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策略和技巧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z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的中考都是决定学生前途的其中一站。如何避免学生在中考中出现某个题或某种题型没见过,使他们茫然不知所措的现象,怎样抓好历史中考复习,是初三历史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
  一、全面细致地复习,夯实基础
  依据《徐州市历史中考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点知识,一个都不能放过,必须做到面面俱到,不留死角。每个知识点都必须细细思量,不存在所谓的“重点”与“非重点”,因为每个知识点都有考到的可能性。
  (一)主题式复习:全面、细致
  按照课本中的主题顺序,依次复习。把主题中的每一课,依据中考说明讲解一遍。要像讲新课一样,因为 “预备立宪”,颁布“宪法大纲”,以九年作为立宪的期限,并成立内阁。但在实施过程中,清政府暴露出欺骗人民、维护封建统治、依附帝国主义的丑恶嘴脸:“宪法大纲”只不过是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君权,内阁是“皇族内阁”,在此期间镇压人民自发的反洋教运动,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国会请愿运动”的失败最终使人们认识到清政府是“麻木不仁之政府”、“妖孽之政府”。随着资产阶级立宪派(大多数由改良派发展而来)对清政府幻想的破灭,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口号更能深入人心,清政府最终在武昌起义的摧枯拉朽中彻底崩盘。教师在上述内容的教学中应对学生作必要的补充:清政府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是在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条件下必然走向灭亡;武昌起义的发生有一定的偶然性,它大大加速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但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历史必然抛弃腐朽落后的清政府而选择民主革命的发展道路。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是互相影响着的两个运动:民主革命活动的开展,触动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清末“新政”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开展的自救运动,因此可以说是民主革命活动促使了清末“新政”的实行。同时,清末“新政”的开展,又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清末“新政”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革命提供了经济、阶级基础;办学和留学热潮的出现,产生了众多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这是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编练的新军,被革命党人充分利用,逐渐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至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一条明线:民族危机的加深——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武昌起义。一条暗线:清末“新政”的失败。这两条线一内一外,彼此交错,相互影响,最终导致辛亥革命的爆发。而清末“新政”则是清政府丢掉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中学历史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旨,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教学的基本要求。正是在“常识”、“基本”、“初步”等限定词的约束下,教材的表述有时过于简单化、结论化,忽视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其前后逻辑关系看似严密,但由于某些重要历史内容的缺失,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除本文所举这两例外,笔者在八年级的教学中,也发现人教版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只有侵略史,对鸦片战争期间著名抗敌英雄和事件,冯子材反法斗争,义和团运动的反帝性质等缺少相应的知识普及。这些知识的缺失可能是由于编写教材时的时代背景,不能完全体现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但中国复兴之梦不正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个阶级又一个阶级的努力而最终成功的吗?除此之外,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也没有对1912—1927年的北洋军阀统治历史进行概括性介绍,从而使师生面对这段历史时只知道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零碎知识点;国共两党在抗战中各自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社会各界对抗战的态度等,教材没有明确指出,也导致学生对“全民族抗战”的概念认识不清……
  精简式的教材容易让学生只记住了结论、“规律”,不利于发展全面而客观的历史学习能力。要改变这种现状,光靠教师的个人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编写教材时尽可能地插入相关的衔接内容,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在学生面前呈现出立体化、全方位的历史。
  注释:
  [1][美]任达著,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210.
  [2]朱寿朋编纂.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8:5364.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勇于开拓和创新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共同主题,各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有一批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人才靠教育,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何谓创新?谈到创新,有人便以为是科学家的事情,远非基础教育所能企及,对此产生畏难的心理。实际上这主要是对创新层次认识不清造成的。怎样理解创新呢?我国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也只会带来疲劳。甚至最勤奋的学生,他也会很快地‘越出轨道’,丧失理解因果联系的能力。”这里所说的“使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在江苏省规范办学行为的背景下,班主任在工作中可实施情感激励,使学生达到这一状态。  情感通常是指人们
李密的《陈情表》,情满笔端,词意婉转恳切,晋武帝读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他不仅同意了李密暂缓出仕的请求,而且赐奴婢两人,使郡县供养其祖母。    一、本文的层次清楚    第一段叙李密的悲惨身世。第一层次写父丧母嫁、病弱难养,均为突出祖母的养育之恩,为下文的“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留下伏笔,为自己陈情提供第一个有力的依据(祖母情深如海,自己有义不容辞的反哺责任)。第二层次写祖母久病在床,只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材灌输,轻学法指导;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环节的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基础薄弱,学生负担越来越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政治课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结合的教育原则,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根据这些原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笔者试对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效率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充分备课  充分
她师出名家,深受家庭文化熏陶。19岁时,便在荷兰驻华大使馆举办了个人画展;从此,又在海内外举办过多次画展和讲座。2001年,作品《青云》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国际和平年”奖章。2009年获得比利时王国授予的Vervier城“骑士勋章”。她——就是虞丹青,一个人如其名,行走在艺术道路上的年轻女书画家。  渊源颇深的家传文化  “我很幸运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虞丹青说。  的确,她出生在一个家庭文
6月的草原格外的美丽,据说这是四子王草原20年来水草最好最丰的一年。6月29日早9时记者从神舟飞船主着陆场站出发,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奔驰,驶向主着陆场,迎接神九英雄们的凯旋归来。上午9时53分,我们看到神九返回舱带着水母般的巨伞出现在蔚蓝的天空中,颇为壮观。10时03分神九返回舱非常顺利准确地降落在了阿木古郎草原的主着陆场。航天英雄景海鹏、刘旺、刘洋面带微笑顺利出舱,向迎接他(她)们凯旋归来的人群
班主任工作繁琐复杂多样,这是所有班主任教师的共同感受。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成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大力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班主任工作应如何开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笔者就其中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树立一个良好形象。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既要充当父母的角色,也要充当好朋友的角色,更要充当好老师的角色。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
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的教育教学受到各方面影响,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学生厌学情绪加深,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加大。老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早忙到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学生就是不买账。老师辛勤耕耘在讲坛上,可谓“一切为了学生”,但为什么得不到学生的回报呢?这值得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老师反省和深思。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体现“学生是人”这一原则   
老师是我们成长的领路人,是我们学习道路上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老师是春蚕,老师是永不会沾染灰尘的神圣职业;老师是红烛,老师是所有辉煌灿烂的成果背后默默扶持的坚定的双手……而老师最大的欣慰,莫过于学生的成就和家长的认可,近日,本刊记者进行了对优秀教师的专访行动。  崔凌霞,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赵圈镇第三小学, 1987年参加工作,先进教科研工作者,优秀青年教师,优秀课评选获得者。为了教好每一位学生,她二
俗话说:文好题一半。一个好的题目,能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产生阅读意愿,作文题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在高考考场上,有些考生往往因为不了解考场作文拟题要点,没能给自己的作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造成了考场作文中不应有的失误。    一、失误原因    07年高考全国1卷采用的是漫画作文,主要应该是围绕着漫画《摔了一跤》中所反映的孩子成长中的挫折,人们、学校、社会等该如何对待来立意。立意角度多样化,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