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城市湖泊普遍面临富营养化问题,许多湖泊甚至处于超富营养状态.鉴于其在供水、气候调节、景观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水质提升为目标的生态修复对于恢复湖泊生态功能、提升城市景观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超富营养城市湖泊——武汉南湖为例,尝试通过围隔构建、鱼类清除、水生植被重建等生态措施改善示范区水质,探究超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技术.于2019年8月至12月在示范区进行实验.结果 表明:(1)示范区修复措施实施后,挺水植物植株高度显著增加(P<0.01),芦苇平均株高由0.7m增加至1.2 m,香蒲的新生叶片在种植后5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2;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430020;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武汉43007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湖泊普遍面临富营养化问题,许多湖泊甚至处于超富营养状态.鉴于其在供水、气候调节、景观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水质提升为目标的生态修复对于恢复湖泊生态功能、提升城市景观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超富营养城市湖泊——武汉南湖为例,尝试通过围隔构建、鱼类清除、水生植被重建等生态措施改善示范区水质,探究超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技术.于2019年8月至12月在示范区进行实验.结果 表明:(1)示范区修复措施实施后,挺水植物植株高度显著增加(P<0.01),芦苇平均株高由0.7m增加至1.2 m,香蒲的新生叶片在种植后50 d高达1.4 m,二者在种植后90 d,覆盖率均由种植时的10%上升至70%;(2)示范区内透明度由修复前的0.26 m上升至0.77 m,显著高于外湖区(0.26 m)(P<0.01);(3)示范区内浮游藻类叶绿素a(chla)由修复前38.90 μg/L降低至3.41 μg/L,显著低于外湖区(101.91μg/L) (P<0.01);(4)示范区总氮(TN)由4.78 mg/L降低至2.60 mg/L,总磷(TP)由0.76 mg/L降低至0.08 mg/L,二者均略低于外湖区,但均不显著(P>0.05).总体来看,经过一系列修复措施后,示范区内水生植被得到很好的恢复,水质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透明度提升较多,chla下降明显.氮、磷等营养水平虽然也有所降低,但与外湖区差异不大,可能是沉积物内源营养释放导致.研究表明,围隔构建、鱼类清除、水生植被重建等生态修复措施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富营养湖泊水质状况,但未能有效控制内源负荷,仍需采取底质改良措施以达到降低水体营养含量的目的 .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超富营养湖泊生态修复及水质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其他文献
深海油气田水下生产系统装备之间的精准连接是国际公认的技术难题,对接一般通过深海连接器完成.弹性夹头是水下连接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关系到海洋油气生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弹性夹头的主要作用是在水下机器人的辅助下连接和锁紧连接器的固定端和移动端.采用ABAQUS软件的显式动力学分析模块计算夹头夹紧心轴这一过程中的应力、反作用力状态.三维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锁紧过程中弹性夹头的最大应力不超过430 MPa,小于所选取的材料屈服强度480 MPa.采用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夹头的长度、夹头与心轴的间隙等几
海洋环境下,码头等港口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因受氯离子侵蚀而面临严峻的耐久性问题.目前对结构物的耐久性诊断主要通过定期人工检测的方式.随着传感器及通讯技术的发展,以监测手段为主的耐久性诊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监测、检测方法原理上的差别导致了基于两类数据实施的状态评估和寿命预测方法的不同.依托某高桩码头工程建立的耐久性监测系统,对阳极梯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检测手段开展数据对比研究.已有监测数据显示,大部分监测点氯离子未渗透到传感器,码头状态良好.基于部分已出现腐蚀特征的传感器的监测数据计算得到构件寿命为58
拦沙堤作为海滩养护最常用的辅助工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在总结我国海滩养护过程中拦沙堤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将拦沙堤的功能分为3类(防泥沙扩散、防沿岸输沙、防浪+防输沙),并详细分析这3类拦沙堤在我国海滩养护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规律.基于国内外工程实践,进一步探讨海滩养护中拦沙堤的多项应用创新:组合式拦沙堤设计、拦沙堤平面形态优化、拦沙堤堤群设计、拦沙堤+潜堤组合优化、拦沙堤+旁通输沙/循环养护.最后,展望未来海滩养护中拦沙堤的发展应用趋势(拦沙量的精准调控、丰富多样的形态设计、基于“自然工法”的生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