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辅助经腹壁小切口胃切开术治疗儿童毛发性胃石症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cy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儿童毛发性胃石症的临床特点及胃镜辅助经腹壁小切口胃切开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毛发性胃石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法及疗效。

结果

5例患儿均为女性,年龄为(7±2.5)岁,年龄范围为5 ~ 11岁;均有长期吞食毛发史;发病时间为(74±66)d,范围为10 ~ 180 d。临床表现为反复腹痛4例、呕吐4例、肠梗阻1例,上腹部包块4例。B型超声和CT检查提示胃内异物。经胃镜检查确诊后,因取石失败,行胃镜辅助腹壁小切口胃切开术直视下取石。所取胃石重量约为(1 740±1 299)g,范围为200 ~ 3 600g。术后患儿均接受精神疾病专科心理干预及药物治疗。术后随访0.25 ~ 2.5年,均未复发。

结论

毛发性胃石症是儿童罕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胃镜检查确诊后,若取石失败,经腹壁小切口胃镜辅助胃切开取石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由精神疾病专科进行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以戒除疾病。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手术在小儿神经节细胞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及术后残余肿瘤的变化。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7例神经节细胞瘤患儿,男3例,女4例,平均年龄5.29岁,对7例患儿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手术情况、病理检查结果、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前6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3例患儿提示神经母细胞瘤,1例提示畸胎瘤或脂肪肉瘤可能。1例患儿穿刺活检后放弃治疗。其余6
新生儿医学飞速发展,但早期新生儿死亡及早产、窒息相关的新生儿死亡仍是新生儿医学中的重要问题及挑战。人员培训及基本设备、药品的准备对减少新生儿死亡非常必要。规范诊疗、加强培训和学习、医疗和护理领域的不断质量改进是促进中国新生儿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期刊
@@
目的分析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的血管造影特征,推测其不自行消退或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介入血管瘤科被诊断为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1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为(8.1±4.4)岁,年龄范围2~15岁,均接受过介入治疗,分析其血管造影特征,并与普通婴幼儿血管瘤血管造影特征进行比较。结果14例不消退型血管瘤患儿,其血管造影特征均不同于普通婴幼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sutureless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维普、万方、CNKI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查找有关对比sutureless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疗效的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研究、提取数据和评估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exchange transfusion,ET)和加强光疗(intensive phototherapy,IPT)治疗达换血标准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35周达换血标准的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家属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法后签字拒绝换血者纳入IPT组,签字同意换血者纳
目的探讨先天性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AVM)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治疗的8例先天性动静脉畸形患儿临床资料。8例中,男3例,女5例。依据病灶部位不同,头颈面部2例,四肢4例,躯干2例。头颈面部采用介入栓塞和硬化剂治疗,四肢根据患儿部位及分型,分别予以手术、介入栓塞、硬化治疗或综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