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鸭细小病毒和鸭3型腺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来源 :动物医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_s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湛江市某鸭场饲养的15日龄番鸭发病,病鸭主要表现张口呼吸、腹泻等症状,病死率达40%左右.为明确其病原,采集病死鸭肝脏、脾脏等组织进行PCR检测,病原分离鉴定,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从该群病死鸭中同时分离到1株番鸭细小病毒(MDPV)与1株鸭3型腺病毒(DAdV-3),分别命名为MDPV GDZJ1901株和DAdV-3 GDZJ201901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MDPV GDZJ1901株基因组全长为5 067 bp,G+C含量为45.69%,与MDPV分离株的同源性介于98.1%~99.51%,其中与MDPV分离株M8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9.51%;对其进行遗传重组分析发现,GDZJ1901以经典MDPV YY株为骨架,在P9启动子和VP3区域经历重组.DAdV-3 GDZJ201901株基因组全长为43 860 bp,含27个开放阅读框(ORF).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显示,GDZJ201901株与已报道的DAdV-3同源性最高,为99.89%~99.91%,且含有2个fiber基因,符合DAdV-3基因组特征.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新分离的MDPV和DAdV-3毒株对3日龄雏番鸭的致死率分别为28.6%和21.4%.结果表明,从同一群发病雏鸭中同时分离到MDPV和DAdV-3野毒株.
其他文献
为了明确宁夏地区奶牛犊牛腹泻的发病情况及引起腹泻的病原微生物种类,随机采集宁夏地区10个规模化奶牛场有腹泻症状的132头0~60日龄奶牛犊牛腹泻粪便样品,采用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对轮状病毒、冠状病毒、隐孢子虫、大肠埃希氏菌K99、贾第鞭毛虫进行病原检测;采用麦克马斯特氏法进行艾美耳球虫检测.结果显示,132份样品中共检出95份阳性粪便,6种病原平均检出率为71.96%.10个牧场检出率各有不同,最低检出率33.33%,最高检出率为100%.隐孢子虫检出率为40.00%(38/95),轮状病毒检出率43.16
实验通过多个角度对风电叶片腻子的触变性进行了探究.测试结果表明,触变助剂对腻子的机械性能几乎无影响,通过有机膨润土和改性聚酰胺蜡粉的合理搭配使用,既能让风电叶片聚氨酯腻子具有优良的贮存稳定性,又使其有好的抗流挂性和刮涂性.
最近,行业分析公司N-tech Research发布了一份题为《2020年智能抗菌和抗病毒市场》的报告.在此研究报告中,该公司预测,到2025年智能抗菌和抗病毒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1亿欧元,这一数据包括了智能涂料和智能表面.而智能表面包括在工厂涂覆抗菌剂的产品,以及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纹理的表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