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压力与挑战,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及其运行对环境的巨大影响,低碳这一概念也由此成为生活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被列为国家发展新趋势以及节能减排的信目标。
关键词:建筑;低碳;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347-01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全球气候变暖对整个社会人类生存发展所带来的具大威胁,而越来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则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最直接的因素。因此,必须大力建设我国建筑节能,推行低碳经济。
一、充分认识加强建筑节能工作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加强建筑节能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改善人类居住环境非常重要的有效措施。在我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百分之三十,节能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手段。积极推进建筑节能,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传统建筑业的改造和提升,转变城乡建设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进而实现使得建设事业有长久发展。应该充分认识加强建筑节能所带来的重要作用,科学有效的进行管理,提高我国建筑节能水平。
二、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节能意识有待提高
全民节能意识不强,部门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缺乏建筑节能的基本知识和主动意识。造成建筑节能圈内热圈外凉,制约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总体发展不平衡
一是城市之间的不平衡,寒冷地区城市建筑节能工作发展较慢。夏热冬冷地区城市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一些城市的建筑节能工作还未完全展开。二是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与采暖制冷系统节能之间的不平衡,围护结构采用节能措施多,采暖制冷系统节能工作滞后、节能改造缓慢。三是管理环境之间的不平衡,大多数城市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管理工作还很薄弱,没有把好建筑节能工作出入口关。
(三)节能材料的生产、认证相对滞后。建筑节能技术没有形成体系,产品的研发资金缺乏,开展关机技术攻关少,造成建筑节能材料的研发和生产相对滞后,新型节能产品材料市场发展缓慢,市场上优质高效的节能材料比较少。
(四)建筑节能法规建设薄弱,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法规和行政规章,使得建筑节能工作执行起来比较困难。此外,建筑节能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奖励措施体系,没有能够对建筑节能体系市场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也不能够对各方的利益主体起到有效的规范制约。
三、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措施与方法
(一)加大建筑节能工作的领导组织工作。建立健全建筑节能工作的组织机构。建筑节能是具有长久性、系统性的一项项目工作,我国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目标,落实责任,相互协调,全力推动才能见效。因此,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协调机构,建立建筑节能工作的协调机制和工作制度,从组织上、制度上确保节能建筑的实施。
充分加强建筑节能的宣传工作以及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我国各个地区要针对自身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建筑节能体系方法,充分加强对建筑节能重要作用的宣传工作以及相关的建筑节能政策方法制度,以此来提高我国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全社会形成一个很好的节能环保氛围环境。此外,要充分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相关培训教育工作,对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开展有关建筑节能的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加强其建筑节能素质标准,使得对建筑节能相关的要求措施和标准体系得到很好的落实。
(二)建立完善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1、加强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监管。各级政府机关要带头厉行节约,发挥表率作用。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积极开展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工作,研究职能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制度,逐步建立节能监管体系。此外,建筑物的所有权人应该加强对自身建筑用能的有效管理,要定期对建筑物用能系统进行维护、检查、保养,及时发现用能系统问题并及时清除,使得能源使用效率能够得以提高。2、加快既有高效能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要对比较高耗能的建筑物进行能耗检查以及检测工作,对建筑的围护结构以及采暖设备、空调设备、室内照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的提出节能的改造意见,同时,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堆问题进行科学的节能改造工作。另外,要使得建筑工程项目节能改造效果得以提高,必须要发挥政府采购的体系政策指导作用,政府要强制实施对节能产品的采购制度,确保建筑节能工作良好有序的进行。
(三)建立多种类型的节能建筑示范,形成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应用试点示范。通过试点示范,进行相关政策、技术和配套产品的研究,提出在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门窗、外保温材料、新能源等适用的产品和技术,淘汰落后的和耗能高的产品和技术,同时结合试点工程,编制相应的推荐性技术规程,完善建筑节能体系。
(四)進一步完善建筑节能激励政策。加大对建筑节能的投入。加大支持力度,统筹安排各方面的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建筑节能工作,政府要相应加大对建筑节能工作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制定落实相关建筑节能经济扶持政策。
奖优罚劣,是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要鼓励在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明显的地区和单位,对执行节能标准不力的地区和单位给予批评、处罚,努力提高全社会建筑节能意识,在全省范围内营造一个推广应用节能“四新”成果的良好范围。
作者单位:刘辉 商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科技科
武玉侠 商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科
参考文献:
[1]赵书健.建筑节能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J].建筑节能.2008,1.
[2]夏云.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关键词:建筑;低碳;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347-01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全球气候变暖对整个社会人类生存发展所带来的具大威胁,而越来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则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最直接的因素。因此,必须大力建设我国建筑节能,推行低碳经济。
一、充分认识加强建筑节能工作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加强建筑节能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改善人类居住环境非常重要的有效措施。在我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百分之三十,节能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手段。积极推进建筑节能,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传统建筑业的改造和提升,转变城乡建设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进而实现使得建设事业有长久发展。应该充分认识加强建筑节能所带来的重要作用,科学有效的进行管理,提高我国建筑节能水平。
二、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节能意识有待提高
全民节能意识不强,部门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缺乏建筑节能的基本知识和主动意识。造成建筑节能圈内热圈外凉,制约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快速发展。
(二)总体发展不平衡
一是城市之间的不平衡,寒冷地区城市建筑节能工作发展较慢。夏热冬冷地区城市起步较晚、发展缓慢。一些城市的建筑节能工作还未完全展开。二是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与采暖制冷系统节能之间的不平衡,围护结构采用节能措施多,采暖制冷系统节能工作滞后、节能改造缓慢。三是管理环境之间的不平衡,大多数城市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管理工作还很薄弱,没有把好建筑节能工作出入口关。
(三)节能材料的生产、认证相对滞后。建筑节能技术没有形成体系,产品的研发资金缺乏,开展关机技术攻关少,造成建筑节能材料的研发和生产相对滞后,新型节能产品材料市场发展缓慢,市场上优质高效的节能材料比较少。
(四)建筑节能法规建设薄弱,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法规和行政规章,使得建筑节能工作执行起来比较困难。此外,建筑节能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奖励措施体系,没有能够对建筑节能体系市场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也不能够对各方的利益主体起到有效的规范制约。
三、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措施与方法
(一)加大建筑节能工作的领导组织工作。建立健全建筑节能工作的组织机构。建筑节能是具有长久性、系统性的一项项目工作,我国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目标,落实责任,相互协调,全力推动才能见效。因此,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协调机构,建立建筑节能工作的协调机制和工作制度,从组织上、制度上确保节能建筑的实施。
充分加强建筑节能的宣传工作以及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我国各个地区要针对自身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建筑节能体系方法,充分加强对建筑节能重要作用的宣传工作以及相关的建筑节能政策方法制度,以此来提高我国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全社会形成一个很好的节能环保氛围环境。此外,要充分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相关培训教育工作,对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开展有关建筑节能的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加强其建筑节能素质标准,使得对建筑节能相关的要求措施和标准体系得到很好的落实。
(二)建立完善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1、加强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监管。各级政府机关要带头厉行节约,发挥表率作用。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积极开展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工作,研究职能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制度,逐步建立节能监管体系。此外,建筑物的所有权人应该加强对自身建筑用能的有效管理,要定期对建筑物用能系统进行维护、检查、保养,及时发现用能系统问题并及时清除,使得能源使用效率能够得以提高。2、加快既有高效能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要对比较高耗能的建筑物进行能耗检查以及检测工作,对建筑的围护结构以及采暖设备、空调设备、室内照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有效的提出节能的改造意见,同时,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堆问题进行科学的节能改造工作。另外,要使得建筑工程项目节能改造效果得以提高,必须要发挥政府采购的体系政策指导作用,政府要强制实施对节能产品的采购制度,确保建筑节能工作良好有序的进行。
(三)建立多种类型的节能建筑示范,形成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平台。积极组织开展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应用试点示范。通过试点示范,进行相关政策、技术和配套产品的研究,提出在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门窗、外保温材料、新能源等适用的产品和技术,淘汰落后的和耗能高的产品和技术,同时结合试点工程,编制相应的推荐性技术规程,完善建筑节能体系。
(四)進一步完善建筑节能激励政策。加大对建筑节能的投入。加大支持力度,统筹安排各方面的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建筑节能工作,政府要相应加大对建筑节能工作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制定落实相关建筑节能经济扶持政策。
奖优罚劣,是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要鼓励在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明显的地区和单位,对执行节能标准不力的地区和单位给予批评、处罚,努力提高全社会建筑节能意识,在全省范围内营造一个推广应用节能“四新”成果的良好范围。
作者单位:刘辉 商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科技科
武玉侠 商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科
参考文献:
[1]赵书健.建筑节能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J].建筑节能.2008,1.
[2]夏云.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