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直肌转位术对垂直及旋转斜视度的影响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amin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上直肌转位术治疗眼球外展障碍疾病中对垂直及旋转斜视度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研究。对眼球外展功能障碍而行上直肌转位到外直肌止端术16例进行分析,以同视机测量患者内斜视度,马氏杆加三棱镜法测量垂直斜视度,双马氏杆法检查主观旋转斜视度,以眼底照相法(黄斑-视盘夹角)客观评价眼球旋转。

结果

水平斜视度由术前35.00°±2.21°,矫正至术后2.19°±0.78°(t=12.776,P=0.000);眼球外展受限由术前-3.62±0.22矫正至-2.37±0.15(t=-7.319,P=0.000);内转受限由术前-0.06±0.06矫正至-2.12±0.15(t=10.688,P=0.000)。垂直斜视度由术前0.69±0.50矫正至0.63±0.7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83,P=0.935)。双马氏杆主观旋转斜视度由术前1.25°±0.50°矫正至-0.69°±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2,P=0.004);眼底照相客观旋转度由术前8.93°±0.81°矫正至6.96°±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9,P=0.018)。

结论

上直肌转位术治疗眼球外展功能障碍疾病,可矫正内斜、改善外展受限,恢复正前方一定范围的双眼单视域。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邹城市6824人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水平,为制定更完整有效的免疫策略,进一步做好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个人自愿为原则,监测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后进行3针
目的观察双路泪道支撑管置管、泪点塞和单路泪道支撑管置管三种不同的方法在眼烧伤时对泪点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7年12月内眦部烧伤131例(135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上下泪点均受累者为双路组;有泪道及鼻腔疾患不能行置管术者为泪点塞组;余患者随机分至双路组、泪点塞组和单路组。支撑管留置2个月,取出后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3种方法在眼烧伤时对泪点均能起到保护作用,双路置管组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