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日本上班族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c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往来于东京街头的,都是戴着防护口罩的行人。

| 不期而至的转变 |


  像大多数勤勉工作的日本上班族一样,佐藤健二(化名)通常过着极其规律的生活。他每天6:30起床,早餐时吃一根香蕉,在把三岁的女儿送到幼儿园后,搭乘7:30的早班车去东京市中心上班,开启作为IT工程师的一天。12:00至13:00是他的午餐时间。他会在20:00下班,并于1小时后返回家中。
  二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实施一系列防疫措施,以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佐藤的日常工作模式由此发生了大变化。防疫措施的核心在于“社交疏离”,以减少职工间的接触,并避免人们在上下班高峰时段挤电车。政府提倡企业让有感冒症状的员工待在家里,实行错时工作制,并鼓励远程办公。
  佐藤的雇主(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积极响应政府采取的防疫措施。过去两周,除了到公司开过几次会,34岁的佐藤一直在家办公。“我一整天都穿着运动衫。”他说道,“我可以多赖会儿床,早点吃晚饭也对我的胃有好处。不用挤电车上下班,感觉压力小了不少。因为节省了通勤时间,我每天可以多工作一小时,也有更多时间做自己的事。”
  为应对新冠病毒危机,许多企業实行远程办公,佐藤只是这支被动员起来的隐形大军中的一员。安倍宣布学校停课后,这支隐形大军进一步壮大了。在自家餐桌上或书房里办公的日本职场父母,都试图挤出时间陪伴孩子。日本人习惯了在办公室办公,他们的家庭生活与工作之间也有着清晰的界限。面对居家办公这一重大转变,人们的确需要一些时间适应。

| 防疫措施显成效 |


  日本商业联合会近日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的400家公司中,69%实行了远程办公以应对疫情。相较于中小型公司,大公司更迅速地采取了行动,其中包括松下、日产和三菱等家喻户晓的品牌。电通——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在东京总部发现了一名感染新冠病毒的员工后,便让总部的5000名员工全都居家办公。
  这些措施似乎收到了预期效果,至少人们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不用陷入往日那般拥挤的人潮。在东京重要的通勤铁路环线山手线上,高峰时段的人流量较平日下降了20%,名古屋的地铁人流量也下降了30%。
  现在就宣告胜利显然为时过早,但日本作为前期疫情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至少到目前为止,已避免了像意大利和韩国那样的“大爆发”,疫情严重程度也排在德国、西班牙和法国之后。

| 改革的契机?|


  日本人工作勤勉且常常处在高压状态,工作时间过长会引发“过劳死”。针对劳动人口负担过重的情况,日本政府多年来都在努力寻求解决之道。2015年,就职于电通的一名年轻女性就因被迫过度加班而跳楼自尽。
  多项调查显示,平均每个员工只能享受不到一半的带薪假期,1/6的人甚至从未休假。当问及原因时,2/3的人表示,如果每个节假日都休息,会给同事带来“不便”;有一半的人则表示,因为工作太多而无法休假。
曾经,高峰时段通勤的上班族不得不卷入拥挤的人潮中,但近来,出行的人流量已明显减少。
日本政府推出一项政策,旨在减少公共交通出行人数,已见成效。

  毫无疑问,这反映了雇主或显性或隐性的施压。经济不稳定时,人们更难以抵抗这种压力。非常时期的远程办公并没有缩短工作时长本身,但数十万西装革履的上班族突然变成了身着睡衣的居家办公者,这对一个推崇高出勤率的国家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这是改变日本旧有企业文化的好机会。日本企业要求员工高度忠诚,并付出超常的工作时间。”《日本时报》的一篇社论如是写道,“如果远程办公成为一种常态,员工将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最重要的是,父亲将有更多时间照看孩子。”
  居家办公有利有弊,佐藤也指出了问题所在:更少的通勤时间意味着更少的阅读时间,因为日本人常常利用漫长的通勤时间阅读书籍;独自工作减少了同事间的交流,这不利于激发专业的创意和灵感。“我还没完全适应新的工作模式,所以有时候会陷入懒散的状态,什么事也不做。”他说道,“当我女儿从幼儿园回来时,我便无心工作,只想陪她玩。”
  对于一回家就能看到爸爸,小女孩也颇为困惑。“她觉得很奇怪,就会一直问我,‘爸爸,你为什么会在家里呢?’”如果疫情持续下去,她和其他孩子都将对此习以为常。

  [编译自英国《泰晤士报》]
  编辑:要媛
其他文献
自抢厕纸大战高峰已过月余,本以为厕纸短缺不过是几天就能刮过去的一阵风,结果没想到如今这居然变成了澳洲生活的新常态?还成持久战了!前些天,朋友发了一条链接给我说:“创建这个网站的人真是天才!”我将信将疑地点开一看,居然是一个计算厕纸用量的网站!按照提示,我依次输入了家中厕纸的信息,一个惨兮兮的数字跳了出来:五天。这无疑是个惊悚的数字,按照澳洲现在疫情的状况来看,怎么也不可能五天就恢复正常。那如果省着
2019年10月的鲍里斯·约翰逊和当时已怀孕的凯莉·西蒙兹  “约束”这个词很适用于凯莉·西蒙兹之前的状态:那几个月,她在历史悠久的首相府里闭门谢客,远离媒体。如今,她和约翰逊的孩子已经诞生。乍一听,这似乎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毕竟21世纪以来,除了特蕾莎·梅在任期间,唐宁街从不缺孩童的欢声笑语。这里平均每10年就会迎来一名新生儿:2000年的莱奥·布莱尔(托尼·布莱尔的儿子),2010年的弗洛伦斯·
最后一餐,你想来点什么?2019年10月1日的某个时刻,罗素·巴克勒享用了一份“特殊供应”:一份希腊旋转烤肉、一个烟熏牛胸肉三明治、两份薯条、一杯可乐和一份香蕉船冰激凌。这是行刑前的最后一餐,他在用餐后不久便被处决了。当天,密苏里州监狱管理局向一小群记者详细介绍了巴克勒对最后一餐的要求。我在一家英国小报上看到了相关报道。这是一出悲剧落幕时一个看似无关紧要却又令人无法忽视的细节。这出悲剧源于1996
时刻关注天下大事,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并非唱高调,我觉得这是身为国家公民的责任。不过,现在看新闻可不像是过去那样只瞥几眼早报,再将其当成一天的谈资那么简单。有时,我正忙着手头的工作,会忽然想:看一眼新闻吧,世界那么大,此刻发生了啥?点开一看:“失业裁员潮来袭”“五人被杀”“死亡病例增加”……天啊,这是真的?太可怕了,没有什么好消息吗?换一家看看。我知道这样在手机上划来划去不仅是在消磨时间,
随着世界各地的城市强制实施封闭、隔离和社交限制,各条街巷都空荡荡的,往常热闹繁忙的人类聚居地安静了下来。新冠疫情为野生动物们开辟了一个新空间:城市。在旅游业停滞的巴拿马圣菲利佩,餐馆和酒吧均已关闭,空旷的海滩上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景象:三只浣熊在海浪旁嬉戏。而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一只美洲狮跑到城市里好奇游荡,并引发了社会恐慌。回到西班牙,狍子在雷阿尔城撒欢儿,鸭子在萨拉戈萨漫步,山羊在阿尔瓦赛特夜游,
这幅由阿道夫·维塞尔创作的油画,描绘了纳粹宣传中由纯种雅利安人组成的理想家庭。打着爱国主义和种族主义旗号的纳粹党,需要对新加入的成员进行洗脑,使他们成为纳粹的忠实信徒。为此,纳粹无视欧洲其他文明的成就,将中世纪后的欧洲历史,简化为日耳曼与北欧的神话传说。他们还试图从人类学和文化历史的角度,来证明雅利安人种的优越性。纳粹种族文化项目的诞生1929年1月,海因里希·希姆莱被任命为党卫军首领,这支当时
人类或许可以向动物寻求选举的经验。对于社会化程度高的群居动物而言,即便与同伴意见相左,也依然需要彼此的保护或帮助。因此,它们不得不作出集体决策——想方设法就下步行动或定居点达成共识。令人吃惊的是,从灵长类到昆虫类,动物们在达成共识的过程中都是非常民主的。猫鼬是一种群居动物。猫鼬 对猫鼬来说,明媚的一天从爬出洞穴寻觅食物开始。苏黎世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家玛塔·曼瑟指出,猫鼬集体外出时的队伍都是松松散
作者:赵春秋 作品名:《访梅》作者:赵春秋 作品名:《风雪 归舟》王维曾有画《辋川雪图》,将雪景山水的千变万化和神奇美妙表现得淋漓尽致,并赋予其不同的人文意蕴,我喜爱有加。淡墨渲染法写雪坡沙渚、山石树木,村旁疏竹围绕,水边芦苇丛生,天际群雁飞翔,我常在这般诗情画意里徜徉。不曾想就真的遇上画冰雪画的朋友赵春秋,又不曾想他也是王维的粉丝,因故我们成为知己好友。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雪景山水是最受人喜爱
如果說巴西狂欢节是一场桑巴风情的热舞盛宴,那么威尼斯狂欢节则更像是充满浓郁巴洛克色彩的假面舞会。每年二月,意大利威尼斯都会举办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盛大的狂欢节——威尼斯嘉年华狂欢节,俗称“面具节”。面具是威尼斯狂欢节的一大标志。在中世纪,据说戴上面具的当地贵族可以掩盖身份、放飞自我,而平民们则可以和富人一起享受剧院、餐厅和咖啡厅的服务。面具消除了贫富、年龄、性别和阶级的屏障。时至今日,面具逐渐
2011年,新型病毒MEV-1在中国出现,接着快速扩散至全世界。疫情发展的第26天,美国的死亡人数已达250万,全球则是2600万。当然,这不是真的——它是好莱坞电影《传染病》中的情节。然而,电影生动地展现了人类面临全球疫病大爆发时的恐慌。当下的我们,正处于一场真实的疫情战里。虚构电影有一点与真实情况极其相似:一种病毒“跳”进了一个毫无准备的世界。| 不成熟的反应模式 |疫情的爆发既可怕又似曾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