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政道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市政道路易受行政干扰和地质情况及人气等因素影响较大,施工场地狭窄、战线长,地下管线交错复杂,且工期要求紧,施工难度大,质量难以控制。笔者根据多年施工经验,通过对市政道路施工特點和存在问题的总结,指出了从材料、施工过程及管理体系三方面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has greatly improved, but due to the municipal way by administrative interference and Louis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pularity is larger, the construction site is narrow, front long, underground pipelines crisscross complex, and time limit for tight, difficult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years of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through to the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ummary, points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material,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to strengthen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municipal roads,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政道路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各项经济建设。畅通的道路,快捷的交通,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因此,加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在施工中各方面工作人员要相互配合以达到优质工程的要求。
一、市政道路施工的特点
(一)市政道路施工场地狭窄,难以控制人流,交通封闭困难。另外,电力、电信、自来水、煤气、热力和排污管道等各种管线彼此交织、相互干扰,这样就不但增加了施工难度,同时也使质量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零散,增加了质量控制的难度。
(二)市政道路施工经常遇到地下管线位置不明的情况,若盲目的施工,就极有可能伤害管线,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重大的社会影响,进而耽误道路工程施工进度。
(三)市政道路工程也受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如遇到现场地下水位高,土质差,就需要采取深井降水等措施,待水位降至符合施工条件,才可以组织开挖,保证施工正常。
二、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原材料把关不严
主要表现在集料规格不稳定,粉尘、针片状含量超标严重;特别在抢进度时,忽略原材料质量抽检,不符合要求的碎石、沥青也用于公路路面工程中,造成路面质量隐患。
(二)机械设备不能满足工程需求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简陋,尤其是大型设备落后,满足不了新材料、新工艺的生产需求,如改性沥青路面所需的拌和设备及大吨位的压实机具。
(三)试验检测不到位
监理、施工单位的检测设备、检测手段、技术力量落后,无法满足质量检测工作的需要;施工队伍自检不到位、项目部没有质检或不认真按规范要求进行自检;对监理工作不重视,导致监理单位疏于抽检。
(四)忽视中间工序验收程序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忽视对中间工序的验收,上一道工序尚未验收合格便进行下一道工序,存在质量隐患。
三、施工材料的管理与控制
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影响很大,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的长短,对施工质量的优劣起很大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原材料质量,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
(一)做好原材料的抽查工作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复试报告。并注明使用工程项目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经办签名及原件存放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在使用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
(二)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
按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法要求,组织各种材料进场,按总体平面布置堆放,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为防止水泥受潮变质、钢筋锈蚀等要及时准备好防雨覆盖设施;在工程开始前以及施工过程中发生材料来源或规格的变化时,必须对材料来源、材料质量、材料数量、供应计划、材料场堆放及储存条件等进行检查;材料仓库、现场材料堆放处均设立标示牌,写明品种、产地、规格、检验状态,严格按“三检制”执行,使原材料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并做到可追溯性。
四、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一)测量放线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中测量放线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首先要做好开工前的测量;其次要做好施工时的中线复测和边线放样,特别是护桩和里程桩的布设,应注意各交点之间的距离、方向是否与图纸相符;再次要做好施工中水准点校核及增设,相隔距离一般为150~200米,以测高不加转站为原则;最后是纵横断面测量,其测量结果应与设计图纸核对。做好以上工作以后,就为施工中的测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也是道路结构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品质。通过各种技术措施确保路基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使路基达到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是市政工程建设总体质量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1.路基填土要选择土料,并经过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液塑限、承载比(CBR)、级配等试验后合理选用。填土不得含草、树根等杂物,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层分段填筑,不应混杂。
2.挖方路基应注意开挖程序,应预留碾压沉降高度。超挖或处理土质松软地段应有控制处理措施。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很多,如加载预压、换土垫层法、振密挤压法、排水固结法、加筑法、置换法、胶结法等。
3.严格控制填土的压实质量。影响填方压实的因素有土类、含水量、压实功能、土层厚度等。要控制好路基压实质量,首先应充分认识影响压实的各种因素,然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充分发挥现场机械的工作效率,保证各层压实质量达到压实标准。
(三)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水泥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道路施工质量的关键,它的质量控制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板厚度、路面施工工序和路面养护。
1.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施工时必须对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选用及混凝土搅拌三个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为主要指标。设计时一定要注意配合比设计,施工中的水泥用量和拌合工艺。
2.混凝土板厚度应该从基层施工跟踪测量开始控制。认真进行施工的放样、立模,要保证模板基底的密实和平整度;用于控制钢模板的桩钉必须直立,用水准尺紧靠桩钉进行水准测量能有效地保证混凝土板的厚度。
3.合理安排工序以及混凝土浇筑时间。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做好现场准备工作,混凝土进入现场后立即组织施工,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混凝土施工连续性,缩短混凝土在大气中直接暴露的时间,尽可能提高工效;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立即进行覆盖养生。
4.养生期间,要防止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和风干,以免产生收缩裂缝;采取措施减少温度变化,以免混凝土板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采取管制交通,以防止行人和车辆等损坏混凝土板的表面。开始用草袋(簾)等,在混凝土终凝后覆盖其表面,每天均匀洒水,保持潮湿状态,但注意洒水时不能有水流冲刷。养生期满后方可将覆盖物清楚,板面不得留有痕迹。
五、完善工程建设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要建立并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规范与指导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至竣工验收各阶段、各环节对各部门、各参建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要形成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检测单位的工作监督与考核办法和评级与优选制度。建立并完善业主的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大纲,明确并规范质量管理的内容、标准、程序、方法、准则等。
六、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动员各方力量,实行综合管理,以确保城市道路工程的高质量。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应明确各自的质量责任,规范业主的某些行为,加强设计质量管理,加强监理单位的科学监理,通过科学管理,使建设项目科学决策、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共同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以保证投资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唐开勇:《浅谈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第20期。
2.张媛:《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第4期。
3.温金祥:《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广东科技》,2011年第8期。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has greatly improved, but due to the municipal way by administrative interference and Louis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pularity is larger, the construction site is narrow, front long, underground pipelines crisscross complex, and time limit for tight, difficult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According to the years of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through to the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ummary, points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material,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to strengthen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municipal roads,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政道路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各项经济建设。畅通的道路,快捷的交通,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因此,加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在施工中各方面工作人员要相互配合以达到优质工程的要求。
一、市政道路施工的特点
(一)市政道路施工场地狭窄,难以控制人流,交通封闭困难。另外,电力、电信、自来水、煤气、热力和排污管道等各种管线彼此交织、相互干扰,这样就不但增加了施工难度,同时也使质量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零散,增加了质量控制的难度。
(二)市政道路施工经常遇到地下管线位置不明的情况,若盲目的施工,就极有可能伤害管线,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重大的社会影响,进而耽误道路工程施工进度。
(三)市政道路工程也受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如遇到现场地下水位高,土质差,就需要采取深井降水等措施,待水位降至符合施工条件,才可以组织开挖,保证施工正常。
二、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原材料把关不严
主要表现在集料规格不稳定,粉尘、针片状含量超标严重;特别在抢进度时,忽略原材料质量抽检,不符合要求的碎石、沥青也用于公路路面工程中,造成路面质量隐患。
(二)机械设备不能满足工程需求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简陋,尤其是大型设备落后,满足不了新材料、新工艺的生产需求,如改性沥青路面所需的拌和设备及大吨位的压实机具。
(三)试验检测不到位
监理、施工单位的检测设备、检测手段、技术力量落后,无法满足质量检测工作的需要;施工队伍自检不到位、项目部没有质检或不认真按规范要求进行自检;对监理工作不重视,导致监理单位疏于抽检。
(四)忽视中间工序验收程序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忽视对中间工序的验收,上一道工序尚未验收合格便进行下一道工序,存在质量隐患。
三、施工材料的管理与控制
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影响很大,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的长短,对施工质量的优劣起很大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原材料质量,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
(一)做好原材料的抽查工作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复试报告。并注明使用工程项目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经办签名及原件存放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在使用前必须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
(二)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
按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法要求,组织各种材料进场,按总体平面布置堆放,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为防止水泥受潮变质、钢筋锈蚀等要及时准备好防雨覆盖设施;在工程开始前以及施工过程中发生材料来源或规格的变化时,必须对材料来源、材料质量、材料数量、供应计划、材料场堆放及储存条件等进行检查;材料仓库、现场材料堆放处均设立标示牌,写明品种、产地、规格、检验状态,严格按“三检制”执行,使原材料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并做到可追溯性。
四、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一)测量放线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中测量放线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首先要做好开工前的测量;其次要做好施工时的中线复测和边线放样,特别是护桩和里程桩的布设,应注意各交点之间的距离、方向是否与图纸相符;再次要做好施工中水准点校核及增设,相隔距离一般为150~200米,以测高不加转站为原则;最后是纵横断面测量,其测量结果应与设计图纸核对。做好以上工作以后,就为施工中的测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也是道路结构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品质。通过各种技术措施确保路基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使路基达到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是市政工程建设总体质量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1.路基填土要选择土料,并经过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液塑限、承载比(CBR)、级配等试验后合理选用。填土不得含草、树根等杂物,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层分段填筑,不应混杂。
2.挖方路基应注意开挖程序,应预留碾压沉降高度。超挖或处理土质松软地段应有控制处理措施。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很多,如加载预压、换土垫层法、振密挤压法、排水固结法、加筑法、置换法、胶结法等。
3.严格控制填土的压实质量。影响填方压实的因素有土类、含水量、压实功能、土层厚度等。要控制好路基压实质量,首先应充分认识影响压实的各种因素,然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充分发挥现场机械的工作效率,保证各层压实质量达到压实标准。
(三)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水泥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道路施工质量的关键,它的质量控制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板厚度、路面施工工序和路面养护。
1.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施工时必须对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选用及混凝土搅拌三个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为主要指标。设计时一定要注意配合比设计,施工中的水泥用量和拌合工艺。
2.混凝土板厚度应该从基层施工跟踪测量开始控制。认真进行施工的放样、立模,要保证模板基底的密实和平整度;用于控制钢模板的桩钉必须直立,用水准尺紧靠桩钉进行水准测量能有效地保证混凝土板的厚度。
3.合理安排工序以及混凝土浇筑时间。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做好现场准备工作,混凝土进入现场后立即组织施工,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混凝土施工连续性,缩短混凝土在大气中直接暴露的时间,尽可能提高工效;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立即进行覆盖养生。
4.养生期间,要防止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和风干,以免产生收缩裂缝;采取措施减少温度变化,以免混凝土板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采取管制交通,以防止行人和车辆等损坏混凝土板的表面。开始用草袋(簾)等,在混凝土终凝后覆盖其表面,每天均匀洒水,保持潮湿状态,但注意洒水时不能有水流冲刷。养生期满后方可将覆盖物清楚,板面不得留有痕迹。
五、完善工程建设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在道路建设过程中,要建立并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规范与指导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至竣工验收各阶段、各环节对各部门、各参建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要形成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检测单位的工作监督与考核办法和评级与优选制度。建立并完善业主的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大纲,明确并规范质量管理的内容、标准、程序、方法、准则等。
六、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动员各方力量,实行综合管理,以确保城市道路工程的高质量。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应明确各自的质量责任,规范业主的某些行为,加强设计质量管理,加强监理单位的科学监理,通过科学管理,使建设项目科学决策、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共同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以保证投资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唐开勇:《浅谈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第20期。
2.张媛:《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应关注的几个问题》,《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第4期。
3.温金祥:《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广东科技》,2011年第8期。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