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意成果转化思维下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优化探析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mming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及人们对服装消费诉求的改变,市场中具有创造力、设计独特、款式新颖的服装产品的市场越来越大。文章针对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服装设计人才培育工作中出现的创意成果转换难的问题进行了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分析。首先针对我国部分高校目前创意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综述;其次分析了创意服装设计课程中创意成果转化难的原因及重点、难点;最后基于创意成果转化思维对服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优化方案进行了研究,认为应该从介入市场化、聘用企业技术骨干及教学成果面向市场化检验等角度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
   [关键词]创意成果转化  服装设计  教学模式  优化路径
   国内外市场对创意型服装的需求,是促使服装设计领域不断进行创意设计从而提升自身在行业当中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保证高校服装设计专业领域人才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1]。因此,国内外众多开设服装设计专业的高校在近些年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就目前国内众多相关高校而言,创新能力的培养尚未与成果的转化形成正比,高校培养出的一大批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并未完全将自身的创造能力转化成受市场认可或高度认可的产品。因此,我国未来服装设计专业及领域在人才培养的模式及课程的设计上要遵循创意成果转化思维,帮助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掌握将创意转化为成果的方法。
  服装设计专业创业成果转化现状
   1.创意转化成果教学重视程度较低
   在现阶段我国开设服装设计专业的众多高校中,绝大多数都已经开设专门的创意设计课程,然而针对创意成果转化问题却很少有高校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或教学工作[2]。尽管对服装设计领域而言,好的创意可以被视为服装设计的灵魂,也有设计师认为创意是决定服装设计成败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大学的教育阶段,由于缺乏创意转化成果的思维,会直接导致相关专业学生过度看重创意而轻视成果转化,最终造成服装设计的整体工作成为纸上谈兵,无法呈现出最终的设计成果。
   2.课程开设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开设服装设计专业的高校办校水平从985、211类院校到一般的高职院校均有,高校水平参差不齐,高校的资金和人才储备水平等差异比较大,造成我国部分高校无法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进行更多的创新和改变,大多仍选择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在对学生进行创意到成果的转化教育时,往往面临“不知道向什么方向转化”及“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转化”等问题[3],严重制约了学生服装设计创意的表达,学生的创新实践思维和能力也无法得到转化。
   3.创意设计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
   我国众多高校对服装设计领域人才的评价和考核方式均比较类似,基本上是按照“学生设计作品→教师评分”的传统形式对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进行考核。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中教师的作用被无限放大,教师能够完全凭借自身的地位和能力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完全主导性的评价。这在一般的传统专业中被证明是较为高效且合理的评分标准[4]。然而服装设计尤其是创意设计是一项艺术性很高、主观性较强的专业,服装创意设计的好坏并不能通过一个人的评判而被定性。这种一言堂式的考核方式已经严重伤害了服装设计及类似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已经被认为是一种过于单一且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的考核方式,是阻碍当前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创意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
   创意成果转化思维下服装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培养学生的创意成果转化思维
   课程最终的教学目标既要满足学生进行创意的表达,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创作出的作品符合创意的设计需求及尽量符合市场对服装产品的要求。以往的服装设计教学课程由于受到思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更多的是将学习的重点集中在眼前的服装创新设计方面或在已有的成果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等。在创意成果转化的思维模式下,学生的创意能够被再一次激活,学生能够从形式、色彩及空间结构等方面充分打破原有课程中对自身的束缚,创作出更多大胆的、个性化的、富有特色的作品。
   2.设计与转化方法的培养
   在创意成果转化思维下,设计方法、转化方法的培养是教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设计与转化方法的培养,是系统地培养学生进行服装创新设计及成果转化的基本要素[5]。其中主要包括设计思路的把握、设计形式的创新、创意色彩的搭配、服装选材、销售渠道的分析、推广渠道的把控及如何应对市场检验等问题。这些内容需要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服装设计、创新设计能力的基础上,把握市场动向、掌握创新设计的分寸,做到在充分发挥创新的基础上,设计出的作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款式、色彩、裁剪、使用场合、舒适程度等方面的要求。
  创意成果转化思维下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方案
   1.以市场化思维开展校企合作课程
   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展多见于工科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进行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将会成为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创意成果转化的关键。服装设计专业在进行大三或大四阶段的课程安排时,应尽量利用各种资源积极探索与企业进行合作教学的可行性,带动企业的服装设计项目进入学校的相关课程,如将工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等思维与学生的创意设计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独立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实践具备服装领域品牌化生产和运营的能力。促使学生的创意设计与厂家、市场、消费者之间对接,培养学生的企业设计师思维,从根本上改革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
   2.聘用服装企业技术骨干任职教学工作岗位
   在创意成果转化思维模式下,教师已经不再适合站在主导者的位置上进行教学工作,教师的价值应更多体现在对课程进行组织及关键时刻进行答疑解惑等方面。有资源和条件的高校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比如聘用服装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学校的部分教学工作岗位或参与到服装设计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下向学生传授相关产业信息及进行服装设计、创意成果转化工作的技术要点等。此外,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教学工作能够从厂家角度直接对学生的创意成果转化进行指导,具有极强的市场指导教学价值。
   3.考核方式向市场化检验转变
   在创意成果转化思维模式下,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考核方式应从传统的教师一言堂评价方式转变为由真实的教学成果接受市场化检验,从得到的市场反馈再结合教师的评价进行综合性评定。从而帮助服装设计领域的教学评价告别图纸优劣直接决定创意优劣的原始评价方法。市场化检验所得到的综合性评价标准将会更加客观、公平地对学生的创意及转化结果进行考核。此外,在考核方式向市场化检验转变后,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和学习工作的结束。学生的作品仍然在市场上进行运作,仍然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客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新的评判。因此,在市场化检验的考核方式下,學生的作品评价将会是一段持续性强、不断进行重新量定的科学性评价。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会在阶段性评价中不断获得提升和走向成熟。
  结  语
   综上所述,文章基于创意成果转化思维对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优化后的教学课程方案。学生的创意成果转化思维是未来我国大部分服装业设计专业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同时也是该专业学生最难具备的能力之一。在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设计工作时,既要注重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构建主义空间的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加强对学生个人设计风格的提炼、与客户对接能力的提升、营销能力的提升等方面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侃:《国外服装专业教学模式研究及启示》,《上海工艺美术,》2016年第1期,第107-109页。
   [2]段婷:《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讨——以“工作室项目实践教学模式”为基点》,《职教论坛》2013年第23期,第35-36页。
   [3]宋懿:《首饰设计教学成果市场化探索》,《中国黄金珠宝》2010年第2期,第62-64页。
   [4]金晨怡:《基于工作室项目实践教学的服装设计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9卷第2期,第155-160页。
   [5]唐济川:《设计成果产品化的运行机制分析》,《美与时代》2015年第4期,第114-115页。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其他文献
别人锦衣华服出席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却穿了一件开了线的旧大衣,还因此上了新闻头条和微博热搜。当然这“非常的Charles(张朝阳的英文名)”,随性、不吝。曾经,张朝阳是中国第一个教父级的“数字英雄”,而搜狐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拓荒者。  但毕竟当下的江湖已经风云巨变,搜狐也暗淡了昔日的荣光。在乌镇的小茶楼上,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CEO张朝阳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放下豪言
[摘 要]近年来,MOOC这种开放式的线上课程最大限度地促进了资源共享、教育公平,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革新与发展。例如,某公司创办的“VIP陪练”,联合全国100所高校开展教学培训,围绕器乐教学的特殊性,利用网络整合各区域的优秀师资,组成了一支分工明确又团结的团队,为全国乃至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在线教学服务,以助于学生在上课之余也能有效练习。线上钢琴陪练的成功证明了在线陪练教
[摘 要]21世紀是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信息技术冲击着各行各业。教师课堂传授知识的方式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笔者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课程,并进行了具体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结果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实现了师生角色互换,活跃了课堂,扭转了以往大学英语课堂的沉闷氛围,解决了大学英语教学普遍
“有的领导干部楷书没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2015年1月13日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分组讨论时说的这句话,一经曝光就立即走红网络。在风趣幽
[摘 要]本文为探讨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递进式高职护理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以高职护理专业“岗位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三级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为导向,用文献回顾、座谈讨论等方法进行尝试。最后得出,该培养方向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素养教育、职业能力培养,能将日常实践教學与学生素质教育、技能大赛、实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等紧密结合,便于构建“四聚焦、四融合”递进式高职护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互联网已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的创新和发展也迎来了挑战,我们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以“互联网+”为契机,做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是每个高职英语教师都不得不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优势及条件,深入分析了当前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
[摘 要]长号凭借着百变音色而被誉为“铜管魔术师”“交响乐之魂”,成为教堂乐、古典乐、现代乐、室内乐、爵士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号演奏具有鲜明的技巧性特征,在教学中,教师立足于学生特征,选择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是提高技巧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文章在简要阐述长号演奏技巧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系统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的训练方法。既深化了对长号演奏技巧课教学现状的认识,又能有
[摘要]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将“劳作教育”规定为零学分必修课,实施二十余年取得良好育人效果,文章总结其成果经验,结合大陆劳动教育政策演变的历史与现实,提出从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专业教学等方面落实劳动教育。  [关键词]劳作教育 劳动教育 地方高校  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劳作教育”概述  台湾朝阳科技大学是我国台湾第一所创立于1994年的私立科技大学,它是台湾重点建设的大学之
[摘 要]体育素养是个综合性概念,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健康训练、身心素质、体育精神等。职业能力是一个人在岗位工作期间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体育素养则是其中一个因素,会影响个人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以及职业适应能力。本文以高职体育教学为例,从教学的观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切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 体育素养 职业能
按照2014年平均汇率1美元兑6.1431元人民币计算,2014年人均GDP 过万美元的省份共计9个:分别是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内蒙古、辽宁、福建、广东。  同时,根据世界银行2013年的分类标准,经济体的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低于1045美元为低收入经济体;1045美元和12746美元之间为中等收入经济体;1274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经济体。其中1045美元到4125美元为中低收入经济