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制背景下辅导员角色转变

来源 :精品·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epuwa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书院制的提出,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工作内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阐述了目前书院制管理模式在我国高校的发展现状,并结合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的实际详细探讨了书院制背景下辅导员应如何实现自身的角色转变,帮助大学生们实现健康、全面的成长与发展,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下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多元化需求。
  关键词:现代书院制;辅导员;角色定位;转型发展
  引言
  书院制在我国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始于唐朝,宋代时期步入鼎盛,于清代逐渐衰落。在经历了时间长河与朝代更迭的洗礼后,书院制度的精髓依然存在,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的专家学者在对书院制度进行研究,思考如何将其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相结合,以探索出一条适用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现代化书院制度,引导辅导员重新思考自身的角色定位与工作内容,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其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现代书院制管理模式在我国高校的发展现状
  书院制管理模式是指以学生的生活社区为基本单位,将文化、教育、学习、生活等融合为一体,构建一个整体式的学生管理制度。书院制管理模式下为高校辅导员实现自身角色转变、突破个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作为一种新型的学生社区生活管理模式,书院制在国内各大高校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不仅能够较好地弥补专业教育模式下存在的缺陷,还能充分利用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社区生活实践、通识教育等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是国内最早实施书院制的高校,至今已经成立了新亚、联合、逸夫、善衡等9个书院对学生的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在为学生提供众多正规课程与通识教育活动的同时,一并培养他们的文化審美趣味、人际交往能力、责任感与自信心等。香港中文大学的9个书院虽然各具特色,但都十分注重“以学生为本”来实施人才培育计划。
  2012年7月份,上海复旦大学正式组建了复旦学院,同时兼有办学机构和管理机构两大属性,学院下分设了志德、腾飞、克卿、任重和希德五大书院,新生入校时需接受一年的通识教育,包括基础课程与文理综合课程。在大陆所有实行书院制管理模式的高校中,以华东师范大学的管理最具特色,2007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孟宪承书院,专为公费师范生而设,旨在培养出一批乐教适教的优秀教师人才和未来的教育家、思想家。近年来,随着书院制管理模式的优势不断体现出来,苏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也都纷纷尝试着采用书院制管理模式,由此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在书院制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有必要及时转变原本的角色定位,积极探索新时期下适合自己的角色和职能,以便更好地促进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书院制背景下关于高校辅导员角色转变的探讨
  2.1导师型角色的辅导员
  目前,高校学生主要由95年后的年轻一代群体组成,他们不仅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还有这张扬的个性与活跃、敏捷的思维,但同时,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和团队意识也普遍较为薄弱,在学习过程中极易出现迷茫感和失落感,辅导员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散和指导教育,必将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需求的不是辅导员刻板的说教,而是希望他们能够以朋友和人生导师的身份来帮助自己走出眼前的困境。因此,书院制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实施对应的教育管理工作,除了要拥有完备的知识体系以外,还应积极探索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新规律、新问题,努力朝着导师型的辅导员角色转变,尽可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
  2.2专家型角色的辅导员
  书院制背景下,为适应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高校辅导员除了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学习以外,还需积极参加学校方面组织的各种学习交流、专家座谈、校外进修等活动,不断朝着专家化和专业化的方向迈进,实现传统辅导员角色的转变,这也是解决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发展普遍进入瓶颈期现状的关键性方法之一。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当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积极探索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有效学生管理模式,成为当代教育领域的专家,既实现了个人专业发展的突破,也为现代书院制度在高校范围内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研究型角色的辅导员
  辅导员每天的工作内容十分繁杂,很少有时间进行自我学习提升或从事关于科研方面的研究,因而在学校的职称评定活动中,由于缺乏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导致大部分辅导员很难得到进一步提升,往往只能止步于助教或讲师,这就使得辅导员在高校的科研工作中正在被逐渐地边缘化。书院制管理模式下,辅导员由过去管理者的角色变为领导者,不需要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解决事务,这就为他们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利用这一机遇,时刻保持学习姿态,不断总结、思考学生管理工作以发现新的问题和总结出新的规律,并且将其转变为自己的科研成果,从而顺利地向一名研究型辅导员转变。
  3结语
  综上所述,书院制背景下,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变得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这就要求他们准确定位自身角色,结合实际灵活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同时,辅导员还应积极探索和研究现代书院制管理模式给高校教学工作带来的新变化,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努力朝着导师型、专家型、研究型等新时代角色转变,以便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保障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牛惜晨.书院制背景下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以及发展路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0).
  [2] 沈隐夕.书院制条件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路径[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09).
  [3] 李涛,王丽,林禹舟.高校书院制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研究[J].河南农业,2018(09).
  作者简介:易思,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是教育与发展心理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也得以迅速的发展。建筑工程中,施工过程会受到包括发包方、设计、监理等各方面包括市场、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工程造价经常出现超预算的现象,极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简单地提出了解决策略。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加以控制,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控制措施 
笔者综合运用人类学、性社会学、性哲学等理论,聚焦商业性行为,在破除性自由神化的基础上,从性存在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出发,指出商业性行为所蕴涵的矛盾与困境:以金钱交换为前提
摘 要:就业乃民生之本,人人有工作做,人人才能有饭吃!就业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大家有事情干了,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用以保障生活,而且也没有闲心来做些荒诞的事情,人心也就定了,社会归属感和安全感也随之增强了,社会便得以稳定长久的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因为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随之变得愈发严峻。  关键词:高校就业;现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重庆市作为城乡统筹的前沿阵地,积极打造研究开发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