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挖祖坟,关中平原上唐皇陵的灭顶之灾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chao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千年来,大唐帝国一直是世界史上的重要奇迹。长时间辉煌地伴随着这个奇迹的,是被渭河流域养育着的大唐帝都长安城。一直以来,除了历史中那个坚强巨大的背影,关于大唐帝国,还有许多留存后世的人文见证物:比如西安的大、小雁塔;再如比十八座恢弘的大唐帝王陵。
  作为帝王们的长眠之地,大唐帝王陵已经在关中平原矗立了上千年。这些庞大的陵墓群,横跨了渭河北岸六座县城: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陵山绵亘,长达数百里……
  然而,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的时候,一条让人震惊的消息传来:十八座唐王陵正在面临着灭顶之灾。当地的一位知情者曾愤怒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不知道我们陕西人,还要不要祖宗?!
  尽管在唐末五代时期,唐十八陵因为战乱和盗挖遭到严重破坏。但随后的历朝历代,人们都对它极为呵护:宋太祖登基后,曾下诏进行全面修缮,并为每座皇陵重新下葬龙袍两件,以表示尊敬;从明洪武三年开始,朱元璋每年必派专员前来祭祀;满清时期,清政府曾对唐陵重新进行立碑、划界,并专设“陵护”人员承担陵区保护重任……
  最早的宁静于上世纪70年代被打破。那时候,皇陵迎来的不是拜祭的后人,而是挖掘机、炸药、雷管和运输车队——随着陕西省内各大城市的迅速发展,铁路公路以及各种建筑设施的修建都需要大量的石料,在高利润的诱惑下,有人打起了皇陵陵山的主意,毁陵行为愈演愈烈,唐十八陵正在遭遇灭顶之灾。
  
  被遗忘的大唐开国皇帝陵
  
  古语说:盛唐长安都,帝王咸阳墓。
  在位于关中平原中部的咸阳地区三原县,这个因境内有孟侯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的小县城,在历史上被三位皇帝看作风水龙脐卜一大唐开国皇帝李渊、敬宗李湛、武宗李炎的陵寝都被安置在这里。
  据史料记载,公元635年唐高祖李渊驾崩,在三原县徐木乡“封土为陵”,后人将它称为献陵。当时的献陵蔚为壮观,分为内外两城,内城四门各有石虎一对,南门外矗立着一对高大的华表和石犀,在陵的周围,还分布着67座皇亲重臣的陪葬墓,宛如众星捧月。
  作为大唐帝国的开国皇帝,李渊墓的恢弘壮观完全可以想象。但遗憾的是,如今眼前的一幕却让人黯然神伤:陵前的华表早已破碎不堪,随处可见散落的石雕碎块,而昔日宽阔的神道早已不见了踪影……
  51岁的村民邓大爷,祖上几代人都在献陵旁的永合村居住。在他的引导下,记者见到了一尊被草垛掩埋得只露出半个脑袋的守护兽,邓大爷解释道:“现在偷盗者多啊,只能这样勉强保护起来……”
  接下来,记者走访了敬宗的庄陵,武宗的端陵,以及唐之先世李虎(李渊的爷爷,被追谥为唐太祖)的永康陵,其状况都令人备感遗憾:破碎的皇陵,一地的废墟,让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苍凉汇聚,也让古代的人文与现代的工业狭路相逢。现场目击:炸陵挖山,巨型采石场
  蒲城县被认为是唐十八陵破坏最为严重的地方。
  蒲城县共埋有五位皇帝(其中葬于惠陵的李宪后来也被追谥为“让皇帝”),其中包括中国历史上的传奇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就是那位曾经把大唐帝国推上极盛巅峰,又因红颜祸水让国家岌岌可危的“唐明皇”。他谢世之后的墓地,历史上称为泰陵,具体位置是以蒲城县东北金粟山为陵,在山腹中建造墓室,四周还绕陵筑墙。
  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当记者抵达泰陵时,仍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面前的陵山,早已笼罩在采石爆破腾起的烟尘中,飞扬的尘土甚至让神道上原本青翠的松柏,变成了土黄色……登上泰陵东门往下看去,一座投资千万的巨型采石场让人震撼:大到六轮卡车、小到三轮农用摩托,正热火朝天地运输碎石。炮声、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整座陵山,全都成了采石的战场,只有缺胳膊少腿的“守陵人翁仲”(翁仲是秦代一名文武双全的大将,他的石像被广泛立于帝王陵前,象征着帝王的文治武功),还忠心地站在陵前。
  陵山上遍布着的,还有“洛阳铲”留下的探洞。所谓“洛阳铲”,其实是一种考古学工具,是用来探测地下墓葬的。据当地人介绍,这些“洛阳铲”探洞,有些是考古队留下的,但更多的可能来自盗墓者……
  泰陵文管所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泰陵周边的采石活动在21世纪初形成规模,采石和石料加工所得的收入,已经成为当地村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陵区村庄一半以上的劳动力都参与其中。
  在蒲城县,遭到爆破的并不仅只是泰陵,还有宪宗景陵和穆宗光陵。穆宗李恒与宪宗李纯是一对父子,他们的陵寝位于距离泰陵仅数公里的尧山一带。在那里,记者看到,陵山满目疮痍,两座陵寝已被多个采石场紧密包围,尤其是景陵,甚至已经有采石场完全侵入了陵园内,严重破坏着景陵的整体风貌。
  据悉,目前的唐皇十八陵,多数都曾经遭受或正在遭受采石破坏。蒲城县的相关资料表明:在2006年,当地32家水泥企业产值曾超过8.5亿元。陕西省蒲城县文物局局长贺正全对这个问题非常无奈:“陵区五万多名群众都是靠天吃饭,产业比较单一,采石打工是他们无法选择的生计,只能是靠天吃饭、靠山致富。说白了就是挖山。”
  陕西考古院研究员张建林。从1995年便开始参与唐十八陵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他对这些破坏痛心疾首:“陕西境内的铁路、高速公路修建都需要大量石料,于是,更多的采石场在利益驱使下,动作比以前更甚,昼夜不停地挖,甚至一个月就能让一座小陵山消失……”
  随着国家“陕西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的考古调查逐渐进行,唐十八陵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大量的非法采石场已经被勒令停工或拆除。
  而对于治理前景,蒲城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党一鸣的看法非常深刻:“采石成了游击战,让政府管理起来很难。多部门的执法协调,尤其是在山区,一时可以见成效,但是难以持久,没法保证不再反弹。如何为采石农民找到新的致富路子才是关键。”
其他文献
讲述人:刘明  性别:男  年龄:35岁  职业:干部  地点:经典咖啡屋  采写:刘萍  见到刘明时,太阳已快落山,余辉洒在波光鳞鳞的水面,泛射出点点金光,我们的谈话,就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染上了几许淡淡的朦胧。  我想有个家  当我第一次从农村来到襄樊时。就被这花花绿绿的世界迷惑了,那会儿我是第一次远离家乡,也是第一次接触城市,我来上学。  母亲说,从此我很可能要永远留在这里了。  正如母亲说的,
期刊
我在北大游学13余年,听说过不少北大名教授与普通老百姓交往的趣闻轶事。北大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与“掏粪工”魏林海交往的故事,尤为感人至深。  魏林海,我是认识的,今年五十岁上下。记得10多年前,我在北大游学时,就经常在北大的废品收购点。看到他的身影,他趴在那废品堆里“淘书”,每每有意外的收获,常常抱了一大叠旧书,乐滋滋地回家。  后来才知道,他祖辈务农,是地道的北京本地农民,家住北大西门外不远的六郎
期刊
推着自行车走了一个小时,歌词诞生了    杨伟租住在浙江宁波礼嘉桥村的一所民房里,去年,笔者相约前去采访的时候,正值寒潮来临,凛冽的寒风呼啸,一阵阵地往衣服里钻,冻得人直哆嗦。杨伟的家是一间只有10来平方米的平房,破旧的门和窗几乎无法抵御寒风的侵袭。房间里除了两张床,就只有放着电脑的写字台,再把饭桌一张开,就没有多余的活动空间了。但这狭小的空间并没有局限住他飞扬的思绪。  为庆祝澳门回归10周年,
期刊
摘要: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国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迅速跻身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然而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问题不断凸显,加之去年我国的经济增速出现了放缓的趋势,再次引发了中国是否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本文主要分析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进的风险。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发展;经济增长  一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  中等收入陷阱至今没有一个严格的定
期刊
为挽救爱情,勤奋好学的青年因盗窃入狱    今年28岁的杨贵华出生在重庆巴南区石龙镇的大莲村一户普通农家。1991年,父母离婚,刚上小学四年级的杨贵华被迫辍学,年幼的他只好跟随母亲在大渡口区九宫庙一家砂锅店当洗碗工。  几个月后,杨贵华被母亲送去学习铲车维修,初次接触汽车线路,杨贵华一下子就迷上了电子技术。通过自学,他渐渐掌握了与电子技术相关的工作,如电视维修、电脑运用、光盘制作等。随后,杨贵华去
期刊
贫寒农家,三个儿女个个品学兼优    1985年寒冬腊月,一挂鞭炮,两桌酒席,小伙子陈斌与农村姑娘周正梅举行了简单的婚礼。陈斌勤劳朴实、为人憨厚,周正梅勤俭持家、孝敬公婆,夫妇俩相亲相爱。婚后第二年,女儿陈培的降临,更增添了家庭的欢乐。陈斌系三代单传独子,符合国家照顾生育二胎政策。在陈斌父母再三动员下,1990年12月25日,周正梅在乡医院生下一对龙凤胎。陈斌说,男孩要兴旺发达。女孩要美丽漂亮,就
期刊
一对拣破烂的夫妻,每晚都会出现在我家附近一个大超市的门口,因为超市门口有几个垃圾桶,里面最有东西可捡了。他们五十多岁年纪,两人并不像一般捡垃圾的那样衣衫褴缕,满脸灰尘,而是穿得干干净净。甚至连鞋子表面都没有灰尘。男人拿着一把带钩子的木棍在垃圾桶里翻找,然后把有用的东西钧出来扔到女人脚下,女人戴着手套,再扒一遍确认有用后便装进一个黑色的塑料袋里。  那天我从电影院回来遇见了他们,于是跟他们闲聊起来。
期刊
两大掌门反目,子女的爱情危机重重    今年27岁的张冬豪是河南省邓州市人,他的传奇经历,要从上代人的恩怨说起。张冬豪的父亲张全柱年轻时,师从中原名吃“黄焖鸡”的第七代传人陈阿德,做得一手地道的黄焖鸡。他做的黄焖鸡,配料多达30多种,成菜后辣而不暴、油而不腻、骨肉分离、肉质富有嚼感,热可做主菜大餐,冷可当调味小吃,在当地堪称一绝。凭着这门手艺。张全柱在南阳市独山大道开了一家名叫“张记黄焖鸡”的饭店
期刊
摘要:幽默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的特点是诙谐与滑稽的。西方幽默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融入了人类智慧的精华。本文将给出幽默的定义,概括中西方幽默的差异,浅谈对西方幽默方式的不同理解,并结合中西方的事例,探讨中西方幽默方式的一种融合趋势。  关键词:幽默;西方;差异  一 幽默的定义  幽默这个词语经常挂在人们嘴边上。可是被问到"什么是幽默?",答案就不尽相同了。辞海中有这样的定义:
期刊
人本身就是一座化学工厂    正如我们亲眼所见,化学既是天使又是魔鬼。说它是天使,是因为目前欧洲获准使用的300多种食品添加剂都是化学物质。化学品也是我们食物构成的基本成分,如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说它是魔鬼,是因为有污染成分的化学物质会淤积在体内,危及健康。  说它是天使,因为它让我们可以在8月吃到橙子,在4月吃到葡萄。如果没有化学品,甚至不可能养活全世界人民,也不可能保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