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蛴螬的有效防治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蛴螬是金龟子幼虫的统称。大豆田的金龟子种类较多,最主要的是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属鞘翅目,金龟子科,俗称白地蚕。
  1 分布及危害 东北大豆田主要是东北大黑黑鳃金龟,大豆的叶和茎,幼虫取食大豆根部,致使植株枯死和倒伏,为害严重时,整株成片死亡,导致产量严重损失。东北大黑鳃金龟食性复杂,嗜食大豆,也喜欢取食果树、林木、蔬菜及各种粮食作物,也取食多种杂草。
  2 形态特征
  2.1 成虫 体长16~21毫米,宽8~11毫米,黑色或黑褐色,具光泽。触角10节,鳃片部3节,黄褐色或赤褐色。前胸背板两侧弧扩,最宽处在中间。鞘翅长椭圆形,于1/2后最宽,每侧具4条明显纵肋。前足胫节具3外齿,爪双爪式,爪腹面中部有垂直分裂的爪齿。雄虫前臀节腹板中间具明显的三角形凹坑;雌虫前臀節腹板中间无三角坑,具1横向枣红色棱形隆起骨片。
  2.2 卵 长2.5~2.7毫米,宽1.5~2.2毫米,发育前期为长椭圆形,白色稍带绿色光泽;发育后期圆形,洁白色。
  2.3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35~45毫米,头宽4.9~5.3毫米,头部前顶毛每侧3根呈1纵列,其中2根紧挨于冠缝旁。肛门孔3裂缝状。肛腹片后部覆毛区中间无刺毛列只有钩毛群。
  2.4 蛹 为离蛹,蛹体长21~24毫米,宽11~12毫米。腹部具2对发音器,位于腹部4,5节和5,6节背部中央节间处。尾节狭三角形,向上翘起,端部具1对呈钝角状向后岔开的尾角。雄蛹尾节腹面基部中间具瘤突状外生殖器;雌蛹尾节腹面基部中间有l生殖孔,其两侧各具1方形骨片。
  3 发生规律
  大黑鳃金龟在东北、华北等地均是两年完成1代,成、幼虫为交替盛发。在辽宁,逢双数(2、4、6、8。0)年春,由于上年幼虫越冬量大,春季幼虫为害幼苗地下部分重,逢单数(1、3、5、7、9)年春,则上年成虫越冬量大,春季幼虫为害较轻,而成虫为害幼苗地上部却较重。
  大黑鳃金龟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不强,不宜采用黑光灯预测。成虫取食对食物有选择,喜食大豆叶、羊蹄草及榆树叶等。成虫可多次交尾,分批产卵,交尾后10~25天开始产卵,每雌产卵量为32~188粒,平均102粒。
  4 田间虫期预测
  后尚未秋翻前或早春,选择有代表性的耕地与非耕地,对角线或棋盘式取点,每点为1平方米,挖土深度30~50厘米。防治指标如下:平均每平方米有幼虫1头以下为轻发生,可不防治或采取挑点防治;平均每平方米有幼虫1~3头为中发生,应进行挑点或全面防治平均每平方米幼虫3~5头为重发生,应全面防治;平均每平方米有幼虫5头以上的地块为特重发生,应采取紧急防治措施。
  4.1 幼虫为害情况调查 掌握幼虫在田间为害始期,以便及时指导当地防治。一般在齐苗后调查3次,每次调查10~20个点,每点0.5平方米(或一定株数),计算被害株率。
  4.2 成虫发生期预测 在辽宁应从5月开始,吉林应从5月中旬开始,黑龙江应从5月下旬开始调查。根据成虫出土时间,于始见前进行田间调查,记录成虫数量,并用期距法推算防治佳期:成虫出土后的10~15天是最好的防治期;成虫出土后的8~10天,是越冬场所防治的最佳适期。
  5 防治措施
  5.1 农业防治法 翻耕整地,压低越冬虫量;合理施肥,增强作物的抗虫能力;消除地边、荒坡、沟旁、田埂等荒芜状态,破坏金龟子的适宜生活场所。
  5.2 生物防治法 用活孢子含量为1×10-9个活孢子/克的乳状菌粉,用量为3千克/公顷,播前与底肥同时施用,或苗后苗眼施用,施后应及时覆土;用卵孢白僵菌AB菌株,施菌
  量110~150千克/公顷。
  5.3 药物防治法 75%辛硫磷乳油处理土壤,每公顷用量20千克,加适量沙土或水,播种时先均匀施于沟或穴中;然后播种覆土;50%辛硫磷乳油拌种,乳油100克,加水10升,拌种100千克;25%丁硫福悬浮种衣剂(种衣剂:种子=1:60)拌种包衣,阴干后播种;5%丁硫克百威?毒死蜱颗粒剂,用量为60千克/公顷,在大豆出苗后的苗期进行苗眼施用,施后及时用薄土覆盖。
其他文献
该研究调查了近三万名男士,结果发现,丧偶的男性每周比以前少吃3份蔬菜,喝更多的酒,平均每周超过21次。而离婚的男性每周的蔬菜摄入量则比以前少了两份,他们更倾向于抽烟。如果再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五米栽培地区。该病在我国春玉米和夏玉米区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发生在气候冷凉的地区,如东北、西北地区和南方高海拔地区的春玉米和华北地区的夏玉米发生较重。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50%以上,据记载,70年代年吉林省267万公顷玉米普遍发生大斑病,减产20%,仅长春一个地区就损失玉米1.6亿千克。  1 病原 大斑病病原为大斑病长蠕孢
《经济参考报》5月26日刊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的文章说,在干旱面前,曾经的“鱼米之乡”变成了一片焦渴的土地,带给我们一些需要反思的地方:
酱牛肉 原料搭配:精牛肉1000克,姜块、葱段、酱油、糖、精盐、大料、花椒各适量。制作步骤:①将生牛肉洗净后,切成每块约重250克的大块,再放入冷水中浸泡约1小时,以去掉组织里的血
目前,旋耕机械在我国已被广泛使用,正逐步发展成为农业机械的一个重要门类。我国目前的驱动型耕作机械产品有旋耕机及复式作业机、驱动式圆盘犁、耕耙犁、水田驱动耙、立式转齿
玉米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蛴螬、蝼蛄和金针虫。这些害虫昼伏夜出,多发生在玉米6叶期以前,咬食玉米幼苗的茎基部或根,造成死苗、缺苗、断垄,使苗株数减少,严重影响产量。    1 地下害虫的种类    1.1 地老虎 地老虎的种类很多,在我国主要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等,在昆虫分类中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地老虎是多食性害虫,能为害玉米、高梁,棉花、蔬菜等多种作物的幼苗。因其食量大、食性暴,所以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