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f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间基础性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创新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我们把培养创新性人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字词句篇的训练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健全创新人格。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紧紧围绕“活”这个中心,做好创新教育这篇全新的文章:给学生一个活跃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鼓励学生学得“活”敢质疑,勇探究,培养创新能力;认真研究,努力教得“活”,以教师的创新之火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开展开放性教学,在活泼生动的语文课外活动中进行创新教育。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学的民主性。
  民主性是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在特性。教学管理学的研究表明,民主型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学习效率高。学生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才能自由与自主地思考、探究,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大胆果断地决策并实施,才有可能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给每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当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要有耐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再想想”、“是否换一个角度考虑”、“请先坐下思考一下”等等。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应立即否定,可先让他坐下,请别的学生回答或请大家讨论,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尤其要创设条件,给后进生、学困生以更多的成功的机会,善于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良性反馈,使他们拥有成功体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增强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注重因材施教,精心设计,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教得“活”,才能教得生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针对不同的文、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和思路,认真研究,不断改进,结合实际,因材施教,以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感受、新的体味,从而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进取性、思维的活跃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或讲授法,或讨论法,或谈话法,或练习法,或实验法,或点拨法,或读书笔记法。尤其是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幻灯、录音录像、投影。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们要抓住语文教材自身的特点,不断变换教学思路,寻找最佳切入口,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因材施教,精心研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其实质是教师以自己的创新之火,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最终形成燎原之势。
  三、鼓励大胆质疑,勇于探究,增强教学的参与性。
  俗话说: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思生于疑,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不仅应该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更应该注重使学生在探究和自主学习中,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兴趣、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的开放性。
  语文教育家汪广仁教授说:“兴趣是学生最要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激发创新意识,加大创新尝试。因此,语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中,限制在教师的可控圈内。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这样,不但拓宽了学生知识的视野,更可贵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各方面的锻炼,激发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课外活学活用课堂所学知识,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并有助于他们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在抓紧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评书、征文比赛、影评、诗文吟诵、演讲、诗配画、猜谜等,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很受学生欢迎。我还组织学生文学社,指导进行童话、儿童诗等的创作,并创办文学社报,为学生发表习作提供一个园地。语文课外活动,形式不拘,重在开放,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学生作文在市镇各项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语文教学注重创新教育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了,阅读面广了,探究能力强了,分析角度新了,读写能力自然会逐步得到提高。
  (作者电话:15023809199;信箱:574053457@qq.com)
其他文献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激发其积极、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集中小学生注意力,促使他们自主学习英语,才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各种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如何来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是一个值得共同探讨的话题。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最多只能维持20多分钟。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尤为重要。教师
教学预期管理是管理者通过制定各项管理制度,采取相关措施,以期望达到一定质量标准的一种愿景管理。其理论预设是,可预期的才是可管理的,可预期而不管理,预期就成为空想;而管理的目标不可预期,管理便失去效能。本文将以重庆市渝中区大坪小学为例,阐述教学质量预期管理的实践路径。  一、建立教学质量预期管理机制  通过建立教学质量预期管理机制,既要验证每一位老师已经取得的“质量”;更重要的在于建立一种推动教学质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教师上课讲,课下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几十年来,一贯如此。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是如何放进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其实数学教学改革应包括作业批改方法的改革,因为批改作业是教学环节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高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一般采用“全批全改”。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业“全批全改”
兆麟小学是大连市一所老牌体育特色学校, “跳绳”这一项目在近20年的实施中已经成为师生的最爱, 成为学校办学的特色品牌, 成为兆麟人的靓丽名片。兆麟小学结合“跳绳”特色, 大胆采用“绳”元素打造校园文化, 形成了“绳韵”鲜明, 可观、可赏、可住、可游的育人环境;挖掘“绳韵”内涵, 汇聚“绳韵”在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凝练了“绳韵”精神;开发学科教学、校园环境、人力社会资源, 构建了“
同侪是指和自己地位相当的群体成员,“同侪督导”是指学校自身内部一种同级别行政的管理行为。“同侪督导”,俗称同级督导,是指依靠学校督导室对其行政、教育教学、后勤工作实施导向性的指导、监督与评价。其目的是通过督导,促进学校、全体教师全面贯彻国家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以及教育方针、政策,最终目的是扩大教育效益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同侪督导”已然成为学校管理中最根本、最直接,最有生命力,推
也许是惰性使然,一开始听说“表现性学习”我与大多数同事的看法一样:不就是表演吗?有什么新鲜的!显然,我们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表现性学习”,是片面的!但是好奇心告诉我,不可能这么简单,要知道这可是“省级项目”呀?于是我在学校群里找到了申报书,对着申报书看了下来。了解到:原来表现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倡导“学生是天生的表现者”“教师是学生表现的促进者”“教室是学生表现的场域”。这算是与“表现性学习”的结
《伶官传序》起笔写到:“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诘问盛衰之理虽然关乎天命,但盛衰之理更关乎人事。接下来,“原……知之矣。”“原”,名词活用为动词,故文中应为“推究”之意。该句意为:“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探究真理就是由已知到未知再知的过程。故后文以寻意、迷问、悟情、析理四个方面推究《伶官传序》的讽喻意义,以启今人。  一、寻意:探究《伶官传序》写作意图  
還记得我们之前学习过的蒸汽火车吗?蒸汽机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发明,它带来的动力革命使人类的交通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807年,美国工程师罗伯特?富尔顿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船——“克莱蒙特”号。  在蒸汽机船发明之前,船的前行依靠人力或风浪等自然力。蒸汽机为船提供了机械动力,使人类可以建造更大更快的船,运输更多的旅客和货物。  民用轮船分为客轮和货轮两种。客轮主要用于运输旅
【摘要】干部培训项目立项关乎培训主题、培训目标、培训内容是否符合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要做好培训项目立项工作必须坚持主题遴选、需求调研、资料分析、项目论证“四统一”原则。  【关键词】四统一原则;项目立项;主题遴选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2-0100-02  【收稿日期】2013-10-21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
摘要:浅谈激励性教学对学生的好处以及如何激励学生的方法。  关键词:激励 兴趣 信心 艺术  刚踏入中学校门的学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有很多新鲜感。学习英语也一样,接触到这门新的语言,也有很多新鲜感和很浓厚的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内容的增多,每次积累的诸多“不知道”,让他们学习英语的新鲜感逐渐消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有的甚至放弃学习。这时,老师如果不及时的改变教学方法,不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