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村党员阶级成分的下降及其影响

来源 :安徽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m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改革后,农民一般地都要求“单干”,对农业合作化兴趣不大.农村党员亦不例外.为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一是处理富农党员的党籍问题,二是积极发展贫下中农党员.结果,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以党员为中坚力量的农村基层干部的阶级成分普遍下降.这种下降在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快速完成的同时,也产生了若干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合作化运动中的急躁冒进、强迫命令和“揩油”等现象.
其他文献
慶祝香港回归20周年——2017“紫荆杯”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部分)
本刊讯10月1日,陶师傅瓷砖洛阳店盛大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