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距离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海东
  浙江省中学德育特级教师、温州市第二中学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
  曾获首届浙沪苏“长三角”教科研标兵、长三角首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初中组第一名、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浙江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温州市名班主任、温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出版专著《细节成就优秀的教师》《守候阳光》《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等。
  成长过程中,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与目标总是相隔甚远。努力之前,确定好目标,但目标最后总会成为一个摆设。所以,便有了另一种说法——我们永远赶不上现实的变化。统计说过这些话的人,我们会发现,他们在实践目标的时候,基本都是失败的。
  和学生小王聊起目标这个话题,他告诉我,小学入学的时候,他制订过目标,但是没达到。自己不肯认输,于是再次制订目标,可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没有达到。后来请爸爸妈妈帮忙,并监督自己,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一次次失败之后,小王现在看到目标就“过敏”。所以,我们不是没有目标,而是我们的目标随着我们一次次的失败被抛弃了。
  当然,我们也会看到很多人在学习、生活中因为目标有效而表现出十分强劲的势头,成长路上充满阳光。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结果呢?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同的孩子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在制订目标的时候,如果能够保证一定的成功率,那么就会改变很多孩子的成长状态。
  据不完全统计,有效的目标主要有三个因素,分别是:我要做什么;我想要做;我知道怎么做。这其实就是目标定位的合理性、个人主动性和目标的操作方法。明确这三个问题,目标达成的可能性将大大提升。
  目标定位:寻找一个出发的点
  成长中的目标能否实现主要和目标定位有关。制订什么样的目标,是行动的出发点,也是努力的结果。一般说来,目标定位注重三个关键点:合理性、兴趣点、挑战性。
  合理性,就是目标定位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主体的年龄和身心特征,是否符合主體的能力,是否符合主体的学段。只有符合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才是合理的目标。这四个“符合”会让主体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帮助主体全力以赴达成目标。
  兴趣点,就是目标要向主体本身的学习、生活兴趣靠近。只有和兴趣相近的目标,才能激发主体更大的动力,获得更多的可能性。据调查,主体对目标有兴趣,那目标达成的可能性比对目标没有兴趣达成的可能性高两倍以上。
  挑战性,就是目标定位应略居于主体能力之上,但不能与主体脱节。目标始终稳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会让目标有足够的挑战性,促使学生尽力完成挑战。每一次挑战都是主体努力的方向,这就是目标的意义和价值。
  小王在初二确定了学习目标,即数学考试能够稳定在90分以上。这样的目标,具备了合理性、兴趣点和挑战性。
  目标动力:厘清一个过程的点
  目标是否能够成功实现,取决于主体行动的过程,努力的态度预示着最后成功的可能性。所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态度是目标成功的动力,决定了最终的效果。目标实现的动力,主要源自三个因素:主体、主动和主要。
  主体,就是在制订目标的时候,需要呈现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说,这个目标必须是学生制订的,或是和学生一起制订的。从实施层面来说,目标需要学生主动完成,主体的作用决定了目标的效果。主体性体现了目标的主体性和制订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主动,就是学生实现成长目标的过程中,制订目标的主体表现出来的主动性。主动面对目标,主动分解目标,主动实现目标,主动反思解决问题,主动总结经验。这个过程中的主动性,是目标实现的动力,更是推动目标实现的核心,它表现出我们实现目标的内心需要,是人成长内驱力的表现。
  主要,就是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决定了目标的实现。所以,面对影响目标的众多因素,我们应该根据它们的作用,结合主体特质,判定主要因素。这样的关键因素,是决定和推动目标实现的关键。
  小王制订目标后,分析了自己当下的问题,了解影响学习的关键点有速度、专注度、练习难度、求教等方面。从他当下的状态判断,他需要侧重于练习难度和求教。因此,让他重点寻找一些较难的问题,并多多和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这体现了主动、主体和主要的特质。
  目标操作:种下一个发展的点
  再好的目标都需要行动去实现。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目标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目标的达成。
  想要达成目标,需要关注两个方面:具体方法和层次操作。具体方法,指在实现目标中是否有具体的、可行的、易操作的方法帮助目标达成,是目标从虚化走向现实的过程。在实践中,很多人因为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导致目标的虚化和空置,目标仅仅是停留在方向上。具体方法是要在实践的时候,有足够具体、可行的操作方式。有落脚点,有具体化目标,从可思走向可视,从可操作走向可达成。层次操作,指实现目标的操作方法是否具备了发展性,表现为层次关系,是不是以递进的方式让人看到成长,是操作方法之间应该具备联系。从开始到结束,所有的方法之间具备相关的逻辑。它不仅呈现出目标逻辑,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操作方法是基于人的思维,表现出方法的递进和人的成长过程。所以,层次操作就是让目标实现的简化过程,体现人的成长。
  小王在制订目标之后,将操作行为界定为练习难度和求教。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操作行为:问题的寻找和设计,问题的练习和实践,问题的整理和反思,同伴的合理讨论和师生间的讨论。这五方面就是具体的可操作过程,同时这个五个方面彼此递进,前三个方面是问题的实践,从选择、实践、整理,层层深入,后两个方面重在求教,重视同伴互助和寻找老师的帮忙。这里的具体化和层次性是融合在一起的,最终成为达成目标的种子。
  责任编辑 何欣容
其他文献
教育者应立足生命,站在生命的角度开展教育活动。然而,现实教育场域中,个体生命的灵动性被压抑,自杀、校园暴力等教育问题不时出现。这些令人心痛的事件提醒我们,教育应该多一些对生命的关注和呵护,将提升个体生命质量作为终极追求。  不过,生命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生命安全、矫正生命问题的初级层面,而要基于学生生命的内在诉求,充分挖掘生命潛能,培养生命积极力量,使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所以,作为教育者
黄崇飞  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首届新锐班主任,武汉市功勋班主任,武汉市劳动模范,武汉市十佳教学能手,黄陂区十大名师。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湖北教育》《新班主任》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一百五十余篇,出版教育著作3部。所带班级多次荣获全国先锋中队、湖北省先锋中队、武汉市优秀班集体等称号。  新时代,社会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不少学校不断创新实践,总结出
在众多关于学生发展、班主任专业发展和学校德育工作研究中,“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探索与主张是独树一帜的,也是动人心扉的,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李家成老师作为该领域的代表,其著作《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更是闪烁着先知的光辉,凸显一个高校学生工作研究者的学生立场、实践立场、专业立场、创生立场及情怀立场。  学生立场。重新认识学生,重新基于对学生发展的认识,醒思学生的存在状态,挖掘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日
民间有一个说法,叫“七八岁的孩子狗都嫌,九岁还有大半年”。实际上,小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会经历精力旺盛的多动期、自我成长的转折期、敏感叛逆的青春期,整个小学阶段,让人嫌的可不仅是七八岁。  “或许刚做班主任的时候还有些不知所措,但二十多年下來,我的心已经和孩子牢牢连在一起了!”刘晓兰一点儿都不觉得她的学生惹人嫌。  维护学生自尊,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做学生期望的教育,这是刘晓兰秉持的教
【原创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一生名利皆空,情爱亦无,贫困交加,受尽冷遇与摧残。在生命最后的两年,他与巨大而暴戾的病魔苦苦搏斗,拼死为人间换来了艺术的崇高与辉煌。如果说梵高的奇迹,是天才加上精神病;那么,梵高至高無上的价值,是他无与伦比的艺术和为艺术而殉道的伟大的一生。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40多年前,科研人
【文题在线】  澳大利亚悉尼82岁的老艺术家斯格,最近在自家的车库里建造了一间工作室,每天忙于烧制五颜六色的玻璃餐具和饰品。她表示,“我就是喜欢创造不同的东西,从玻璃吊坠到玻璃小碗,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图案我都尝试过。当把融液倒出熔炉时,你从来不知道最后它的形状会是什么样子,就像打开圣诞礼物前你不知道礼物是什么一样。”面对外界的不理解,斯格像小顽童呵呵笑着说:“因为创造,我的生活过得才精彩。”  请全
班主任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他们思想与众不同,表现独特,学习成绩跟不上同龄人,有的甚至有强烈的逆反心理。所以,教育问题学生是班主任很费脑筋的一件事。那么,转化问题学生应把握什么原则呢?  尊重与信任能搭建沟通的桥梁  问题学生长期生活在各种批评、指责中,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叛逆、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尊重与信任能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是我们实施所有教育的前提。  小龙是个插班生,学习习惯差,经常迟到旷
班主任在处理好学习、纪律、卫生、安全等班级日常事务的同时,必须与科任教师处理好关系,如此,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更好发展。那么,班主任如何有效地与科任教师处理好关系?笔者认为要做到五个“一”。尊重教师要始终如一  班主任要想处理好与科任教师的关系,尊重是前提。班主任不要把班级视为自己的领地,容不得科任教师“染指”,相反,班主任要始终如一地尊重科任教师。  首先,班主任要尊重科任教师的教育教学权
2017年1月1日,看到这串数字,我不禁浮想联翩。新的一年,有新的憧憬、新的期盼、新的计划、新的行程、新的实践,新的探讨……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应该修炼成什么样的人?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做个“新班主任”。  “新班主任”重在拥有明确的教育理想,坚定的教育信念。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而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引领青少年的精神成长,使之成长为追求“真、善、美”的一代。班主任关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青少年的
翻开李镇西老师的《用心灵赢得心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李老师和蔼可亲的面容。读着从李老师心里流淌出的飘着墨香的文字,给我振聋发聩的感受,字字真情,句句实景,篇篇动听。李老师用真情赢得学生的心,用真诚走近家长,用真心走近老师。他用极其淳朴却又飘溢淡淡清香的文字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育者,只能用心灵赢得心灵。  用尊重走进学生心灵  李老师反复强调:师生之间应该有相互依恋的感情。要想让学生依恋老师,老师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