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球场边,茶道台旁,围坐着这么三个人:一辈子好像只在乎网球这一件事的蒋越、放弃优越的盯行业职位选择享受网球生活的孙道湧、雪中送炭毅然加入好友生意的黄青。斟饮之间,他们讨论最多的是俱乐部不久之后的蓝图,而这张美好的蓝图要从一个人对于网球的执着说起。
执着的网球人
“小时候我妈让我打网球,说这东西能玩一辈子。现在看来我真的要玩一辈子了。”坐在俱乐部的球场边,蒋越笑着说道。
1982年,出生在辽宁的蒋越在母亲的引领下走上了网球场。“我们开始打球的时候都还是沙地。其实沙地是练基本功的好地方,很多技术在沙地上可以练出来,在现在的硬地却是练不出来的。”当时的条件虽然简陋,但她还是乐在网球之中。蒋越的网球之路从球场上的挥汗如雨开始了,但之后她围绕网球所做的事远远不止打球那么简单。
“1990年参加的高考复读班,我之前离开初中就没有再上过学,一直在体校训练然后进入省队,所以学习对我来说挺难的,后来在家人还有朋友的鼓励下,咬牙狠学了半年,把中学和高中的课程都重新学了一遍。”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蒋越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体育大学。象牙塔里的蒋越很快显现出了同龄人少有的自信和独立。大学二年级,她就开始在北京其它大学的学生中教授网球了。
大学毕业后,蒋越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网球教师,期间她却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自费出版教学心得《网球初步》。回忆出书的过程,蒋越用了一个“累”字来概括。“这本书一共14万字都是原创的,出版之前我积累了5年的经验和素材。书中的1千多张照片,也是我亲自示范,这就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写成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我就决定自费出版,让我没想到的是,出版之后反响还不错。”她说着说着眉头逐渐展开了。
因为网球,也因为自身的发展需要,不久之后蒋越又做出了一个决定——前往遥远的加拿大留学。她解释说:“去那边一方面是读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那边的网球发展状况。网球在加拿大不算主流运动,但我那时候也到美国考察了很多和网球相关的东西。我读的第一本英文原版书就是尼克·波利泰尼的自传。”蒋越先是在维多利亚大学的加拿大同立教练学院进修了教练员等级课程,接着又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McGillUniversity)获得了人文科学硕士学位。
处于家庭方面的考虑,拿到硕士学位的蒋越选择回到上海发展。“其实出国留学,更多的是想为自己做储备,至于网球事业后面该怎么发展还没有特别明确的想法。但回来之后,我一下子看到了网球市场良好的发展前景。当时的喜力公开赛连续几年在仙霞网球中心举行,所以我就决定把自己网球事业的起步场地选在仙霞。”蒋越回忆道。
那时的蒋越也是从“个体户”教练开始做超的,不过相比其他教练,蒋越有着自己更清晰、更独到的定位。“我的理念就是做品牌,做高端人群,所以一开始就寻求与很多国际顶级公司的良好合作。”那时,蒋越几乎跑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网球场。经历了这样一个积累的过程以后,蒋越开办了自己的体育文化公司,当然业务还是围绕着网球展开。蒋越说道:“其实公司成立到现在,原有的思路一直都没有改过,包括我们针对的人群,以集体课为主、以青少年为主的授课模式。”
始终如一的定位使得公司下属的蒋越网球俱乐部一直在平稳陕速的发展。如今俱乐部在绿洲商务会所网球中心、国际网球中心和西郊宾馆网球场这三个上海条件最顶尖的网球场馆开展课程,学员数量超过300人,这其中还不包括500强企业培训这一块,成为了上海最具影响力的网球俱乐部之一。
打造技术核心
采访蒋越教练时,她的身体状态不太好,是因为连日以来高强度工作造成的。蒋越教练的敬业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2005年蒋越怀孕了,不可思议的是生产前的一个月她还在球场上指导学员。在自己的网球事业刚刚起步时,蒋越还时不时一天连续15个小时教球,这样的精气神让很多男教练都自愧不如。
现在蒋越俱乐部旗下有8名教练。作为总教头,她将整个教练团队调教得训练有素。她对课程的要求非常严格,虽然这几年蒋越教练已经很少亲自教球了,但几位年轻教练的课,她都会到场监督辅助,力求让每一个学员都能从课程中获益。蒋越说道:“教练员的培训、发展、和提高一直是我们俱乐部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从俱乐部需求的角度看,有几个层次的教练是我们需要的,比如高水平的陪打教练和高水平的授课教练。同时我们也会吸纳一些资历尚浅的教练来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需求。不论什么水平的教练员进入我们俱乐部,都会有一个培训的过程,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套比较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教练员培训体系。我们知道如何把刚大学毕业的‘毛坯教练’变成一个台格的可教、可打的教练,如何把一个合格的教练变成一个更高水平的教练。”从实际效果来看,对于教练团队的严格要求使得蒋越俱乐部教练员的授课质量受到了学员广泛的认可。
然而网球在中国发展的年限还相对较短,整个教练群体里,高水平的教练员还比较缺乏。对于这一点,蒋越教练发达了自己的观点:“说到高水平教练,我倒不觉得头疼,高水平教练有高水平教练的需求,就看我们的容纳能力了。如果我们把各方面的条件创造得很好,吸引高水平教练并不困难。”
提高俱乐部的教学质量,除了引进高水平教练这条途径之外,还有寻找和高水平教学机构合作这一方法。而从去年开始。蒋越俱乐部就在着力发掘这一领域的资源。通过一段时间的沟通联系,2009年7月,蒋越带着俱乐部里的一名小学员前往西班牙著名的布鲁格拉网球学校学习取经。
“我去西班牙的动机是当时觉得俱乐部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有更高的需求了,需要一些网球技术上的支持。去西班牙,就是想寻找一个台作伙伴。布鲁格拉网球学校是垒欧洲乃至全世界最有名的网球学校之一。曾经培养出过塞尔吉·布鲁格拉(Sergi Bruguera)这位两届法网冠军,而塞尔吉的父亲路易斯(Luis Bruguera)正是这所学校的校长。”如今说起在西班牙布鲁格拉网校的那段经历,蒋越依然神采飞扬。她在学校里杲了整整两个星期,从西班牙网球的教学、技战术理念到教练员的各种训练方式、学员的衣食住行,蒋越都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最后,蒋越的学习精神甚至都感动了老布鲁格拉,老人动情地说:“从来没有一个中国人这样来考查我们的网球学校。”
蒋越接着说:“从西班牙回来之后,感觉非常好,于是我们俱乐部就积极促成了老布冉格拉两次访问中国。一次是中网和大师赛,带着他和中国网球界各个层面的人接触;第二次是去江门。主要目的还是让老布鲁格拉了解中国网球的现状。在两次中国行之后他觉得:‘中国网球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基础 其实也很好,只是在很高水平的层面上还需要一些支持。’”能够促成老布鲁格拉两次有意义的中同之行,蒋越很为自己的俱乐部感到骄傲。“我们这么小小的俱乐部,能够请到业内这么顶级的人物来中国,我们也觉得很高兴。他们算是比较传统的欧洲学校,之前很少接触中国网球,但他对中国这个市场还是很有兴趣的。我在找,他们也在找,他们也觉得我们俱乐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大家就走到了一起。”
这几天也是因为忙于和布鲁格拉网球学校联系的事宜,蒋越教练的身体有些透支。不过在她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蒋越认为,技术是一家网球俱乐部最核心的东西,人们在网球场上一个小时接着一个小时的消费最后是落实到技术上的。学员会不会打,能打到多好,在球场能停留多长的时间,这都是需要技术的促进。“其他俱乐部的很多创新模式都可以借鉴,但我一直觉得技术是最核心的。我们现在的想法就是让我们俱乐部在网球核心技术方面成为国内最顶级的。不论初学也好,业余也好,准职业也好,甚至职业水平也好,都可以一路通畅地在我们俱乐部发展。当然要把这条核心的线路彻底做通是需要花费时间的。”
“无敌”铁三角
和能力不凡的合作伙伴围坐在自己承包的球场边,这是蒋越几年以来一直梦想的工作状况,如今这已变成现实。“我、孙老师和黄老师是‘无敌’铁三角。”蒋越得意地说道。
其实蒋越、孙道湧、黄青三个人之间的合作是在蒋越2009年从西班牙回国之后开始的。蒋越介绍说:“他们两位原来是俱乐部里学员的家长,我从西班牙回来之后,我们之间私下交流了很多。随着谈论的内容越来越深入,我们三个人觉得大家都挺台得来,所以最后就觉得一起发展俱乐部得了。孙老师是去年10月份加入的,黄老师稍微早那么一些。”
谈起三个人之间的合作,蒋越教练开始滔滔不绝起来:“黄老师是我们的财务总监,孙老师是我们的总经理,我是主教练。这个组合也是网球圈里很难得的精英组台,我们三个人各有所长,加在一起资金实力、管理实力、技术实力都很强。而且我们目标一致,都喜欢网球这个事儿,所以我总是说,我们三个是‘无敌’组台。”孙道湧原来在IT公司长期从事管理工作,所以在经营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而黄青的加入则为公司带来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其中,前往西班牙学习到后来请老布鲁格拉到中国访问,花费了我们不少的资金。就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黄老师向我伸出了援手。”蒋越补充道。
蒋越这样描述现在自己一天的生活:“我早上到球场这里,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和教练们沟通课上的一些情况。下午开始,学员就慢慢多起来了,而且我们有三个教学地方,我经常要来回跑。然后接小孩,晚上也是跑教学点并会会朋友,反正都是以这里为基地。”孙道湧和黄青的时间则相对自由一些。孙道湧在一旁打趣地说:“原来做IT的时候,我一年要把普通人四年的事情做完,到了这里之后,一年的事情可以分两年做。也不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只是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规律。网球其实还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行业,这样把事情想得更周全,做得更仔细。”
绿洲商务会所网球中心,这片去年10月被蒋越承包下来的场地则是她的另一颗定心丸。这个2009年才落成的室内网球馆地有三片硬地球场,完全是按照上海ATPl000大师赛的相同标准铺制的。蒋越教练表示:以前自己没有场地的时候,我只能从教学质量上把把关,无法拥有一个更大的空间。现在能够承包下这样一个场地,也算是把握住了一次很好的机会。这样一来,我们俱乐部在软件硬件两个方面都机缘巧合凑齐了。
“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说,光有技术还是不够,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请孙老师和黄老师加入。光有技术,面对一两个人还可以,但要面对更大的群体,就牵涉到资金管理。这种更大规模的影响力,我觉得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挑战。”从蒋越的话我们读到了她的期待,期待着俱乐部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完成一次飞跃。
路易斯·布鲁格拉
(LuisBruguera)简介
路易斯·布鲁格拉是西班牙60、70年代网球宿将,最早一批ATP选手,拥有众多重太国际赛事参赛经历,前西班牙戴维斯杯队选手、队长,前西班牙网球协会技术指导,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瓦伦西亚地区网球协会技术指导(这两个地区出了70%以上的西班牙顶尖选手),西班牙布鲁格拉网球学院《Bruguera Tennis Academy)的创始人。总监。
在路易斯·布鲁格拉的指导下,其儿子塞尔吉·布鲁格拉(sengi Bruguera)勇夺93、94年法网冠军,曾排名世界第三,被誊为史上十个最伟大红土选手之一。
布鲁格拉的出现,带动了当时网球在西班牙青少年中的风行,是新一代西班牙网球选手集体爆发的始带动者,其训练理念、方法、战术打法被广为复制并奠定了当今西班牙网球训练和技术体系的基础。
教学理念方面,布鲁格拉认为:人生如战场,选手不仅仅是在训练网球,同时更是在磨练一个坚强的人去成功面对人生中的任何挑战。其次,纪律、献身、努力、与他人相处、人文教育、战斗精神等等,这些都是球员应该拥有的核心品质。同时,竞技是体育最核心的动力。体育(网球)是青少年全面成长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让子女垒身心奉献到职业竞技当中去的同时,家长们不应该忘记孩子们作为人的成才教育。
技术方面,希鲁格拉认为:坚实和稳定是西班牙网球的两个关键词,其核心意义在于让选手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去控制身体和比赛。其次,比赛局面是建立在防守之上的。同时,选手应在体能、技术、战术、心理等各个方面建立起自动化的动态模式从而发展出在比赛中处理各种隋况的直觉、智慧。和想象力。最后,最重要的是选手、教练,家长、其他选手之间的情感纽带及相互间的关系,这决定了选手的表现以及最终每个人的满意度。
布鲁格拉网球学院简介
布鲁格拉网球学院于1986年由路易斯·布鲁格拉一手创建,是欧洲最早的网球专业学院、在欧洲第一个将体能教练列为学院教练团队的主要成员、是当今世界范围内顶尖品质的网球学院之一,主要目标是把9-23岁的青少年选手带到高水准职业选手水平,曾培养出无数西班牙国内、国际的顶尖青少年、职业选手。
布鲁格拉网球学院距离巴塞罗那城12公里。被依山远眺的乡村环绕、有无限亲近大自然的训练环境、是欧洲自然环境最优美的网球学院之一,学院拥有9片硬地、7片红土地、装备齐垒的体育馆、诊所、理疗按摩室、同时配备运动医学、运动损伤、运动心理、以及饮食营养咨询和支持。学生宿舍可容纳90名18岁以下学生,标准化的学梭可进行英文、西班牙文双语教学。所有设施都合为一体、师生友好、互爱,整体氛圈感觉像家一样。
执着的网球人
“小时候我妈让我打网球,说这东西能玩一辈子。现在看来我真的要玩一辈子了。”坐在俱乐部的球场边,蒋越笑着说道。
1982年,出生在辽宁的蒋越在母亲的引领下走上了网球场。“我们开始打球的时候都还是沙地。其实沙地是练基本功的好地方,很多技术在沙地上可以练出来,在现在的硬地却是练不出来的。”当时的条件虽然简陋,但她还是乐在网球之中。蒋越的网球之路从球场上的挥汗如雨开始了,但之后她围绕网球所做的事远远不止打球那么简单。
“1990年参加的高考复读班,我之前离开初中就没有再上过学,一直在体校训练然后进入省队,所以学习对我来说挺难的,后来在家人还有朋友的鼓励下,咬牙狠学了半年,把中学和高中的课程都重新学了一遍。”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蒋越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体育大学。象牙塔里的蒋越很快显现出了同龄人少有的自信和独立。大学二年级,她就开始在北京其它大学的学生中教授网球了。
大学毕业后,蒋越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网球教师,期间她却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自费出版教学心得《网球初步》。回忆出书的过程,蒋越用了一个“累”字来概括。“这本书一共14万字都是原创的,出版之前我积累了5年的经验和素材。书中的1千多张照片,也是我亲自示范,这就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写成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出版社,我就决定自费出版,让我没想到的是,出版之后反响还不错。”她说着说着眉头逐渐展开了。
因为网球,也因为自身的发展需要,不久之后蒋越又做出了一个决定——前往遥远的加拿大留学。她解释说:“去那边一方面是读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那边的网球发展状况。网球在加拿大不算主流运动,但我那时候也到美国考察了很多和网球相关的东西。我读的第一本英文原版书就是尼克·波利泰尼的自传。”蒋越先是在维多利亚大学的加拿大同立教练学院进修了教练员等级课程,接着又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McGillUniversity)获得了人文科学硕士学位。
处于家庭方面的考虑,拿到硕士学位的蒋越选择回到上海发展。“其实出国留学,更多的是想为自己做储备,至于网球事业后面该怎么发展还没有特别明确的想法。但回来之后,我一下子看到了网球市场良好的发展前景。当时的喜力公开赛连续几年在仙霞网球中心举行,所以我就决定把自己网球事业的起步场地选在仙霞。”蒋越回忆道。
那时的蒋越也是从“个体户”教练开始做超的,不过相比其他教练,蒋越有着自己更清晰、更独到的定位。“我的理念就是做品牌,做高端人群,所以一开始就寻求与很多国际顶级公司的良好合作。”那时,蒋越几乎跑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网球场。经历了这样一个积累的过程以后,蒋越开办了自己的体育文化公司,当然业务还是围绕着网球展开。蒋越说道:“其实公司成立到现在,原有的思路一直都没有改过,包括我们针对的人群,以集体课为主、以青少年为主的授课模式。”
始终如一的定位使得公司下属的蒋越网球俱乐部一直在平稳陕速的发展。如今俱乐部在绿洲商务会所网球中心、国际网球中心和西郊宾馆网球场这三个上海条件最顶尖的网球场馆开展课程,学员数量超过300人,这其中还不包括500强企业培训这一块,成为了上海最具影响力的网球俱乐部之一。
打造技术核心
采访蒋越教练时,她的身体状态不太好,是因为连日以来高强度工作造成的。蒋越教练的敬业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2005年蒋越怀孕了,不可思议的是生产前的一个月她还在球场上指导学员。在自己的网球事业刚刚起步时,蒋越还时不时一天连续15个小时教球,这样的精气神让很多男教练都自愧不如。
现在蒋越俱乐部旗下有8名教练。作为总教头,她将整个教练团队调教得训练有素。她对课程的要求非常严格,虽然这几年蒋越教练已经很少亲自教球了,但几位年轻教练的课,她都会到场监督辅助,力求让每一个学员都能从课程中获益。蒋越说道:“教练员的培训、发展、和提高一直是我们俱乐部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从俱乐部需求的角度看,有几个层次的教练是我们需要的,比如高水平的陪打教练和高水平的授课教练。同时我们也会吸纳一些资历尚浅的教练来满足不同层次学员的需求。不论什么水平的教练员进入我们俱乐部,都会有一个培训的过程,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套比较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教练员培训体系。我们知道如何把刚大学毕业的‘毛坯教练’变成一个台格的可教、可打的教练,如何把一个合格的教练变成一个更高水平的教练。”从实际效果来看,对于教练团队的严格要求使得蒋越俱乐部教练员的授课质量受到了学员广泛的认可。
然而网球在中国发展的年限还相对较短,整个教练群体里,高水平的教练员还比较缺乏。对于这一点,蒋越教练发达了自己的观点:“说到高水平教练,我倒不觉得头疼,高水平教练有高水平教练的需求,就看我们的容纳能力了。如果我们把各方面的条件创造得很好,吸引高水平教练并不困难。”
提高俱乐部的教学质量,除了引进高水平教练这条途径之外,还有寻找和高水平教学机构合作这一方法。而从去年开始。蒋越俱乐部就在着力发掘这一领域的资源。通过一段时间的沟通联系,2009年7月,蒋越带着俱乐部里的一名小学员前往西班牙著名的布鲁格拉网球学校学习取经。
“我去西班牙的动机是当时觉得俱乐部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有更高的需求了,需要一些网球技术上的支持。去西班牙,就是想寻找一个台作伙伴。布鲁格拉网球学校是垒欧洲乃至全世界最有名的网球学校之一。曾经培养出过塞尔吉·布鲁格拉(Sergi Bruguera)这位两届法网冠军,而塞尔吉的父亲路易斯(Luis Bruguera)正是这所学校的校长。”如今说起在西班牙布鲁格拉网校的那段经历,蒋越依然神采飞扬。她在学校里杲了整整两个星期,从西班牙网球的教学、技战术理念到教练员的各种训练方式、学员的衣食住行,蒋越都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最后,蒋越的学习精神甚至都感动了老布鲁格拉,老人动情地说:“从来没有一个中国人这样来考查我们的网球学校。”
蒋越接着说:“从西班牙回来之后,感觉非常好,于是我们俱乐部就积极促成了老布冉格拉两次访问中国。一次是中网和大师赛,带着他和中国网球界各个层面的人接触;第二次是去江门。主要目的还是让老布鲁格拉了解中国网球的现状。在两次中国行之后他觉得:‘中国网球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基础 其实也很好,只是在很高水平的层面上还需要一些支持。’”能够促成老布鲁格拉两次有意义的中同之行,蒋越很为自己的俱乐部感到骄傲。“我们这么小小的俱乐部,能够请到业内这么顶级的人物来中国,我们也觉得很高兴。他们算是比较传统的欧洲学校,之前很少接触中国网球,但他对中国这个市场还是很有兴趣的。我在找,他们也在找,他们也觉得我们俱乐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大家就走到了一起。”
这几天也是因为忙于和布鲁格拉网球学校联系的事宜,蒋越教练的身体有些透支。不过在她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蒋越认为,技术是一家网球俱乐部最核心的东西,人们在网球场上一个小时接着一个小时的消费最后是落实到技术上的。学员会不会打,能打到多好,在球场能停留多长的时间,这都是需要技术的促进。“其他俱乐部的很多创新模式都可以借鉴,但我一直觉得技术是最核心的。我们现在的想法就是让我们俱乐部在网球核心技术方面成为国内最顶级的。不论初学也好,业余也好,准职业也好,甚至职业水平也好,都可以一路通畅地在我们俱乐部发展。当然要把这条核心的线路彻底做通是需要花费时间的。”
“无敌”铁三角
和能力不凡的合作伙伴围坐在自己承包的球场边,这是蒋越几年以来一直梦想的工作状况,如今这已变成现实。“我、孙老师和黄老师是‘无敌’铁三角。”蒋越得意地说道。
其实蒋越、孙道湧、黄青三个人之间的合作是在蒋越2009年从西班牙回国之后开始的。蒋越介绍说:“他们两位原来是俱乐部里学员的家长,我从西班牙回来之后,我们之间私下交流了很多。随着谈论的内容越来越深入,我们三个人觉得大家都挺台得来,所以最后就觉得一起发展俱乐部得了。孙老师是去年10月份加入的,黄老师稍微早那么一些。”
谈起三个人之间的合作,蒋越教练开始滔滔不绝起来:“黄老师是我们的财务总监,孙老师是我们的总经理,我是主教练。这个组合也是网球圈里很难得的精英组台,我们三个人各有所长,加在一起资金实力、管理实力、技术实力都很强。而且我们目标一致,都喜欢网球这个事儿,所以我总是说,我们三个是‘无敌’组台。”孙道湧原来在IT公司长期从事管理工作,所以在经营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而黄青的加入则为公司带来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其中,前往西班牙学习到后来请老布鲁格拉到中国访问,花费了我们不少的资金。就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黄老师向我伸出了援手。”蒋越补充道。
蒋越这样描述现在自己一天的生活:“我早上到球场这里,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和教练们沟通课上的一些情况。下午开始,学员就慢慢多起来了,而且我们有三个教学地方,我经常要来回跑。然后接小孩,晚上也是跑教学点并会会朋友,反正都是以这里为基地。”孙道湧和黄青的时间则相对自由一些。孙道湧在一旁打趣地说:“原来做IT的时候,我一年要把普通人四年的事情做完,到了这里之后,一年的事情可以分两年做。也不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只是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规律。网球其实还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行业,这样把事情想得更周全,做得更仔细。”
绿洲商务会所网球中心,这片去年10月被蒋越承包下来的场地则是她的另一颗定心丸。这个2009年才落成的室内网球馆地有三片硬地球场,完全是按照上海ATPl000大师赛的相同标准铺制的。蒋越教练表示:以前自己没有场地的时候,我只能从教学质量上把把关,无法拥有一个更大的空间。现在能够承包下这样一个场地,也算是把握住了一次很好的机会。这样一来,我们俱乐部在软件硬件两个方面都机缘巧合凑齐了。
“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说,光有技术还是不够,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请孙老师和黄老师加入。光有技术,面对一两个人还可以,但要面对更大的群体,就牵涉到资金管理。这种更大规模的影响力,我觉得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挑战。”从蒋越的话我们读到了她的期待,期待着俱乐部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完成一次飞跃。
路易斯·布鲁格拉
(LuisBruguera)简介
路易斯·布鲁格拉是西班牙60、70年代网球宿将,最早一批ATP选手,拥有众多重太国际赛事参赛经历,前西班牙戴维斯杯队选手、队长,前西班牙网球协会技术指导,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瓦伦西亚地区网球协会技术指导(这两个地区出了70%以上的西班牙顶尖选手),西班牙布鲁格拉网球学院《Bruguera Tennis Academy)的创始人。总监。
在路易斯·布鲁格拉的指导下,其儿子塞尔吉·布鲁格拉(sengi Bruguera)勇夺93、94年法网冠军,曾排名世界第三,被誊为史上十个最伟大红土选手之一。
布鲁格拉的出现,带动了当时网球在西班牙青少年中的风行,是新一代西班牙网球选手集体爆发的始带动者,其训练理念、方法、战术打法被广为复制并奠定了当今西班牙网球训练和技术体系的基础。
教学理念方面,布鲁格拉认为:人生如战场,选手不仅仅是在训练网球,同时更是在磨练一个坚强的人去成功面对人生中的任何挑战。其次,纪律、献身、努力、与他人相处、人文教育、战斗精神等等,这些都是球员应该拥有的核心品质。同时,竞技是体育最核心的动力。体育(网球)是青少年全面成长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让子女垒身心奉献到职业竞技当中去的同时,家长们不应该忘记孩子们作为人的成才教育。
技术方面,希鲁格拉认为:坚实和稳定是西班牙网球的两个关键词,其核心意义在于让选手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去控制身体和比赛。其次,比赛局面是建立在防守之上的。同时,选手应在体能、技术、战术、心理等各个方面建立起自动化的动态模式从而发展出在比赛中处理各种隋况的直觉、智慧。和想象力。最后,最重要的是选手、教练,家长、其他选手之间的情感纽带及相互间的关系,这决定了选手的表现以及最终每个人的满意度。
布鲁格拉网球学院简介
布鲁格拉网球学院于1986年由路易斯·布鲁格拉一手创建,是欧洲最早的网球专业学院、在欧洲第一个将体能教练列为学院教练团队的主要成员、是当今世界范围内顶尖品质的网球学院之一,主要目标是把9-23岁的青少年选手带到高水准职业选手水平,曾培养出无数西班牙国内、国际的顶尖青少年、职业选手。
布鲁格拉网球学院距离巴塞罗那城12公里。被依山远眺的乡村环绕、有无限亲近大自然的训练环境、是欧洲自然环境最优美的网球学院之一,学院拥有9片硬地、7片红土地、装备齐垒的体育馆、诊所、理疗按摩室、同时配备运动医学、运动损伤、运动心理、以及饮食营养咨询和支持。学生宿舍可容纳90名18岁以下学生,标准化的学梭可进行英文、西班牙文双语教学。所有设施都合为一体、师生友好、互爱,整体氛圈感觉像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