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逻辑、文化支撑及实践指向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ll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历史逻辑;文化支撑;实践指向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4 — 0010 — 06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进行了系统概括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部署要求,表明中国共产党坚定制度自觉和自信。这种自觉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探索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源于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源于新时代制度建设实践的发展面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他文献
对于集体建设用地价格来说,建立健全一个行之有效的价格体系相当重要。集体建设用地基准的价格涵义,充分对价格组成进行分析研究是科学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价格界定的要件。其评
摘 要:克鲁格曼的“永恒的三角形”是基于解释国际金融的困境而提出来的,其实质是指政府的三种能力,即稳定宏观经济、同商业周期做斗争的能力;穩定币值、稳定汇率的能力;对短期资本流动的控制能力。不能简单地将“永恒的三角形”与“三难选择”等同起来,应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完整的诠释。本文说明了克鲁格曼的“永恒的三角形”的原义,认为“永恒的三角形”不能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  关键词:“永恒的三角形”;系统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