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又至,走,上学去!

来源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dianbing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个月轻松、欢快的暑假时光眨眼就结束了,伴随着带有一丝凉意的秋风,新学期的校园生活又拉开了序幕。对于很多小星星来说,上学的路平淡无奇,大部分还有家长的陪伴,可在我们生活的世界还有很多同龄人,他们上学的路看起来那么惊险,那么难以想象,要走崖壁,爬藤梯,用2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他们对知识、对改变命运的渴望。那是他们的生活,那是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好的生活。本期,葵花籽姐姐就带小星星们一起看看山区小伙伴的上学路途,希望小星星们懂得:在成长的路上,我们路过不同的风景,经历不同的磨难,却终究会因为努力、拼搏赢得想要的人生。欢迎小星星们把自己的感想,或者想对他们说的话寄给葵花籽姐姐。
  新疆喀什皮勒村的孩子出门上学,先要翻越村口一座陡峭的大山,之后再过一段近200米的索道,然后再骑着骆驼过河,在悬崖和乱石中走2到3天,才能到达县城的寄宿学校。
  贵州毕节半坡小学座落于半山腰,附近耿官村的孩子每天不得不在崎岖狭窄的山路上跋涉,前往学校。山路一侧是悬崖峭壁,一侧是万丈深渊。一些路段的宽度不到0.5米,孩子们只能排成一列赶路。
  乌鲁木齐市115小学是附近3个村的学生唯一可以就读的学校。巴特尔汗的家离学校有6公里的路程,由于巴特尔汗的家在山里,道路崎岖校车进不去,每周一,巴特尔汗都得早早起床,和姐姐一起翻山越岭,钻过一条隧道,走到有校车的地方去上学。隧道里比外面的温度低很多,常年黑暗,手电筒是他们必备的工具。
  陈平村小学陈山分校是广西藤县古龙镇陈平小学的一个教学点,有80名学生,其中有30多名学生的家与学校之间隔着一座水库。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这30多名孩子都得自己撑着竹筏,渡过约500米的水面去上学。于是,撑着竹筏上学就成了孩子们的“必修课”。
  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乡麂子渡村一位小学教师背着年幼的学生,年龄大点的则手牵着手、光着脚踩着冰冷的河水一起渡河。该村约300名学生就读于麂子渡村小学,需要过河上学的学生有几十个。
  湖南省桑植县张家湾村的余启运兄妹,每月都要上下攀爬这样的天梯,艰难行走在家和学校之间的这条唯一通道上。
  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弄顶屯地处大石山区深处,以前,孩子们需要翻越悬崖,攀爬木梯(当地人称之为天桥),在崎岖的山路上走1个多小时才能赶到学校。
  为了上学,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马吉乡的孩子们每天背着书包溜索往返怒江两岸。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土勒尔村,孩子们在放学路上休息。
  韦富能的家曾住在广西凌云县伶站瑶族乡浩坤村马鞭山瑶寨,一个位于千米山坳之上的村寨,环境险恶,村民生活极其贫困。过去,韦富能和哥哥、妹妹上学需要沿着悬崖峭壁,翻越两个山坳,花费近2个小时才能走到学校。
其他文献
9月,一年一度的教师节马上就要来到了,有的小星星的爸妈是老师。身为教师子弟,平时上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的爸妈是老师”,是福是祸,快来看看这些分享吧!  1.每天早上,我一进教室门,班上同学马上就知道我爸要来了,一个个正襟危坐,响起琅琅读书声。所以我一生病请假,他们就傻了。  2.我上课时玩手机被发现,班主任非常生气:“你这是第几次了?让你家长来见我!”我为难:“我爸在工作。”“那让你妈来。”
目的:观察探讨乌头汤加味治疗风湿痹症的临床疗效,总结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风湿痹症的患者58例,按照数字抽取法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29例,观察
虽然我的爸爸是个地地道道的'上班族',可他却有一个几乎是雷打不动的爱好——钓鱼。说起他的这个爱好,我和妈妈几乎有三天三夜的苦水要吐。别的爸爸下班回家就陪孩子
一、上车时请大家你推我打,谈天说地,以便吸引人们的目光。  二、请务必要乱扔垃圾、果壳,使车内环境脏乱,苍蝇飞舞,这样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三、务必要在司机开车的时候写作业,一个急转弯,让自己脑袋开花,好进医院玩耍。  四、乘车时请务必要在车内嬉戏,这样我们才更容易受伤,不用读书做作业。  五、一定要站在坐垫上跳上跳下,让自己成为“焦点人物”!  六、应该脱鞋脱袜,一人占两个坐椅,好好睡个美容觉
“起床啦!凌琉璃你这个大懒虫,放假第一天就睡懒觉,你到底想不想好好过暑假啦!”一大早,凌老妈那高达200分贝以上的“河东狮子吼”就把刚从睡梦中醒来的凌琉璃唬得一愣一愣的。没等她反应过来,凌老妈第二波“大炮”又轰炸过来:“作业写了吗?作文写了吗?钢琴弹了没有?象棋练习了没?”唉!又是苦闷的一天,凌琉璃无奈地叹了口气,随后软绵绵地答道:“知道了。”“那我上班去了,要是我回来看到你的任务没完成的话,哼!
通过儒士和医者对于丹溪与《局方》之争相关记载的梳理,探讨其在明代的历史书写。在儒士的书写中,部分与丹溪学派关系密切的儒士,作了偏向于丹溪的书写,同时也有少数儒士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