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肴——金线油塔

来源 :家庭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mx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和摇篮,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还汇聚了众多的美食佳品,“金线油塔”就是其中最负盛名的小吃之一。
  “金线油塔”是西安古城的一道传统美食,光听这个名字就有几分特别,不过,如果你没有亲眼见过,没有亲口品尝过,那么你很难猜出它是一种什么食物,也很难想象到它为什么会与金线、塔扯上关系。其实,“金线油塔”就是一款以面粉与猪板油蒸制而成的面食,它层多丝细、松绵不腻,其形状“提起似金线,放下像松塔”,故而得名。
  据说,“金线油塔”最早起源于唐代,《素食说略》和《清异录》都有相关的记载。相传,唐穆宗时,宰相段文昌家里有一个号称“膳祖”的女仆,她最擅长的手艺就是“油塔”,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她先后将这门技艺传授给了一百多名女仆,但真正掌握其要领的仅有九人,足见其制作工艺的精细。后来,这门技艺传到了民间,于是长安城内出现了卖“油塌”的食店,并成为达官贵人、巨富商贾款待嘉宾的上乘佳肴。
  “油塌”十分美味,常常让人无法抵挡它的诱惑,为此还有人丢了乌纱帽。《朝野佥载》中就提到了一位名叫张衡的官员,一天,张衡退朝归来,路经一集市,忽闻异香扑鼻,下马一看,原来是刚出笼的“油塌”。张衡垂涎欲滴,赶紧买了一个,然后坐在马背上边走边吃。谁知这一场景正好被一位御史看到,并上书弹劾他,结果,一位堂堂三品大员,因为一个“油塌”而葬送了前程。
  到了清代末期,“悦丰和”、“永丰亭”的店主彭占魁和杨丁海师傅,在继承唐代“油塌”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他们严格选用白、细、绵、软的上等面粉和用五谷杂粮饲养的生猪板油及网油,并使油饼层次增多,改饼状为塔状,改烙为蒸,名字也由“油塌”改为“金线油塔”。
  “金线油塔”的制作过程主要有三步:一是拉面,先将面粉搓成硬团,再点水调软,并用布盖上约五分钟;二是拉丝、盘形,把面团擀成三分厚的大方片,再将撕去皮膜、切碎的猪板油丁和调料,均匀地涂抹在上面,然后把面片卷起,切成长条,擀成一分半厚的片,再切成细面丝,最后用手扯开,拉成细丝,卷起,盘成塔形;三是笼蒸,先在蒸笼里铺上一层薄面片,再将“油塔”有序地摆好,并在上面盖上一张薄面片,用旺火蒸上30分钟左右。
  蒸好的“金线油塔”看起来像个小馒头,用手略加拍折抖松,放在盘里,如缕缕金丝盘绕,入口松润绵软,油而不腻。若再辅以泡菜、甜面酱、葱白节,配以杏仁甜浆,则更加清爽利口,别有一番风味。如果你有幸去西安,一定要记得品尝一下那里的“金线油塔”。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期刊
题记:青海省人民政府苏森副省长看到一股清泉从钻井流出,高兴地对省国土资源厅领导和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说:青海,穷就穷在了缺水上,但发展的希望也在水上,你们为贫困地区
现阶段,由于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也随之日趋加重,不可再生资源迅猛消耗,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使人们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
国有企业作为人民利益的保障、国家事业发展基础,其改革成效关系着当代经济发展的稳定程度,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本文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的全面预算管理进行
几个月前的一个周末,我带着女儿上街玩.临行前,妻子对让说,回来时给她带个外卖.我笑着说:“当然可以,只不过,你不要催!”妻子答应肯定不催.就这样,我和女儿出门了.
期刊
画家简介:  影尘,原名郑连侠  1993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  2002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  2008年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工笔重彩高研班。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绥芬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参加展览及获奖情况  作品《寒露》在《中国当代花鸟画大展》获优秀奖(最高奖)(中国美协主办)  作品《凝霜辞秋藏芬苾》在《锦绣中原—中国画展》获优秀奖(最高奖)(
一、语文阅读教学现状rn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改革成效明显.但阅读教学“少慢差费”现象仍然存在,可谓积
以医院文化建设推动医院品牌塑造是一条可行之路.新时期医院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敬业文化、和谐文化、廉洁文化和创新文化.以医院文化建设塑造医院品牌需要做到统筹规划、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