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臂丛神经慢性卡压后不同时程神经组织的超微结构研究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鼠臂丛神经慢性卡压后不同时程神经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卡压模型,对卡压后不同时程神经组织的细胞成分进行超微结构的量化分析,有髓神经纤维数目计数,测定髓鞘厚度、脱髓鞘神经纤维、空化神经纤维,以及观察巨噬细胞、新生有髓神经纤维.结果慢性卡压神经的超微结构较正常神经有明显变化,但又与急性神经损伤有所不同:(1)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在早期无明显减少,在中期明显减少,在后期虽然总数仍减少,但与中期相比却呈上升趋势,这与后期出现的新生有髓神经纤维有关.(2)髓鞘厚度一直呈下降趋势,并与卡压时程呈正相关.(3)巨噬细胞活性在卡压12周时明显增强,内含大量退变髓鞘及坏死神经轴突.(4)在卡压后16周组出现较多新生有髓神经纤维,但髓鞘结构发育不完善,髓鞘厚度较薄.结论脱髓鞘改变即髓鞘厚度的变化是卡压神经组织的早期变化,神经轴突的变化(空化神经纤维)是卡压神经组织的晚期变化.神经的慢性卡压过程是神经纤维变性、坏死和神经纤维再生的两种相反方向的不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并以损伤占主导地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自1996年12月至2003年2月收治的15例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外科治疗和预后情况. 结果 15例黑色素瘤患者中发生于颅内者12例,椎管内者3例.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手术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10例.病理检查黑色素瘤10例,脑脊膜黑色素细胞瘤4例,无色素性黑色素瘤1例.10例获得随访,9例死亡,1例恢复正常生活.结论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
目的 通过了解中国上海市汉族人群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基因类型与COP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探讨COPD的发病机制及为进一步研究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男性、年龄≥50岁、吸纸烟者、汉族、上海市稳定居住的居民,以病情稳定期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将受试者分为2组:FEV1/FVC≤70%为吸烟有COPD组(A组,69例)和FEV1/FVC>7
目的 探讨脊椎血管瘤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剂量、疗效.方法脊椎血管瘤59例,女36例,男23例.57例有脊椎局部疼痛和(或)肢体感觉和(或)运动功能障碍.6例曾在外院接受手术治疗,其中4例为椎板减压加部分肿瘤切除术后复发.采用深部X线、电子线、60Co γ线、6~8 MV X线等照射,总剂量28~90 Gy,中位剂量40 Gy.结果54例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87.0%;其中剂量30~40Gy和剂量>
目的 探讨黄斑转位手术前中心凹最小转位距离和角度的设计及其应用. 方法对具有典型性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SCNV)的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42例42只眼和高度近视黄斑变性患者11例11只眼进行荧光素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分析研究黄斑部SCNV的实际面积、中心凹的最小转位距离和角度. 结果黄斑部SCNV的实际面积0.39~18.00 mm2,平均(3.08±3.22) mm2.设计最小向上转
目的 探讨15群15型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中国参考标准株及2群2型双曲钩体国际参考标准株是否均存在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LipL32),克隆并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鉴定表达产物的免疫性. 方法常规酚-氯仿法提取上述钩体株基因组DNA,高保真PCR扩增全长LipL32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定核苷酸序列并构建表达系统,不同浓度IPTG诱导后用SDS-PAGE检测rMOMP表达情况.
目的 总结胸腔镜下前路矫形术治疗特发性胸椎侧凸的临床应用初步结果,并分析其适应证的选择与疗效.方法2002年6月~2003年5月共施行胸腔镜下前路胸椎侧凸矫形术8例,均为女性特发性右侧胸椎侧凸患者,年龄13~16岁,平均14.8岁.术前冠状面Cobb角40°~72°,平均54°.5例为KingⅢ型,2例为KingⅡ型,1例为King Ⅴ型.Risser征(+++)~(++++).胸弯在Ben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