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有个返乡农民工“驿站”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i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不是报社的同志牵线搭桥,我哪会这么快就找到新工作!”春节刚过,26岁的刘明胜就接到重庆新禹富生矿业公司的电话,告知他已被公司招聘为铲车工的消息。
  闻此喜讯,刘明胜激动地拨通《武陵都市报》社会新闻部副主任曾素芳的手机,说了一大通感谢的话。“我会珍惜机会,努力工作!”刚刚遭遇失业的刘明胜真诚地说。
  刘明胜原在广东一家玩具厂打工,去年底,工厂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倒闭了。在那里打了3年工的刘明胜不得不惜别南粤,和妻子一道回到家乡黔江。
  他没有立马回到老家,而是先寄居在黔江城马市角一处偏僻的民房里,一边打零工,一边等待新的工作機会。
  来自黔江区劳务办的统计数据显示,至春节前夕,全区外出返乡农民工达4.2万人,约占全区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1/3。这庞大的人流中,有1/5的人像刘明胜一样,失去了原来的工作。
  在返乡农民工代表座谈会上,区委领导要求各部门加强引导,分类指导,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帮助农民工就业创业。
  一项由区委组织部推出的“返乡农民工110”专项服务应运而生——全区30个街道镇乡建立“返乡农民工110服务驿站”,219个村(社区)开通“温馨电话”和“温馨信箱”,区行政审批中心开设“返乡农民工服务窗口”,新闻媒体开设“返乡农民工服务”专栏,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搭桥、创业咨询、证件办理、法律服务、小额贷款等方面的帮助。
  刘明胜成为最早受惠于这项服务的返乡农民工之一。
  1月19日,黔江城里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可刘明胜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阴沉沉的天,加上明天不知到哪里工作的迷茫,再次笼罩着他。
  是啊,经朋友介绍,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建筑工地的短工,每天天刚亮就出门,万家灯火时才回到暂居的民房,虽然十分劳累,可每天毕竟有80元进账。可才干10天就没有活路了。新的打工机会在哪里?!
  事有凑巧,当天,《武陵都市报》社会新闻部副主任、报社党支部委员曾素芳来到他打工的建筑工地采访,为次日出版的“返乡农民工110服务驿站”专栏寻找新闻线索。
  得悉刘明胜回乡一个多月又面临再次失业,曾记者对他进行了详细采访,当即决定把他的情况在专栏第一期推出。曾记者还告诉他,第二天,渝东南人力市场将举办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希望他去试试。听到这一消息,刘明胜喜出望外。
  第二天,刘明胜拿着刊载自己新闻的报纸来到人头攒动的招聘现场。
  他没想到,有了报纸的“引荐”,他引起重庆新禹富生矿业公司的关注。那天,成为他返乡一个多月以来最开心的一天。
  像刘明胜一样,通过“返乡农民工110”,黔江有1000余人找到了工作。
其他文献
2008年国际金融危機后,发达国家普遍开始重新重视制造业。  事实上,有强大的制造业,强大的实体经济才能更好地抵御金融危机——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  更加重视创新力量  2015年6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会见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第三届圆桌峰会的代表时,对现场的企业家们说:“你们刚才讲的‘中国制造2025’,用的是‘Made in
某著名家具公司每次分店开业或搬迁,都会打出新的优惠降价招数。  有一次,一家新店开张,公司发出一张与众不同的《请柬》:头50名顾客可以在该分店内免费住宿一夜,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可以以优惠的价格买走睡过的床。这一招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光顾,使得新店开张大吉。  還有一次,一家分店要搬到该城市的郊区,因为以往这家店为当地民众带来了许多便利,搬走时人们都感到很失望。这时,他们送给民众一只左脚的木鞋,民众只要
曾有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选取上百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通过问卷询问其成功秘诀。  得到的回答惊人一致:既然肩负了责任,就要努力做到最好。  对这个结果,科学家这样总结:“对责任的正确理解,为他们打下了成功的基础。”  “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的这句名言,道出了成功的真谛——责任。  “十三五”时期,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各项工作任务繁重,所面临
2014年7月25日,江津区油溪镇大坡村。  山水之间,一条水泥大道如巨龙盘旋。  大道那头,平整好的工地上,水泥、河沙堆积如山。  大道这头,崭新的村级服务中心已拔地而起。  服务中心三楼,村党委书记张勋兰掰着手指,正在算账。  “村集体经济注册资本金7870.6萬元。”  “村级服务中心已支付127万元。”  …………  加减乘除良久,张勋兰吐出一个数字:“今年,预计集体经济每股分红10元。”
什么是工作?工作就是解决问题。我们每天都在创造历史,而历史正是在艰难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前进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定要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精于分析问题,长于解决问题,不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
抑郁症是现代人尤其是上班族的心理健康大敌,最新研究发现,单身独居的人容易患“周日抑郁症”。  “周日抑郁症”既是心理疾病也是社会疾病,最重要的是无法解决星期天“想要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这一心理冲突。如他乡工作者、异地做生意者,一到星期天、节假日,看到别人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焦躁情绪会尤为突出,往往会产生敌对心理。类似现象在一些特殊职业中也时有发生,如警察、海员、地质勘探人员等,因工作性质不同,
基层干部是惠民政策的“代办员”,是群众矛盾的“调解员”,是和谐社会的“助推员”,所从事工作虽繁杂琐碎但举足轻重。不少基层干部在处理低保、社保、征地拆迁等涉及利益纠纷的问题时,容易被利益受损方误读,造成“上级不满意、同级不配合、群众不认可”的状况。因此,要当好一名基层干部,必须紧扣群众脉搏,准确把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愿,在服务群众中赢取支持和信任。  要接“地气”,密切联系群众。基层干部下基层,驻村入
崭新的工作、业余生活和新兴的家庭分工模式,让我脱离了原先封闭的生活圈,接触到不同的人群,积累了不同的经验,生活中犹如吹过一阵春风,让我吸入一口清新的空气。  自打少时看《人到中年》后,潜意识里就对中年产生一股恐惧。也不知哪来的印象,我总觉得人到中年,日子会一天难似一天。 如今服务于公立中学的我,常听家长抱怨青春期的孩子有多难管教,而他们自己的身体这部机器也开始“嘎嘎”乱响起来,五十肩,颈椎痛、关节
编辑同志:  您好!  我毕业于滁州某师范大学,已经当了14年的化学老师。其实,从事这个职业并非我所愿。读高中时,美术老师曾建议我考美术院校,但家里人都劝我,说:“师范学校学费低,有补助,而且工作稳定。搞艺术吃个饱饭都难。”于是,我成了一名老师,兢兢业业地工作。  去年,我到一名差生家里家访,但家长推说有事。结果,我发现他竟是忙着在牌桌上“酣战”。我找家长谈话,家长却说:“读书有什么用?我们隔壁的
北碚区:把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打造成“学习中心”    一是进行集中学习。以十七届四中全会、市委三届六次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对农村党员、致富能手和广大群众进行集中教育,邀请领导、专家上党课或作辅导报告110余次。二是利用远程教育站点进行灵活分散的学习。适当划分从业群体,利用农闲、夜晚时间分散学习,保证学习、生产“两不误、两促进”。三是定期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聘请农业专家、致富能手、技术人员为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