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与德育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hua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国家制定了知识和技能、情感与价值、过程与方法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很多老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忽视了情感与价值的教育,不符合我们国家素质教育的目标。历史这门学科综合性比较强,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等内容,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中,能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德育培养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了道德的建设,导致社会诚信缺失、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滋生。为了解决问题,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措施,比如加强基础教育的德育教育。历史课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但是长期以来很多历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教师并没有发挥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加强历史课堂的德育教育很有必要。
  二、 转变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教师依然抱着因循守旧的心态,仅限于课本知识的讲解,那么必然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根据当下新课程改革,历史教材不再按照过去时间循序编排教材,而是以专题的形式编排。而历史课本内容有限,历史教材对很多知识进行了压缩,对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相关历史背景没有做出详细的概述,给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历史教师在教学前,必须搜集相关的历史知识点,补充与教材相关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同时,我们的历史老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教师是新课改的具体实践者,新课程的施行必须依靠教师的身体力行。所以,我们的历史老师要转变观念和教学方式:首先,老师要转变角色,将过去的课堂主体转变为课程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其次,老师要放下自身的身段,放下自己身为教师的权威性,成为学生的朋友,并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才能真正将新课程贯彻下去,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三、 构建融洽的历史课堂
  传统的教学课堂,往往成为老师的一言堂,老师拥有绝对的权威,一些胆小的学生往往摄于老师的威严,而不敢与老师交流、沟通。因此,新课程必须打破这样的氛围。首先,老师在课堂上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其次,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历史老师不应该高高在上,永远摆着一副说教的面孔,让学生敬而远之。在讲课的时候,历史老师应该转变表达方式,不一定完全按照课本所说的那样教学,可以让语言平易近人、幽默风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给学生分享一些历史趣闻,提高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四、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将图像、声音、视频、文字、动画为一体,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共享性。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多媒体技术就被引入到教育领域,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历史教学活动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很多历史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史不像化学、物理那样,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一些原理。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历史场景。如今,互联网发达,网上可以找到很多与历史相关的电视剧、电影。在上课之前,老师可以与课文相关的影像资料,丰富教学材料。比如在讲到辛亥革命的时候,老师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2011年,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推出的《辛亥革命》这部电影。这部电影通过大量的战争场面,展现了革命先行者们为了革命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导演采取纪录片的手法拍摄这些战争场面,增强战争的真实感。如果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以及国父孙中山的一生。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 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
  历史毕竟是过去的事情,对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因此,在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将一些新近发生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上发生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给学生增加真实感,同時也让他们知道历史离我们生活并不远。比如讲到台湾问题,就可以联系到最近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的台独意向,梳理历史上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通过具体的历史故事,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爱国精神,德育教育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六、 结束语
  当前我们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十分重要。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在历史教学的时候,进行德育渗透,才能真正让学生德才兼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荣伟.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时代教育,2016,(6):174-174.
  [2]陶玉.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21):92-92.
  [3]赵俊英.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学周刊B版,2013,(4):10-10.
  [4]陈正生.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学习中学困生转化的探讨[J].速读(上旬),2014,9(6):257-257.
  [5]唐帆.民族地区高中地理学困生转化对策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23):223-223.
其他文献
春秋时期,施姓人家有两个儿子,一个爱好学术,一个精通兵法。爱好学术的儿子以仁义之说来游说齐王,齐王闻之有理,遂命其为众公子的老师。精通兵法的儿子以用兵之道来游说楚王,楚王大喜,也重用了他,任命其为军师。靠着这两个儿子,施家不仅衣食无忧,还声名远扬,这让两位老人感觉甚为荣耀。   看到这种情况,施家的邻居孟家很是羡慕,于是也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培养成了一个爱文、一个好武。爱文的儿子来到了秦国,可是当他以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行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高中政治教学也开始逐步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逐渐过渡到素质教育中。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在课堂中的作用逐渐被学生自己所取代,由学生主导课堂,由老师进行引导的教学方式正在国内悄然蔓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缺乏基本的理论指示和引导,再加上地方上的政治老师素质较低,推行与落实的速度相对比较缓慢。本文将就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
摘要:在高中历史中,有很多难以攻克的学习内容。在人民版的高中历史课本当中,有很多有关中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知识点。中唐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因为藩镇割据、官宦专权以及土地兼并的不良发展,导致战乱频繁和政治腐败等问题出现。本文主要从高中历史的教学角度,从三省制度以及经济方面看中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变迁。  关键词:高中历史;中唐时期;政治变迁  高中历史的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古代政治体系的知识内容。唐朝也是其中
摘要:传统的历史教学将教学重点放在历史事件、时间、原因、结果等要素上,使得历史教学变成了枯燥的史实记忆,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历史只有靠记忆才能学好的原因。但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学应侧重创新式思维的培养,从思维引导入手让学生能有自己的思考,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突破传统的历史教学,从思维创新入手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导历史教学从史实记忆到思维提升的改变。  关键词:高中历史;创新式思维;
背景:奥氮平是美国礼来公司开发的一种二氮杂卓和氧氮杂卓类(ACT编码NO5AHO3)抗精神病药。作用于多种受体系统,进而显示出广泛的药理学活性,目前由于疗效比较好,作用谱比较广,而在
研究目的:  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首发未服药单相抑郁症静息状态下脑注意网络的功能连接情况,探讨其注意功能受损可能的神经病理机制,同时分析异常功能连接与注
骨质疏松症是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骨生物力学性能下降、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1]。因增加老年人骨折发生的危险而对社会、家庭造成极大危害。目的:1.观
摘要:对于地理复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章从抓基础、重趣味,抓主干、重书本,抓过程、重原理,勤归纳、会比较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提高高中地理有效复习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复习;主要策略  高中地理总复习是地理教学不容小觑的环节。如何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年年市教研室都会给出复习指导意见,教师们也结合教学实践,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在复习方法、方式上力求有效、高效。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地理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