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班队管理的一种常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ongj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人都需要赏识,渴望被肯定,尤其是成长中的小队员们。工作五年以来,我一直担任低年级段的辅导员,在日常的班队建设与管理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对小队员保持一种仰望态势,用发现的眼光赏识每一名“初出茅庐”的他们的重要性。仰望我的队员们,就是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肯定、表扬、赞美、鼓励,让队员们自信起来,乐于与我这个辅导员交流,敢于在我所筑建的这个团队中秀出自己的本色,不扭捏、不躲藏,却又能“循规蹈矩”,围在我这个辅导员老师的周围。
  当然,仰望并不是一种无休止的纵容和包庇,辅导员要充分了解自己的队员,建立可亲的交流关系,仰望每一寸闪光之处,纠正那一刻偏差之时,于日常的班队工作处理中构建师生仰望的和谐班队常态。
  一、关注队员的生活状态,亲切自然地浸润队员
  我们班队中的刘子祥(化名),个人卫生习惯不是很好,早晨干干净净来,放学邋邋遢遢走,作业本、书、文具在书包里总是乱七八糟一团,经常弄得自己像个“小花猫”,让人哭笑不得。每次找他的家长来谈一谈孩子的情况,家长总是三句不离“这孩子没法教了,不知打了多少,骂他根本没用,不听呀!我让他整理书包,每次帮他整理完一找个东西就乱了……”几次这样的家校交流后,我也就灰心了。然而,事后一想,家长给予孩子的是“教育“吗?那不过是一味的不满意、责骂、痛打,总期待孩子自己能做好每一件事,而没有教给孩子怎样做好每一件事的方法。
  明白了这一点,我首先从他的个人卫生习惯抓起,看到他的脸脏了,微笑着给他递上一张纸巾;手上脏了,亲切地在他耳边说:“让干净的小手出现在大家面前好吗?”对他多了些关注后,我发现他还是挺可爱的,打扫卫生不怕脏、不怕累,每天放学总是最后一个走,还很有礼貌地说:“杨老师再见”,每次接过我给他的纸巾总能说声“谢谢“。多可爱的孩子,我仰望着他的那份可贵的”懂礼貌”,下定决心多关心、多鼓励、多表扬他,并再次找来他的家长,希望得到他们的配合,共同发现孩子的进步与成长。
  一次放学后,我肯定了他的进步,并不吝啬地送他一块小蛋糕,没想到他是那样高兴。第二天的家作是送给我的最好礼物。原来,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自己备受辅导员的关注与温馨呵护,便会使其产生向往成功的强烈愿望。有了这一次经验,我继续努力尝试。在他的作业本上给他示范写一排字,鼓励他“相信你写的字能和老师的一样漂亮”。现在他的字一笔一画,清清楚楚,令我欣慰不已。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笼统的,但我认为是可以在班队管理中触摸到的,我学会了关切队员们的细节,发自内心地向队员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语言打动他们、感化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便拥有了管理和引导他们的切入口,拥有队员们由心而发的信任与仰望便很亲切自然了。
  二、维护队员的小秘密,仰望那一抹亮丽色彩
  人没有尊严,亮丽的生命就没有了色彩。每一个小队员虽然年龄小小、个子小小,却拥有大大的自尊,那样易碎,那样需要辅导员呵护和维护。
  记得刚接手这个中队时,王雪每天总要铃声响了好久之后才慢悠悠地走进教室。还每次都编纂差不多的理由:“爸爸今天做什么什么,我遲到了。”起初我以为她家离校较远,或者真是家长原因让她迟到的,每次都会批评她一下,再顺便“责怪”一下她的爸爸。可后来一打听,不是路程较远,也不是因为爸爸睡过头了而造成了迟到,而是她边走边玩,进了校门还要满校园溜达一会儿再进教室。甚至有一次迟到了就以“怕老师批评”的借口躲在校园的小花园里玩了大半节课,害得家长、老师担心不已,本想当着全体队员的面批评她,转念一想,或许换一种方式效果会更好。我把她带到讲台前,琅琅的书声安静下来。我说:“王雪又迟到了!”下面开始议论了,很多队员举着手要告诉我“真相”,但我并没有叫他们,只是接着说:“她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子,爱劳动,尊敬老师,虽然她经常迟到,我想她绝对不是故意的。队员们,其实王雪比我们当中的许多小朋友还有积极呢,今天王雪早早地来到了校园里,还帮助我们的值日生在花园里捡废纸呢,虽然今天进班级晚了一些,不过,我真为她感到高兴,说明她很爱我们的班级哦!老师就任命她为包干区卫生小小组长,和徐慧小朋友一起带领卫生小队打扫包干区,我相信她明天肯定会早一点,帮老师负责好这件事的!”其实我只是试一试,不知这样的战术能否有效果。没想到第二天铃声刚响,她就来了。我站在教室门口,她还主动地说:“老师早!我和徐慧还有王健他们已经把包干区检查了两遍了!”“哇!”惊讶之声在我心底。
  如果当初当着全体队员批评了她,损伤了她的尊严,让她抬不起头地在一个团队中生活学习,那么结果会是怎样?也许还是那样隔三差五迟到一次,换个理由搪塞父母和老师。也许会因为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批评指出错误,不会再留恋校园角落,准时进教室。可那却不是她心甘情愿地尊重我的班队管理规定,自愿维护和遵守这一项不准迟到的纪律条文,只是在服从,没有激起她的一点自觉性。而我的小策略却巧妙地用激将把队员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了。那一抹绚丽只因我维护了她的小秘密,化贪玩之心为勤快之行。我也在辅导员工作里乐在其中。
  三、培养队员自信心,静听每一次花开之声
  有人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苏霍姆林斯基也这么认为。他在30多年间,对37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个别观察,记录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不可能没有任何天赋和才能,以至于没有可能在生活中表现自己。”辅导员的任务就是善于在每个队员身上发现他的天赋和才能,为他提供发展的条件,竭力使每个队员每天都感到有所成就,感到快乐,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话让我受益匪浅。我们中队的刘玲是一位内向的小女孩。刚入学的时候,上课坐得很端正,可是很少举手回答问题,属于不敢举手的那一类型。每次我叫她起来回答提问,她总扭捏地慢悠悠站起来,小心翼翼地回答,脸蛋通红,声音颤抖,看得出她很紧张。可有一次在早读课时间,我静静地在讲台前批改作业,听到了一个响亮而悦耳的朗读声。我瞬时走近她,摸着她的小脑袋说:“我发现我们班的刘玲小朋友是个读书高手,刚才老师听见她的朗读声了,是班级中最响亮、最动听的。老师想请这位‘读书高手’带大家一起读书。”有了第一次的成功表现,刘玲就不再那么胆怯了,直到今天她还会每天早晨、中午领大家读语文、课外书籍。   花要开放,总有声音,辅导员在班队管理中需要有一对会静听的耳朵,倾听每一个队员发自内心的花开之声,也许是一次朗读,也许是一次教他人做题,也许是一次教其他队员系红领巾……那样的声音是美妙的,是辅导员的管理锦囊。
  四、相信我们的队员,仰望那一处美丽顶峰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辅导员的爱心和赞美只有长期坚持,才能深入队员心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辅导员只有相信队员,鼓励他们,才能达到赏识教育的美丽顶峰。
  即便队员做一件事没有成功,并不表示他无能,只不过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如果我们指责他们,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而放弃努力。因此,要相信、鼓励孩子,辅导员可以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如“经过努力你会成功的”,“相信你会做得更好”等。还可以多用积极性评价,如“你真棒”、“你非常能干”、“你做得很好”等,表扬时,要有针对性,而不是笼统、空泛地说“好”,要讲清楚好在什么地方。
  我们中队的小钱是一名学习基础薄弱、不太勤快的队员,经常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还爱欺负弱小。其实他的本性不坏,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他就能成为好孩子,我一直在寻找转变他的机会。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的美术功底不错,就让他和我一起出黑板报。我觉得他出黑板报很有天分,决定把每一期的任务都交给他负责。每出一期,必表扬一次。前几天,放学的时候他居然走过来说了声:“老师再见!”我惊讶了,这是一年多来的第一次,我觉得绝好的机会来了。第二天晨会课,我在班上表扬了他,队员们都热烈地为他鼓掌。“一个多么有礼貌的孩子啊!我相信你在学习上一定能严格要求自己,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经过自己的努力,成绩也能提升上去,只要进步,你就是優秀的”。我宣布他为中队的卫生检查员,让他觉得老师和同学都很信任他。看到早晨和中午他的忙碌,我又抓住机会表扬他,队员的进步是辅导员最大的骄傲。
  虽然他的成绩仍是倒数,但是有进步就是优秀的。没有人是完善完美的,队员们不必太追求完美,一个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难免犯错,我们要用发展、成长的眼光关注他们,与他们沟通,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有潜力的。相信他们,抓住契机鼓励他们,利用点滴的表扬点燃队员心中的信念,你一定会发现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肯定的前提是辅导员把队员看在眼里,通过平时的细心的观察和了解,保持仰望之态,时刻关注他们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夸奖和鼓励,这样愉快自信的笑容就会洋溢在小队员们的脸上。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情属于主观范畴,可以特指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水平、教学设计等。景是客观范畴,可特指学生。在意境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统一也要达到“情景交融”,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会贯通,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正如王夫之所言:“景中生情,情中会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呢?  一、导入妙趣横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
摘 要: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处于学生管理的第一线,是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和实施者,对高职学生的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班主任的自身培养、建设班干部队伍、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作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班主任工作 班干部队伍 学用建设  引言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学和学生管理是高职
中职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失败者,也是在初中阶段的“被遗忘的一群”,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不感兴趣,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入校后经常违纪。而学校对学生各个方面的教育,归根结底是体现在学校的最基本单位——班级的管理上,因而,最终的担子落在班主任身上。将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做好、做到位,不是一件易事。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讲究方法、策略和艺术。  一、给予
养成教育是目前幼儿教育的一大热点。中国有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影响其一生。养成教育既是德育的途径,又是德育的重要目标。确切地说,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幼儿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不仅包括培养,而且包括形成,培养是途径,形成是目标。幼儿期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在儿童道德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可以说幼儿期是培养道德品质、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阶段,是道德养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