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分析

来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某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9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审方药师实时审核医嘱过程中发现的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共356份.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分类统计,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不合理医嘱共356份,其中肝胆外科116份(32.58%),胸外科78份(21.91%),占2019年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的54.49%.不合理类型有浓度与溶媒量不适宜(53.37%)、给药剂量不适宜(42.13%)、溶媒选择不适宜(1.97%)、操作失误(1.97%)及配伍不当(0.56%)5种类型.不合理医嘱数最高的抗肿瘤药物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148份),其次为替加氟注射液(112份)与注射用盐酸柔红霉素(43份).结论 医院在抗肿瘤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现象,药师应对其及时干预,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人院后予支持、对症、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纯采用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7 d、14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结果 治
目的 观察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20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的3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2组肿瘤缓解情况[完全缓解(CR)、局部缓解(PR)、稳定(SD)、靶灶明确进展(PD)、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卡氏评分(KPS),以及不良反应(高脂血症、咯
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4月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依照入院顺序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认识状态与日常生活状态评分及并发症(二次梗死、皮肤淤斑、消化道出血、死亡).结果 治疗14d,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67.86%(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