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药七误区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zd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很多家庭都备有家庭药箱,但在用药方面,却存在着很多误区。
  
  误区一:家庭储备药品越多越安全
  
  很多人打开自己的家庭小药箱,总是满满的一箱子药,无论用得着的,还是用不着的,总之,人们越来越习惯在家里储备一些药品,并且认为品种、数量多多益善。其实这是不好的习惯,因为药物都有保质期,储备太多容易造成浪费。
  
  误区二:只要对症,用药不必因人而异
  
  调查发现,很多父母会拿成人用的药品给孩子服用,以为只要对症就能治病。殊不知,有些抗生素对骨骼发育会产生抑制作用,成人可用,但不适合儿童。专家提醒,家庭用药要遵医嘱,不可想当然。
  
  误区三:药越贵越好,剂量越大病好得越快
  
  很多人觉得价格贵的都是好药,用的剂量越大越好,这样病才会好得快、才安全。而实际上,最昂贵的药不一定是最好的,关键是要对症。只有安全、合理地用药才是对健康有益的。专家提醒,能吃药的别打针,能打针的别输液、能用小剂量的不要用大剂量。
  
  误区四:家庭储备药品无需作定时清理,药品的储存与质量关系不大
  
  很多家庭未曾清理过备用药品,也未注意过家用药品是否要避光、低温保存。许多药品如果储存不当,会失去药效,甚至产生副作用。例如长期服用高温下软化的降血压药片就会产生副作用。因此,药品的合理储藏非常重要。
  
  误区五:服用过期药品,总比不吃好
  
  据了解,很多不良反应报告案例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服用过期药品引起的。
  
  误区六:互为禁忌的药品同时服用、随意增减服药剂量
  
  得病后,不要盲目乱用药,一定要看清药品的禁忌说明。互为禁忌的药品不要同时服用。
  
  误区七:随意服用药物
  
  家庭用药切忌跟着广告走。广告药品也是药,吃药应遵医嘱,而不应听广告介绍或自我对症诊断,购买服用。
其他文献
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服药时仅用一口水送服,这样的服药方式其实是不正确的。大量实验资料表明,服药时增加饮水量能提高溶解度低和用量较大药物的血药峰浓度,加快达峰时间,从而提高这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饮水量大可增加胃的排空速度,使药物更快到达肠部,提高吸收速率(多数药物在小肠被吸收)。饮水量大对许多溶解度低且剂量大的药物也能增加溶出量,使吸收量增加,从而提高血药浓度。所以,服药时应用足量的水
通过计算储油罐呼吸损耗测试新型节能涂料CC-100的节能效果.选取某油库两座喷涂和未喷涂CC-100涂料的50 000 m3原油储罐作为研究对象,在同一天内分4个时间段对其周围环境温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