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梅毒不仅传染性强,而且具有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等特点,可侵犯患者全身各组织器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当前,孕产妇梅毒感染依旧是全球所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是导致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的直接原因。如果未能进行有效的检测和预防,则会严重危害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先天性梅毒作为一种可预防的疾病,如果能够及早筛查、早治疗是可以消除的。本文总结了常见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检测与预防的方法,期待为临床诊断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提供依据。
(一)TP病原学检测
作为一种传统的梅毒筛选方法,TP病原学检测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检测具有一定价值。具体来看,由于兔睾丸感染试验的时间较长,而且花费相对较高,所以当前还未进行广泛的应用;采用暗视野显微镜法,尽管能够直接观察到早期患儿皮肤黏膜破损处的TP,而且操作相对简单,但是阴性检测也无法排除先天性梅毒感染的可能性;采用TP荧光免疫染色法,可直接观察到病原体,但是也不能排除先天性梅毒感染的可能性;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不仅能够检测传统方法检测不到的病原体,还能确定新生儿血液中的活性TP,对先天性梅毒的判断及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生儿梅毒血清学检测
对新生儿进行先天性梅毒检测,还可以应用新生儿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方式进行判断,常见的有非TP抗原血清学试验、TP抗原血清学试验、检测新生儿的TPGIgM抗体、FTA-ABS-19S-IgM、TP-IgM-WB以及TP-IgM-ELISA等具体方法。尽管这些方法都能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诊断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最后一种方法尚不能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三)新生儿脑脊液中的 TP-IgM 检测
对出现了神经性梅毒的新生儿,同样可以通过检测脑脊液的异常确定新生儿的具体情况。但这在新生儿中比较少见,对于无症状的先天性梅毒的诊断,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四)后续血清学的检测
血清学检测呈阳性的母亲,在对胎儿进行检测时,其检测间隔的时间应在2~3月的时间区间内,直到无反应性为止。当胎儿出生以后,如果经检测发现其IgM呈阳性反应,就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对新生儿进行适当治疗。
(五)脐带血与血清标本的检测
在血清标本和脐带血进行检测时,由于血清标本假阳性率相对较低,且脐带血很容易受到污染而导致假阳性情况的出现,所以对新生儿进行先天性梅毒检测,建议采用血清标本的检测方式。
在我国,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發生率相对较高,而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与孕产妇未接受产前保健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孕产妇在进行产前保健时未对梅毒进行筛查,同样也会使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增长。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尽管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也有一部分孕产妇不愿接受产前保健及筛查的情况。为了及时早发现并有效预防先天性梅毒,可通过分阶段采取措施的方式加以预防,比如产前进行早期筛查,妊娠中晚期进行及时治疗,以及在新生儿出生后进行精心管理等。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检测的方法也逐渐得到完善和改进。尽管通过检测能够及时筛查先天性梅毒患儿,但是由于检测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想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还要加强预防的意识普及。在面对孕产妇不愿接受产前保健,以及刻意隐瞒病史等情况,医生要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宣传教育,以便能够引起孕产妇的重视,积极、主动接受梅毒的筛查,一旦发现病情,应立即接受治疗。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检测
(一)TP病原学检测
作为一种传统的梅毒筛选方法,TP病原学检测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检测具有一定价值。具体来看,由于兔睾丸感染试验的时间较长,而且花费相对较高,所以当前还未进行广泛的应用;采用暗视野显微镜法,尽管能够直接观察到早期患儿皮肤黏膜破损处的TP,而且操作相对简单,但是阴性检测也无法排除先天性梅毒感染的可能性;采用TP荧光免疫染色法,可直接观察到病原体,但是也不能排除先天性梅毒感染的可能性;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不仅能够检测传统方法检测不到的病原体,还能确定新生儿血液中的活性TP,对先天性梅毒的判断及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生儿梅毒血清学检测
对新生儿进行先天性梅毒检测,还可以应用新生儿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方式进行判断,常见的有非TP抗原血清学试验、TP抗原血清学试验、检测新生儿的TPGIgM抗体、FTA-ABS-19S-IgM、TP-IgM-WB以及TP-IgM-ELISA等具体方法。尽管这些方法都能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诊断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最后一种方法尚不能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三)新生儿脑脊液中的 TP-IgM 检测
对出现了神经性梅毒的新生儿,同样可以通过检测脑脊液的异常确定新生儿的具体情况。但这在新生儿中比较少见,对于无症状的先天性梅毒的诊断,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四)后续血清学的检测
血清学检测呈阳性的母亲,在对胎儿进行检测时,其检测间隔的时间应在2~3月的时间区间内,直到无反应性为止。当胎儿出生以后,如果经检测发现其IgM呈阳性反应,就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对新生儿进行适当治疗。
(五)脐带血与血清标本的检测
在血清标本和脐带血进行检测时,由于血清标本假阳性率相对较低,且脐带血很容易受到污染而导致假阳性情况的出现,所以对新生儿进行先天性梅毒检测,建议采用血清标本的检测方式。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预防
在我国,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發生率相对较高,而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与孕产妇未接受产前保健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孕产妇在进行产前保健时未对梅毒进行筛查,同样也会使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增长。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尽管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也有一部分孕产妇不愿接受产前保健及筛查的情况。为了及时早发现并有效预防先天性梅毒,可通过分阶段采取措施的方式加以预防,比如产前进行早期筛查,妊娠中晚期进行及时治疗,以及在新生儿出生后进行精心管理等。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检测的方法也逐渐得到完善和改进。尽管通过检测能够及时筛查先天性梅毒患儿,但是由于检测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想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还要加强预防的意识普及。在面对孕产妇不愿接受产前保健,以及刻意隐瞒病史等情况,医生要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宣传教育,以便能够引起孕产妇的重视,积极、主动接受梅毒的筛查,一旦发现病情,应立即接受治疗。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