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休闲农业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swc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休闲农业作为新兴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开创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模式,目前,保定市休闲农业已初具规模。《河北省旅游业“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多彩民俗、特色产业旅游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旅游业在脱贫致富,助推实现全面小康发展中的综合带动作用。本文通过对保定市发展休闲农业的SWOT分析,提出当前保定市发展休闲农业的合理对策,为促进保定市休闲农业全面发展,提高农民增收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保定;休闲农业;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保定市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河北省中部,北距北京140公里、天津145公里、南距石家庄125公里,正处于京津石三地中心位置。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干道途经保定,交通十分便利。
  2.资源丰富。保定市是河北省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众多特色农产品闻名中外,如:槐茂酱菜、阜平大枣、满城草莓等。同时,保定市有国家5A级景区2处、国家4A级景区13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9处。此外,保定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包括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保定军校等景点;红色文化底蕴浓厚,有狼牙山、冉庄地道战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市场广阔。保定市常住总人口1034.9万人,有较强经济基础和巨大人口群,消费潜力大;此外,保定毗邻北京、石家庄等城市,使得保定成为京津地区客源接收地之一,保定有能力成为冀中南地区休闲农业广阔的客源市场。
  二、劣势分析
  1.整体规划不完整,管理不规范。休闲农业作为新型生产经营形式,应该与城市旅游系统相融合而不仅仅是作为单独一部分进行研究开发。目前,保定市休闲农业缺乏一个与城市优势资源有效結合的完整规划。此外,管理机构和方式单调传统等因素都阻碍当前保定市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2.产品项目单一,缺乏区域特色。保定市休闲农业存在着开发项目直接相互效仿、经营项目单一的现象。许多休闲农业观光区存在大量的乡村旅游资源且富有潜力和文化内涵,但并未得到深入挖掘开发利用,仅仅是最简单的观光、采摘等形式。保定休闲农业的区域优势难以发挥,游客日益增长的体验休闲农业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3.配套设施不完善,专业人员缺乏,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休闲农业区的吃、住、行等配套基础设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我市目前休闲农业在配套基础设施方面得到很大支持,但仍需完善。此外,人员配备方面存在些许问题。一是开发管理人员多数是当地务农农民,这些人员文化素质较低、缺乏管理知识和经验;二是从业服务人员爱岗敬业意识较差、缺乏专业职业训练。
  三、机遇分析
  1.政策支持。2017年1月河北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河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做好现代乡村休闲旅游片区。要利用平原湿地、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培育采摘基地、休闲农庄、国家农业公园、湿地公园、特色小镇、民俗乡村等。提升城市建设、旅游休闲与接待集散水平,以承接首都休闲度假、商贸会议、养生养老功能为重点。
  2.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随之消费观念也发生着改变。人们不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满足,对丰富的精神生活同样充满着渴望。城市中存在着对生活质量要求严格的群体,而休闲农业所提供的乡村生活环境恰好能满足这一类人群的要求。
  3.特色品牌产业的打造。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于2016年9月23日至25日在河北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举行,2000名徒步爱好者穿越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更是将保定市具有特色的“涞涞易”品牌推向全国,涞水、易县、涞源三县围绕景区升级,共启动了旅游建设重点项目83个,项目总投资近300亿元,同比增长10倍以上。借此,依靠打造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品牌,将保定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与旅游相结合,打造精品生态休闲度假区。
  四、威胁分析
  1.市场竞争。紧靠保定周围的北京、天津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较早且较成熟,类型、模式较为新颖独特,吸引着周边地区的游客。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保定市的客源,对保定市休闲农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挑战。
  2.需求多样化。随着休闲农业发展,人们对休闲农业探索得到的开发理念更新越来越快。相对而言,消费者对休闲农业的需求渐渐多样化,不光满足于大众化的观光、采摘等模式,更是添加了许多个性化的需求。
  3.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在消费享乐的同时,给休闲农业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城市化的痕迹越来越明显,打破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在不断开发休闲农业的同时也污染而原生态环境,造成了得不偿失的后果。
  五、对策与建议
  1.科学规划产业。首先,优化休闲农业的产业发展,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扶持和农户参与,将乡村休闲农业的发展与城市旅游规划的资源优势进行整合从而转化为产品优势,打好休闲农业景区的基础;其次,划分保定市休闲农业发展层次,以县为单位,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优势、区位特点和市场客源,确定各自发展方向;第三,规划、开发休闲农业项目应以当地农村现实情况相联系,既要立足于当地文化特色,做到科学规划、合理规划。
  2.突显地区特色,创新区域品牌。运用“涞涞易”旅游品牌带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建立精品旅游区,将“涞涞易”旅游品牌推向全国,在成熟的旅游开发平台上建立一个休闲农业产品链。针对京津冀地区作为优先开发的客源市场,通过政府招商引进、建设大型配套设施,对某区域休闲农业发展路线重设计,再采用媒体宣传,使之快速发展。
  3.建立专业服务体系,提高从业服务水平。首先,加强休闲农业的专业人才队伍,对休闲农业项目的发现、开发、利用和管理进行专业指导。其次,完善休闲农业的管理体制,对于服务人员、开发项目的管理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要加强。第三,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定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4.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在农村进行农活耕种时要注意化肥和农药的合理利用,保证山水林可利用开发,从根本上保证休闲农业高质量开发,建成旅游胜地。
  在农业创新发展的今天,保定市综合内外环境的优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打造保定休闲农业特色新品牌。
  参考文献:
  [1] 贾凤伶,李瑾,黄学群,等.天津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天津农业,2011,17(5) : 93-97.
  [2] 郑耀星,邹芳芳.基于SWOT分析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策略探讨:以泉州市有济 村为例[J].广东 农业 科学,2012(4):143-146.
  [3] 高倩文,李丹,陈祎祎,等.加快发展休闲农业推进农村文化繁荣[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3):3-5.
  [4] 曹暕.北京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基于供需角度的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09(s1):118-120.
其他文献
摘 要: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中经历了较为坎坷的过程,而且即使在现阶段的发展中,仍存在问题,为此文章就农业保险试验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矛盾进行分析,并探讨农业保险在我国未来的出路。  关键词:农业保险;成就;矛盾;出路  农业保险是保障我国农业发展经济权益的关键手段,是政府对农业发展提供的政策性服务,当农业发展遭受疾病、天灾、意外事故等情况时,农业保险就会为农民提供经济上的保障,使农民免受经济损失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绿色食品和环保产品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的对象。绿色农产品是以环保、安全、健康为理念的产品,是未来食品发展的方向,因此发展和壮大绿色农产品产业,有利于壮大我国绿色农产品产业,扩大农产品出口,增加农民经济收益,如何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已经成为各地区农业产能调整的重要任务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
摘 要:农村改革要求大量资金投入,金融服务即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农村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但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金融投入不足,这也成为处理好三农问题的最大制约因素。很多面向农村的金融安排并未真正将资金输送到农村,反而是将农村的资金汲取出来,导致投入农业、农村的资金日益减少,所以必须重视农村金融工作。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供销合作社参与农村金融业务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供销合作社;农村金融;实践
摘 要:在土地整理项目中,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是最重要的项目,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介绍规划的主要内容以及依据原则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当前规划设计受到的制约因素,最后在分析这些制约因素的同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土地整理;土地整理规划;制约因素;对策  我国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广阔,但人均土地面积偏低,所以就需要协调好我国的人地矛盾及相关的占有量的关系,使其能够保持平衡,并且让我
摘 要:通過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努力实现“六个一批”工作目标。建设一批不同层次的技术队伍。以绿色高并创建为平台,以区级绿色高产创建专家组为核心,以项目实施乡镇技术组为分支,组建区、(乡)镇、村三级,由农业技术人员及种养规模生产经营大户参加的专家指导体系。  关键词:创建活动;农业局  一、推广一批绿色技术集成  围绕节肥、节药、节水、节种、省工,突出核心技术、创新技术和全省推广的主推技术。重点推
摘 要:近年来,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各地取得了蓬勃式发展,到2015年底,经农业部认定的家庭农场数量达到了34.3万户, 家庭农场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从当前的實际情况来看,多数家庭农场存在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经营主体文化水平不高,发展资金不足,土地流转不畅等各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束缚了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笔者以当地家庭农场为例,就其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