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沟通;理解;亲子关系
【活动目标】
1.增进与父母沟通的意识,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2.能够经常有意识地与父母进行沟通,提高与父母相处的能力。
【活动对象】六年级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体验沟通
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纸按照屏幕的要求来完成作品。(完成的学生把作品举起来展示)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同学的图形不一样。
师:说得对,让我们再用同样的方法做一次,但在进行中你可以提出疑义。
生:短边对折?还是长边对折?
师:你提的问题非常好,是短边对折。
生:以哪个角为右上角?
师:你提的问题更好,说明你用心思考了。把开口处最多的那个角撕掉。
生:撕成什么形的?
师:这次更具体,也很关键。撕成半圆形。完成后再把你的图形展示一下,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大多数同学的图形基本一样了。
师:为什么两次结果不同呢?
生:因为我们与老师进行了交流。
师:说得好!我们统一了做法,老师与你们进行了沟通。(引出课题)
二、师生互动,体验沟通
师:沟通是双方面的事情,是人际交往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在与人沟通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双方的意见、想法和观点相统一,再达成一致,这就是成功的沟通。我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离不开与人沟通,在外要与老师、同学沟通,在家要与父母沟通。你觉得与谁沟通有困难呢?
生:老师、同学、爸妈、奶奶……
师:从同学们的话语中,老师觉得你们和父母沟通真的有些问题。最近,老师也做了一次小调查,对我校五、六年级学生与谁沟通最困难进行了问卷测试。让我们来看一下调查结果。
靖宇小学5~6年级学生与人沟通困难调查表

从这个调查结果来看,在我们学校五、六年级中,大多数同学与父母沟通有问题,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三、教师疏导,解决问题
师:首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了解一下你与父母的亲密程度。
小测试:
(1)当你遇到高兴的事时,你会首先告诉父母吗?
(2)当你感到委屈时,你会首先向父母倾诉吗?
(3)当你对父母有意见时,你会坦诚地提出来吗?
(4)你是否常和父母谈班级同学间的一些事?
学生以举手的方式回答。
师:根据同学们的举手数量来看,同学和父母的亲密程度不是很好。究竟是什么原因?首先让我们欣赏由同学表演的心理短剧《妈妈,我想对你说》,在欣赏的同时你们要用心去感受一下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情境一:妈妈,我想对你说
地点:明明的家
旁白:明明自从上了六年级,除了学校的学习外,妈妈还让他补习其他课程,这一段时间他感到特别的烦恼。你看,妈妈又在唠叨他了。
妈妈:明明,快点吃饭,今天星期天还要参加补习,别去晚了。
明明:今天星期天,补习老师说今天的课下周上。妈妈,我想出去和同学玩会儿。
妈妈:不行!还想着玩,你看你上次考试,又退了5名。好了,妈妈要上班了,你哪也不许去,在家写作业!
旁白:明明的心情糟透了,哪有心思学习,他左思右想怎么也学不进去,于是,他打开了电视机。妈妈下班回家一看,更生气了,明明又遭到妈妈的训斥。
妈妈:你这个孩子真不懂事,都什么时候了,还不抓紧学习。你说你怎么不理解妈妈的苦心呢?
明明:妈妈,你就知道让我学习,你怎么不替我想想,除了学习,你什么也不允许我做,你能不能让我像其他同学一样玩一天呀!
师: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老师想采访一下表演的同学,你们现在有什么感受?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略)
师:说得很好!你们已经进入角色了,有亲身体验了。大家想想看,如果妈妈和明明都坚持自己的看法不改变,继续下去,谁都不理解对方,会不会影响到他们母子感情呢?
师:你觉得妈妈和明明谁错了呢?
师: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谁能真诚地把你与父母之间发生过的矛盾跟大家说说?
师:你们长大了,自我意识增强了,自己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了,有时不愿意受父母的约束,想独立,但是你们还不成熟,还需要父母的呵护和引导,你们是父母的希望,父母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你们身上,现在“学习”是父母最关心的事情,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关键就在于你怎样与父母沟通,既让父母高兴又不违背你们的意愿。
下面让我们针对“怎样与父母沟通”进行小组讨论,把你的好方法说出来。
学生小组讨论。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多,非常好!看来你们现在已经开始学着理解父母了,有了理解才能沟通,有了沟通才能拉近你们与父母间的距离,与父母成为朋友。好!我把同学们的好方法归纳一下: 理解是最重要的;信任是必不可缺少的;反思就是反省自己;控制情绪是相当重要的。
(板书出示:理解、信任、反思、控制情绪)
师:接下来让我们续演心理短剧《妈妈和明明是怎样和好的?》
情境二:
场景:明明的家
旁白:自从明明和妈妈发生矛盾以后,好像彼此之间都对自己有所反思,你看他们母子是怎么和好的。
明明:妈妈,我回来了。
妈妈:明明回来了。
明明:嗯!妈妈,今天英语测试了,我得了满分。老师还表扬我了。
妈妈:那好呀!妈妈今晚给你做好吃的。
明明:妈妈,上次我和你发火,你没生气吧?
妈妈:傻孩子,生什么气呀。妈妈就希望你能有出息,妈妈苦点累点也高兴。
明明:妈妈,爸爸外出打工,你很辛苦的,每天为了我忙前忙后,儿子还惹您生气,我错了。
妈妈:自从那天你说出了心里话,妈妈这两天也在反思自己,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我没有顾及你的感受,也没想到,过分要求你学习会给你带来这么多的烦恼,今后,妈妈允许你抽时间玩玩,累了可以放松放松,看看电视,做做你喜欢的事情。
明明:妈妈你真好!
师:从这个续演中我们可以看出,与父母沟通并不难。关键是要学会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沟通的方法有很多,在选择方法时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个人修养和处事原则,每个同学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喜好。我们都要先理解父母,然后再解决问题。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今后再与父母沟通会做得很好。与同学和老师沟通也能处理得很好。
四、课堂小结
师 :同学们,沟通是桥梁,是纽带,是人际交往最有效的方法。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与父母、老师、同学多一些交流,少一些隔阂;多一些沟通,少一些误会;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最后让我们用一首《让爱住我家》结束。
【点评】
单桂芳设计的这节心理课《怎样与父母沟通》,是学生在小学高年级即将进入青春期、叛逆期所遇到的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本课结合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通过巧妙的活动设计:如折纸游戏、问卷调查、互动讨论、尤其是学生情景剧的连续演出,层层递进,不断提升和明晰了本课的主题:应如何更好地解决学生和父母之间产生的矛盾。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尤为精彩并具有实效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深切地感悟到与父母沟通的必要性,同时又通过教师的进一步点拨和引导,教会学生采取理解、信任、反省和控制情绪等积极的心理学方法和技巧来处理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各种矛盾。这节课不仅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心理活动课的特点;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可谓是活动充分,收获颇丰。
当然,如果教师能够针对学生与父母沟通特别困难时的一些情境进行更为深入的内容拓展和讨论,会使本课更加丰富和完美。
点评人:王会平,吉林省教育学院综合教研部心理教研室主任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教师进修学校。电邮:shanguifang58@163.com)
编辑/李益倩 终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