疗期间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为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3%(χ2=47.623,P=0.000);观察组Ⅱ、Ⅲ度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分别为3.3%、0,均低于对照组的26.7%、6.7%(χ2=12.810、4.138,P=0.000、0.04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χ2=32.558,P=0.000).结论 保留灌肠能有效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放疗后即开始行保留灌肠,效果更加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根据抗体阳性表达的不同部位(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染色顺序及匹配不同的显色系统,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技术在唾液腺淋巴上皮性病变诊断中的最佳染色方法.方法:挑
目的 探讨可塑性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42例,采用跟骨外侧改良“L”形切口,矫正跟骨短缩和内、外翻畸形.斯氏针从跟骨结节骨折块的后下沿跟骨轴向钻入直达塌陷的后关节面下方,恢复Bohler角、Gissane角和跟骨长度、高度,将外侧骨折片复位.用可塑形重建钛板固定,X线透视检查骨折复位.结果 本组42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1.4±0.6)周.骨折
目的 总结及分析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寻找病因和提供临床治疗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529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食人性和吸入性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 本组529例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吸入、食入性同时阳性336例、单纯吸入阳性92例、单纯食入阳性51例及无任何阳性反应者20例.吸入组最高的是D1、D2(尘螨、粉螨),其次T3、T8、T11、
目的 探讨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NPP)的临床神经电生理改变.方法 对1个HNPP家系的先证者及4例家系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并对先证者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先证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减慢;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均减慢.感觉纤维最易累及的神经为腓肠神经,受损程度以腓肠神经最重.运动神经传导检测结果: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潜伏
目的 应用经胸超声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AT)与冠心病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是否有冠心病分为有冠心病组(简称冠心病组,46例)和无冠心病组(简称对照组,34例),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亚组(24例)、多支病变亚组(22例).采集研究对象经胸超声图像,于心脏收缩末期,左心长轴切面测量右室游离壁前方的EAT.并将其与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