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生拒绝策略对比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good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拒绝言语行为有损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公共形象,即威胁听话者的“面子”,因此人们常常使用拒绝策略来缓和气氛、维护对方以及挽回面子。本文尝试从拒绝言语行为入手,对中美大学生使用的拒绝策略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可以看到中美大学生在拒绝策略使用上存在差异,而且被拒绝者社会地位的高低也会对中美大学生拒绝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
  关键词:中美大学生;拒绝策略;社会地位
  作者简介:李晓莉(1981-),女,彝族,云南嵩明人,硕士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1--02
  1.引言
  在跨文化言语行为研究中,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一直是热点之一。拒绝是“听话人对说话人其他言语行为(如请求、建议、邀请等)的否定回应” (Chen, Ye,
其他文献
摘 要:全新纪实性专题栏目《看见》自播出以来就广受好评,柴静以及她独特的采访会话风格也引起了新闻界和学术界的广泛探讨。柴静关心新闻中的“人”,话语中总是充满人文关怀,带着女性独有的温柔充当一名倾听者,去倾听受访者的内心独白。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柴静也总结出一套独特的采访提问技巧。因此对柴静的采访会话风格进行剖析,从而更好地促进新闻从业者提高新闻素养,更有效地推动电视媒体系统走向完善。  关键词:柴
摘 要:《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极具讽刺性的喜剧。在这部剧中,夏洛克是一个唯利是图、自私冷酷的 犹太商人。他一生追求金钱并凭借自己的努力拥有了大量的财富,最后却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他的悲剧色彩。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夏洛克;悲剧  作者简介:于婕,就读于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三高级中学(东方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二十班。  [中图分类号]:J8 [文
摘 要:12月出现了一个热词——“国家宝藏”,这部央视良心制作的精品节目很快就燃爆了我们的朋友圈,为什么《国家宝藏》一夜之间就能吸引众多粉丝、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话题呢?它的火爆现象又应该做何分析呢?为此,笔者从受众群体分析、文化类综艺节目兴起原因、《国家宝藏》节目特点与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作出预测。《国家宝藏》的火爆并不是一个意外,而应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进行考察分析。  关
摘 要:《那年花开月正圆》出现了“甑糕”一词,“甑”的普通话本应读作“zèng”,但剧中人物却读作了“jìng”。本文具体探究“甑(zèng)”在方音中读作“jìng”的原因。  关键词:甑糕;“甑”读作“jìng”;尖团音  作者简介:郝从燕(1995-),女,重庆万州人,重庆三峡学院2017级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的人文主义语言观,解释欧洲翻译活动和翻译理论在特定历史时期中共有的特性。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活动,突出强调了语言的特点,与此同时,语言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特创造也会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独一无二。洪堡特提出的人文主义语言观恰好说明了欧洲翻译理论中的民族性,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寻了人文主义情怀对欧洲各国翻译事业的影响,总结了欧洲翻译理论中的人文主义语言观。文章最后从
目的:研究氢质子核磁共振波谱成像在癫痫病灶定位诊断中及在海马硬化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探讨癫痫治疗后发作次数的减少与MRS的相应改变的关系。 方法:收集2002年3月-200
项目名称:2018年度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课题(课题批准号:2018Z146)成果。  摘 要: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英语翻译实践往往只具有简单的字面意思表达,欠缺相应的文化内涵。因此,加强英语翻译的文化建构很有必要。本文简单介绍英语翻译,分析当前英语翻译实践中的文化欠缺情况,并对相应的文化建构策略做出探讨。  关键词:英语翻译;文化欠缺;文化建构;策略  作者简介:方亚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