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改革后,农民一般地都要求“单干”,对农业合作化兴趣不大.农村党员亦不例外.为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一是处理富农党员的党籍问题,二是积极发展贫下中农党员.结果,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以党员为中坚力量的农村基层干部的阶级成分普遍下降.这种下降在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快速完成的同时,也产生了若干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合作化运动中的急躁冒进、强迫命令和“揩油”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