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旧立新:让古老的门神画“亮”起来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ov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南通木版年画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社会有识之士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下面,笔者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探讨借助吹塑版画把南通木版年画引进“蕊春非遗研习所”的有效策略,使学生对南通木版年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南通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非遗研习;南通木版年画;门神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据此,我们抓住传统文化之风,开发了“探寻民俗里的年味”蕊春系列课程,下面,笔者来说说“南通木版年画之门神画”项目课程。
  一、“门神画”项目课程形成背景
  (一)“南通木版年画”的历史文化价值
  南通木版年画,是江苏南通的汉族民俗工艺品。汉族人民认为年画能驱凶辟邪、祈福迎祥,在祈祷丰收、祭祀祖宗等年节风俗习俗化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年节装饰艺术。南通木版年画所包含的审美观念、乡俗民风、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是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研究的。这些反映民间乡土文化心态的木版画都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
  (二)“门神画”与“南通木版年画”
  南通木版年画的代表就是门神画,有别于“年画四大家”,这些画的人物造型多为身首不成比例的“五短体型”,画面人物面目狰狞,眼露凶光,严肃有加,亲和难觅。种种“天兵神将”的容颜,多是双目圆睁,横眉冷对,手执兵器,满脸杀气,给人的感觉是怪异乃至恐怖的,用南通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老惹怕的,老丑怪的”。而这些“天兵神将”虽然面貌丑陋,令人畏惧,但职责十分神圣,他们都有一颗护佑百姓的美好心灵。这无疑是老百姓心中十分理想的“保护神”,因此,南通人又说他们“心老好的,老善良的”。南通木版年画正是用这些鲜明、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將美丽与丑陋、慈悲与冷酷、善良与凶恶辩证地统一在一起、完美地结合在一起[1]。
  (三)课程的开发
  春节刚过,我们就感觉到学生对中国的年味情结仅仅停留在穿新衣、吃团圆饭、拿红包、走亲访友上,对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年画、剪纸、彩灯等只是在电视上见过或购买过,不曾深入了解过。于是,我们全体总动员,一起开发了“探寻民俗里的年味”蕊春系列课程,“南通木版年画之门神画”就是其中的一个系列。
  二、“门神画”项目课程实施路径
  南通木版年画社团是笔者实施这一课程的主阵地,目前招收的是一、二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绘画基础相对较弱,动手能力也不是很强,但是,他们的好奇心很强。针对他们这一特点,笔者应用了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将南通木版年画教室布置得年味十足。教室外有照片墙,展示的是学生走进民间艺人姚正泉爷爷的家,欣赏最纯正的南通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的照片,以及一幅幅从民间版画工坊带回来的年画。教室内,青砖墙装点了两面主墙,一面墙中央是一扇喜气的大红门,门两侧的墙上是南通木版年画民间艺人的作品,而另一侧的墙上则是学生的年画作品。这样,教室就被布置成了一个小型的年画展,其中以门神画最多。走进这样的教室,学生兴奋不已,围着笔者问:“老师,这是什么?”“这些人怎么这身打扮?”可见,学生对这些年画很感兴趣,他们在第一学期就学会了自主欣赏和探讨,并想要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木版年画。
  (一)故事化路径:引入“百家讲坛”的讲述风格,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的兴趣在哪呢?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是忠实的“故事迷”。而每一组门神都有它独特的背景故事,笔者借助故事调动学生对门神画的主动探究积极性,不失为一种双赢的方法。每一次课前,我们都会以故事导入教学内容,故事和门神画的结合与碰撞,已经在我们的课堂上形成了“百家讲坛”的模式,学生兴致高涨时,还会边讲边学着门神的姿态、表情演一演,学得不亦乐乎。
  (二)游戏化路径:引入“最强大脑”的赛场风格,掀起门神之风
  一味地向学生讲述门神的造型、色彩,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降低其学习的兴趣,游戏是最好的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兴趣的方式,于是,为了掀起一股探究门神之风,我们引入了“最强大脑”的赛场风格。本次是团队赛,全班学生课前就分成了六个小组,并自主收集了资料,主题为门神。为了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笔者给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贴门神的作用;(2)门神画的来历;(3)门神画的内容、题材和人物;(4)“年画四大家”的门神及特点;(5)南通木版年画中的门神特点;(6)南通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7)读图,区分出不同地域的门神画。为了增加游戏难度和趣味性,笔者还增加了一个环节,即给学生提供团队间相互提问的机会,答对者双倍加分,答错给对方双倍加分。在这个小游戏的激发下,学生开展了课前自主探究活动,都希望自己的团队成为最强的团队,一时间,校园里掀起了一股探究门神之风。
  (三)多样化路径:引入“步步高升”的台阶式设计,催化创新构思
  第一阶段,入门阶段,笔者引导学生以吹塑版为材料,尝试制作局部的门神画作品,只创作门神的头饰、表情,抑或服装,使学生初步认识版画的艺术特色,感受它的艺术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进而了解南通木版年画的发展历程、工具的选择与使用、基础工艺技巧(如刻字要刻反字、线条的疏密、粗细变化、阴阳的关系等)。
  第二阶段,初级工艺制作阶段,主要以模仿南通木版年画中简单的门神画为主,如门神半身像的创作、祝福语的制版、纹样框架的设计,使学生积累技术经验,体会吹塑版的制版特点。
  第三阶段,前面的所有练习重点都是门神的造型表现,其实,它的色彩也是很有特色的,但是,制作套色木版年画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偏大,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和认识门神画色彩特点,如剪纸、水彩、泥塑、水墨等。这些便于表现门神画色彩特点的形式,我们都可以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其中个人创作可以小而精为主,小组合作可以创作大型作品。
  三、“门神画”项目课程实施成效
  在了解了一系列的门神画后,学生不仅深入地认识到南通木版年画包容会通的特点,其既吸收了“年画四大家”的严谨精细、一丝不苟的创作特点,又具有江海平原简练明快、古朴雅拙的地域特色,形成了自身内敛的独特韵味。门神画是中国古代传统木版年画的起源,它们的色彩特点是对比强烈、色彩饱和、鲜艳明快。虽然一幅门神画的创作时间相对较长,但是一旦成型,创作者望着那特有的造型、线条曲直疏密变化和明丽的色彩,无不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老师,快来看,我的门神!”从学生的神态和语气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自豪感。
  如此美的艺术,怎能只放在小小的非遗教室里,怎能只有我们几十个人来赏析它?于是,我们不断拓展空间、对外开放,给来我校交流学习的教师提供了学习契机,教师们或参观教室布置,或观摩学生制作过程,就这样,我们直观地传扬了南通木版年画这一非遗传统文化。我们的校园画廊里,每一年都会展示社团创作的作品,木版年画社团的作品引起了很多学生的注意,感兴趣的学生特意来到社团学习更多的木版年画知识。此外,为了让更多的人欣赏我们社团的作品,我们还参加了各级各类美术作品比赛和交流会。我们的作品更是远渡重洋到了驻英国大使馆阳光学校,在那里,我们得到了外国友人的大力赞扬,他们驻足观赏,久久不愿离去。对此,笔者感到很自豪,只想说:“厉害了,我们的蕊春娃,厉害了,我们的传统艺术!”
  这次的“门神画”课程只是非遗文化传承路上的一个小小的起点,课程的实施用了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但传承之路还很遥远,只停留在认识和简单制作上还远远不够。我们只有把这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牢牢地根植于学生的心里,才能真正地将它发扬光大。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人如果驻足于现状,永远不能获得更高的成就。传承之路必须联系生活,开阔视野,不然这条路不会长远。我们要试着走出去,多看看现如今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环境,找寻现代生活与南通木版年画相交的点,寻求更多、更好的传承方式,让南通木版年画走进生活、贴近生活,这样,它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吴桂萍.中国木版年画新题材创作的途径[J].文化月刊,2018(10):155.
其他文献
【摘要】长期以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小学语文作文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组织作文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广阔的写作空间中培养自身写作兴趣,并积极调动想象力,乐于表达,从而获得快乐的体验。基于此,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快乐作文教学迫在眉睫。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作文教学经验,对如何实现快乐作文教学进行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作文教
编辑思想:  当前,新课程教师培训用书多如牛毛,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理论类,亦称通识类,也可称为宏观层次;另一是方法类,亦称学科类,也可称为微观层次。但从培训实际需求看,教师专业发展急需中观层面(即策略)的引导。教学“策略”乃教学方法之方法,它不是哪一课具体怎么上的方法,而是教学中的基本方法。本书就力求从中观层面出发,探寻新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  内容概述:  作为一本面向最广大范围的教师培训用书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市朝阳区具有特殊的意义。朝阳区是2008年奥运会的主场馆区,也是2008奥运会圣火点燃的地方……面对宝贵的历史机遇,朝阳区教委认识到:有目标、有层次、有步骤地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将成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区教委的领导下,各级各类学校在德育内容上重视挖掘奥运教育深层次的内涵,实现奥运教育的系统化;在德育途径上注重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实现奥运教育的经常化;在德
学校特色的内涵    我认为,学校特色是学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传统和优势,运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通过学校的一日活动,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育管理、课程内容、师资建设、教学方法,以及学校文化、环境、设施等多方面综合体现出来的办学风格和特征。它是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并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貌。  学校特色涵盖四个方面的主
【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对看图写话不知从何下笔,缺乏逻辑性和层次感,而低年级学生在看图写话时却文思泉涌,不仅能完整描述内容,而且还能给图片内容加上想象的翅膀。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是想象力的缺乏制约着创造力的培养。  【关键词】看图写作;异化现象;想象力培养  一、异化现象  多年的英语教学让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学生一旦遇到看图写作便心生排斥甚至恐慌,其实图片内容基本都在课文中出现过,课堂中也反复
【摘要】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谋求学校的长远发展,武宣县中学采用多种手段激励和评价教师,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使学校的教学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但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必须不断推动并参与制定、完善学校的激励制度,使学校管理更加人性化和民主化,从精神层面增强教师的幸福感。  【关键词】教师;激励;评价;探索;实践  一、对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精细落实、精细管理  为了促进我校教学、科研工作持续
教师文化之讨论(一)    教师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被大多数人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价值取向、行为作风、思维方式、生活信念、人际关系、情绪反应等群体行为。其中人际交往文化是教师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期即对此加以关注与讨论。    教师也在排队  ◆田 颖     媒体和专家都在呼吁,不要给学生排队,但是排队还
【摘要】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汩汩泉水,泉源丰盈,泉水永不枯竭。教师要以生活为基点,用教材内容架起生活与表达的桥梁,引领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使学生发现多姿多彩的生活,并学会从生活中探索表达技巧,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语文中处处有生活的痕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影子。陶行知先生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这揭示了语文课程的本质,也暗示了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
【摘要】小学中年级学生在写童话时往往感到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写作的情节也比较单一,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笔者根据儿童心理及思维的发展特点,尝试带领学生用猜想、扩写、续写等方式对“系列童话”《精灵鼠小弟》进行再创作。连续性的故事、情节和写作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主动投入写作,提高了写作能力。  【关键词】童话;写作教学;《精灵鼠小弟》  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3单
【摘要】学科融合是目前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现代教育中的热门话题,它能将多门学科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图形与几何为例,讨论了目前学科融合的误区,并探寻了以数学为主的学科融合的措施与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学科,具备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如何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