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他的岁月如“梭”

来源 :家庭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3160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从13岁开始,就开始跟随奶奶学织布。
  奶奶是村里织布的一把好手,从织麻线开始,到卷羽纱,再牵麻线,还要刷头,最后才上机织布,一整套织布环节,麻利干脆,不出两天,一整块夏布便可下机。家里的蚊帐、被单、甚至是衣服都可以用夏布来做。
  那时父亲的学习在班里算是优秀的,据说很多同村叔辈都在考试时让父亲“关照”过。但是在那个年代,读书真的没有形成良好的风气,加上家里的田地又多,父亲下面全是妹妹,弟弟尚在襁褓之中,所以为了能有出工的劳力,父亲便在他小学毕业那年,毅然中止了学业,一头钻进农田里赚工分去了。晚上休工时,父亲便在奶奶一手调教下学会了织布。父亲似乎得到了奶奶的真传,在年纪还太小,腿太短还碰不到织布机上的脚踏板时,便能一上一下有模有样地学起了织布。
  一开始,父亲只会给奶奶打下手。比如卷羽纱,再后来学牵麻线,刷头时要用米浆刷上去,刷米浆时的麻线又硬又脆,极易弄断,但奶奶说父亲刷头时极少断线,还很好上机织布。奶奶织布时梭罗飞快地左右穿梭,织布机的“扣”上下翻飞,很快就能织出一大块布来,父亲觉得那才有成就感,前面的那些都是辅助工作。所以后来,奶奶就专门让父亲一个人来织布,让小姑们“打下手”干“辅助工”。
  织布需要的是耐心和毅力,往往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最怕的就是炎热的夏天了,父亲坐在织布机上,座位上全是湿的,衣服更是从没有干过,豆大的汗珠滴落在夏布上面,让父亲体会到劳动的艰辛。
  由于夏秋时节,织布机上的麻线太干易断,父亲便在房后靠山的一边打个地窖,一半露出地面,一半在地下。露出地面部分还得再加罩上一张塑料布,用来保持里面的湿度。这样一个恒温恒湿的容器里,父亲在里面一呆就是一整晚。看着塑料皮上的豆大水珠便可知道,父亲要忍受多大的湿度和地窖的泥土味儿。因为织布机上的麻线是刷过浆糊的,老鼠们就偏好这个味道,于是在一个晚上之间,父亲留在机上还未完工的夏布,便被剪掉一大截。父亲总是耐心地一根根接上去。
  那几年夏布畅销海内外,上门收夏布的商贩就定点来我家收,一些亲戚们就都纷纷来我家向父亲学习织布技术,父亲总是把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那个时候,家里的织布机摆满了每个角落,我也好奇地爬上织布机偷偷学起了织布,并乐此不疲。没多久,父亲便阻止了我,他让我赶紧回到课堂上去,说他自己已经没有了读书的机会,不能再耽误了我的学习。
  这几年,父亲渐渐苍老了,手脚不再那么灵活,当年飞快地抛接梭罗的双手,也早就长满了老茧,变得缓慢而笨拙。父亲不再织布了,那台老旧的织布机便彻底被挂在老家的板梁上。父亲每次经过那间房间时,都会默默注视着那台织布机,看着那台让他挥洒着青春,交织着生活中重重滋味的织布机,许久都不忍离去。
  前一阵子,因为同学开了一家怀旧餐厅,需要找一些旧物件摆放,所以,父亲的旧织布机便顺理成章地出现在了餐厅一角。父亲虽然诸多不舍,但还是把它奉送出来,因为父亲要把自己与织布机的故事分享给更多的人们,让世人知道什么是岁月如“梭”,光阴似箭!
其他文献
一  我老婆小我七岁,完全可以说是大叔配萝莉了,而事实上,我老婆的确是个美女,身材苗条,打扮时尚。  虽然她来自一个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工人家庭,无钱财无背景,但在我看来,我虽没见过西施长得如何,可我老婆就是我的西施,就是我的女神。她现在是我市一家三甲医院的皮肤科医生,虽然没有编制,但能进去就已经很不错了,她在等待考编制的机会。  娶个这样年轻貌美的老婆得要有相当的自信,虽然她在我印象里一直是乖乖
还记不记得第一次怦然心动的感觉?甚至只是对方的一个眼神,也会让你小鹿乱撞。事实上,这些反应是身体给出的一些细微暗示。这是因为,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的大脑会释放很多化学物质,让你周身发生很多奇妙的变化,并告诉你,你已经坠入爱河了。  恋爱就像药物成瘾一样  2010年美国罗格斯大学做的一项研究显示,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恋爱中的感觉就像是药物成瘾带来的兴奋感,处于恋爱的人,大脑会释放更多的多巴胺、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