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检查退镜时间对结直肠息肉检出影响的研究现状

来源 :结直肠肛门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mi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结直肠息肉筛查、诊断和随访手段中的“金标准”,可在镜下检出病变、进行活检,并明确病变性质.随着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和结直肠癌筛查的持续推进,结肠镜检查的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越来越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1-2].但是,作为“金标准”的结肠镜检查并不能确保检出所有的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荟萃分析数据显示,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在良好的肠道准备质量和充分的退镜时间(withdrawal time, WT)条件下,仍然会遗漏约26%的结肠腺瘤[3],而腺瘤漏诊则是结肠镜检查后所规定的筛查间期内仍然发生结直肠癌(即结直肠间期癌)的最主要原因,后者可占到所有结直肠癌病例的3.9%~9%,严重影响了结肠镜检查的质量控制,并直接威胁到受检者的生命健康[4-5].本文就结肠镜检查WT对结直肠息肉检出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SMAE)是一种危及生命的血管急症,需要早期诊断和快速的肠系膜血运重建[1,2].虽然之前报道输注尿激酶至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局部溶栓的成功案例,但都存在输注时间过长、药物总剂量增加等风险[3~7].本文报道1例通过导管抽吸血栓及静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天士力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110003)重建SAM主干血运,留置溶栓导管持续泵入小剂量注射
目的 分析开展结肠镜检查规范化培训对结肠镜检查质量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吸纳国内22家带教医院及136家地县级医院参与,采用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牵头制定的《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督导与效果评价表》作为评价依据,评价带教医院结肠镜检查质量控制水平,由22家带教医院对地县级医院采用“一对多”模式的带教培训,比较地县级医院接受培训前后结肠镜检查质量控制水平,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为前述评价表的总分及腺瘤检出率(ADR).结果 22家带教医院的前述评价表总分均在80分以上,中位总分为91.5(88.9,95.3)
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对平均风险人群进行筛查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随着肿瘤无创筛查手段的不断兴起,粪便DNA检测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从最早的单基因靶点检测发展到目前的多靶点联合检测,其具有无创、便捷、敏感性高的优点.本文围绕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并就其应用优势及技术应用相关的问题展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